骁骑 第462章

作者:虎贲中郎

“县衙简陋,条件有限,招待不周,还请文昌兄见谅。”相处一个时辰之后,周瑜和李利等人已然熟识起来,说话时不再使用尊称,显得亲近而随意。但士族应有的礼数必不可少,因此他作为宾主,筵席之后自然要几句客套话,以示接待诚意。

李利居于左侧首席,周瑜坐于右侧首位,两人相对而坐,鲁肃和桓飞二人依次坐于李利之后。

闻听周瑜自谦客套之言,李利微笑道:“公瑾太客气了。如此盛情招待焉有不周之理,公瑾莫要如此客气,否则我等于心难安哪!”

“呵呵呵!文昌兄快人快语,当真豪爽之人,与我周瑜性情相投,甚是投缘啊!”周瑜笑呵呵地说道。

随即他端起茶杯相邀:“我与文昌兄难得见面,今日定要好好叙谈一番,文昌兄请用茶。”

说完话后。周瑜轻轻吸一口香茗,眼角余光却时刻留意着李利的一举一动。

实际上,从初见李利的那一刻开始,周瑜就一直留心观察李利,从相貌身形到言谈举止,不放过每一个细微的神情和动作。当真是观察入微,心思细腻。

一番观察之后,周瑜暗自赞叹:“盛名之下无虚士,西凉李利果然名不虚传!”

但见李利身量高大健壮,相貌俊朗刚毅。剑眉星目,隆鼻周正,唇红齿白双耳阔。印堂饱满,脸颊红润,颌下一撮青须。愈显沉稳持重,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容。说话时笑容益发和煦暖人心。让人不由自主地愿意和他接近,时时刻刻都能令人感受到他的坦诚与和善。如此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和刚毅诚恳的神态,实在让人不忍提防于他,更不会拒绝他说出的每一句话。

这就是周瑜眼中的西凉军统帅李利,一举一动近乎无可挑剔,处处彰显着恢宏气度。无形中散发出一方的豪气和霸气,令人情不自禁地随着他的思路而转动。

细心留意之下,周瑜真切感受到李利不愧为叱咤风云的强势霸主,举手投足间尽显豪气。一言一行中大气纵横。

可谓是豪气干云气盖世,虎视群雄翻掌间。

就在周瑜借着饮茶观察李利的同时,李利同样不着痕迹地打量着他周公瑾。

相当于周瑜初见李利而言,李利对他这位后世闻名遐迩的美周郎早已知之甚详,甚至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如数家珍。

但是,闻名不如见面。

不管李利对周瑜如何了解,但他此前却从未亲眼见过周瑜本人,一切所谓了解,都仅限于记忆中的史册记载。何况,而今天下局势因李利异军突起已然大变,此后将发生的事情也将随之脱离历史轨迹,既而走向无法预知的未来。除非李利在天下局势彻底明朗之前被其它诸侯诛灭吞并,否则整个历史必将彻底颠覆,再也无迹可寻。

与之相对应的是,李利脑海中残留的后世记忆也将失去作用,唯一可以借鉴之处便是时下一众风云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尚可一用,余下用处不大。历史已经脱离固有轨迹,很多将要发生的战事和一些人的命运也必然随之改变,因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当很多人的命运发生改变之后,自然而然会带动历史转变,既而重新谱写史册。

之前初见周瑜的时候,李利着实惊诧不已。

因为周瑜长得实在是太“漂亮”了,用“美”来形容他的相貌丝毫不为过。但见他身高约八尺八寸左右,体型高大魁梧,体格强健却不显壮硕,双臂和双腿修长有型,肩膀宽阔有力,腰部却与双肩极不对称,略显消瘦纤细。

如此高大魁伟的身躯,手脚修长,肩宽而腰细,这在男人之中却是很少见的,但整个体型却给人一种很舒服的观感,周身比例恰当好处。故而他明明是习文练武之人,反倒彰显出一种极为矛盾的书香文韵之气,让人误以为他是个温文尔雅的高大儒生。

这还不是最关键之处,周瑜之所以“美”,就在于他英俊绝伦的相貌和白净红润的肤色。但见他头戴紫金白玉冠,发髻前端束起戴冠,颅囟之后长发披肩,乌黑浓密,丝丝顺滑。如此一头秀发,当真是令男人侧目,女人心仪。他面如冠玉,朗眉星目,鼻梁高耸如绝壁,双唇开阔似星河。肤色白净红润,名符其实的白里透红,不仅脸上的肤色白白净净,就连颈项和手臂十指也是润滑如玉。此等尊荣,比之一般大家闺秀的肌肤还要好,足以令很多少女自惭行愧,不敢与他照面。

所幸周瑜下巴微尖,一簇黑须镶缀其上,再加上两侧嘴角的八字青须,如此才彰显出他的雄姿英发。否则他很有可能被人视作女扮男装的“俏美人”,而不会有人把他当成真正的男人。有了这两缕青须之后,一般人第一眼看到他,就会将他看做男人,而不会发生性别混乱之事。

李利第一眼看到周瑜时下意识想起后世高丽国白白嫩嫩的奶油小生,直到看到他下颌上的胡须之后,方才回过神来。

随后一个时辰的近距离接触,李利清晰感知到周瑜是个真男人,举止从容潇洒,谈吐温和高雅,豪爽大气,雅量宽宏,说话声音很有磁性,对女人杀伤力极大。

这样一个近乎完美无瑕无、可挑剔的男人,难怪后世称之为“美周郎”。他当真是英俊到“美”的男人,美周郎之名实至名归,足以令男人心服,女人花痴。如果不是生逢乱世,周瑜定然是个风流不羁的贵公子,即便他生性保守,也有无数美女倒贴上来,想不风流都难哪!

