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骑 第813章

作者:虎贲中郎

从西门突围的袁军将士同样多达一万余人。同样是战骑开道,步军紧随其后,而后一股脑的冲过护城河,冲向围堵城门的盟军临时营寨。

值得提的是,无论是东门还是西门,出城将士一律不点火把,不打旗号,不喧嚣、不声张。步履一致,目标明确。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这一霎,冲出城门的袁军步骑,没有以往冲锋陷阵的喊杀声,也没有给自己壮胆的嘶喊叫嚣,只有轰隆隆的马蹄声和嘭嘭作响的奔跑脚步声,以及那凶狠如狼的冷厉目光,还有那为了生存而战的狰狞面孔。

这些趁夜出城的袁军将士,踏过吊桥之后直奔正前方的盟军营寨冲杀过去。冲在最前面的骑兵挑开盟军营门前的鹿角栅栏,动作十分娴熟,似是早有准备,烂熟于心。是以他们即使没有火把,也能凭借记忆准确地找到鹿角所在的位置,继而将其拔除,为身后大队人马扫平道路。

然而,护城河对面的盟军将士并非毫无防备。

恰恰相反,当城门传出第一声巨响的一刹那,时刻盯着城门的斥候和哨骑便将袁军异动禀报上去。随即,驻守东门的江东大将吕岱、凌统、蒋钦和吕蒙等人当即披挂出营,带领本部人马出营迎敌,阻击袁军冲破防线。

与此同时,困守西门的吕布也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袁军欲行突围的消息。当即他亲自率军阻击,并传令全军将士,无论如何不能让袁军冲破营寨,夺路而逃。

没错,袁军趁夜出城的目的便是冲破城外的盟军围堵。因为城外的盟军营寨就驻扎在城门正对面,封锁着出城的每一条道路。是以袁军若想出城逃生,就必须冲破盟军营寨,亦或直接打垮围困城门的盟军,打通一条求生之路,而后逃之夭夭。

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冲啊杀!”

疾奔出城的袁军将士,在与迎面阻击的盟军短兵相接的一瞬间,终是忍不住喊出口号,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有底气,更加勇猛,既能给敌人以震慑,也是给他们自己壮胆助威。

经过短暂的冲刺之后,迎面对冲的两军将士悍然交锋。

“锵锵锵啊啊啊!”

霎时间,兵器碰撞声,战马长嘶声,锐器破体声,濒死惨叫声,惊天动地的喊杀声,全都交织在一起,成为寿春城上空的主旋律,而无情的杀戮则是黑