李利和周瑜二人一边心有所虑,一边饮茶说话,谈笑风生,话语十分投机,俨然是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然而,事实是不是这样,别人无从得知,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这么说来,鲁老夫人已经带着家仆侍女前往西凉了,日后打算长期定居长安吗?”听到鲁氏一族改道前往司隶之后,周瑜脸色微变,随口问道。

“正是。”这个问题不用李利回答,鲁肃欣然点头说道:“祖母说,扬州近年来乱战不休,将来恐怕会愈演愈烈,远不如兄长治下的长安三辅之地安定祥和。因此,我与大哥结义之后,祖母当即决定举家搬往长安居住。如果主母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天下一统,到那时我再带着祖母返回故土,重修古宅,让她老人家落叶归根。”

“嗯,这样也好。”周瑜轻轻点头说道:“目前文昌兄治下确是大汉各州之中为数不多的安定祥和之地,老夫人住在长安也好,虽然气候干冷一些,却不必经受战祸流离之苦。”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周瑜眼底却掠过一丝惋惜失望之色。只是不知他在替谁感到惋惜,又对谁颇感失望。

忽然,周瑜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李利,面带笑意地和声问道:“我听闻文昌兄现年二十一岁,与我同岁,却比子敬略小两岁。不知此事确否?”

李利闻言后,神色如常地颔首道:“公瑾没有说错,确是如此。公瑾似乎言犹未尽,无须顾忌,但讲无妨。”

“如此甚好。”周瑜点头微笑道:“既是子敬年长文昌兄两岁,何以文昌兄为兄,子敬为弟?想来应该不是文昌兄位高权重之故吧?”

“哈哈哈!”李利闻言哈哈大笑,颇有深意地看了看周瑜,只笑不语,似是默认了周瑜打抱不平之言,又似不屑于回答这种带有挑衅意味的问题。

诚然,周瑜所提的问题乍听像是替鲁肃鸣不平,实际在李利听来却是挑衅,也可以看做当面挑拨他和鲁肃之间的兄弟之情。

“公瑾有所不知。”果不其然,李利没有正面回答周瑜所问,一直坐在一旁很少说话的鲁肃当即开口说话了。

只见鲁肃神情肃然地解释道:“当日兄长提出与我结义时,尚未透漏身份,随后道明身份之后,我自然不能再与兄长平辈论交。但祖母眼看兄长诚心相交,便亲自做主促成此事,并且明确指出长幼尊卑乃自古礼数。故此,公瑾不必替我担心,我鲁肃此生能与兄长并肩作战,虽死无憾!”

“原来如此,却是我多事了。”周瑜神色微变,眼神深邃地看了看鲁肃,随之揖手向李利道歉:“文昌兄宽宏雅量,多多见谅。三位一路奔波劳顿,暂且歇息一下,之前我已命人收拾好后院正房以供文昌兄安寝之用。请随我来。”

眼见堂中气氛有些压抑,周瑜当即不再多言,起身领着李利一行前往后院歇息。

第521章梨园煮酒论英雄

两天时间悄然而过。

第三日,天空依旧放晴,万里无云。

这两天里,李利没有再与周瑜单独碰面,除了每天赴宴之外,再无深入交谈。

倒是鲁肃这两天与周瑜同寝同食,相谈甚欢,交情深厚。

至于他们之间说些什么,李利只字不问。

即使是鲁肃想说,李利也是摆手制止,藉此表明态度,绝不干涉他和周瑜的私交。

时至中午,周瑜再度登门相邀李利赴宴,不过筵席不是摆在后堂,而是县府后山半山腰上的梨园之中。

事实上,李利早上就准备向周瑜辞行,可惜一直找不到周瑜,无奈之下才拖延至中午。而鲁肃也一再劝说他再等等,待直接说明来意之后,再走不迟。

实际上,李利早已对此行不抱任何希望了。

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将近三天时间,以周瑜的睿智头脑,他不可能不知道李利此行用意,甚至两日前初次见面时,他就已经知道李利等人为何而来。然而周瑜这两天一直躲着李利,无形中已然表明自身态度,只差没有当面说破而已。

有鉴于此,再留在这里已然毫无意义,所以李利不想多说什么,直接辞行离去便是,何必自讨没趣。

怎奈鲁肃不愿轻言放弃,执意坚持劝说周瑜,没有得到周瑜明确答复之前,他就不会离开。作为兄弟,眼见鲁肃如此坚决,李利还能说什么,只能耐心等待两日,希望还有挽回的余地。

此刻,消失一个上午的周瑜突然现身。还将宴席摆在后山梨园之中,此举着实耐人寻味。

不过,不管如何,李利居巢之行即将有结果了,成与不成就在梨园宴席之上揭晓。

梨园距离县府后院三百步之遥,园中梨树枝繁叶茂,绿树成荫,核桃大的青梨悬于枝节之上,还需生长数月,待秋天方可成熟。

跟随周瑜走在梨园之中。李利稍稍扫视后山,发现这座山当真不小,南北走向横跨方圆数十里,郁郁葱葱,除了县府所在地稍微平缓一些之外。余下山林尽皆陡峭林密,十分险峻。

顿时间。李利扭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的桓飞。没有任何眼神暗示,只是简简单单回头看一眼,随即紧跟周瑜向山腰凉亭走去。

“兄长请入席。”看到李利走进凉亭,早已等候于此的鲁肃立即起身行礼,请李利主位落座。

“嗯?”李利沉吟一声,既而微笑说道:“公瑾是地主。理应上座,我等即为宾客,强宾不压主,岂可僭越!呵呵呵!”

上一篇:盛唐血刃

下一篇:大唐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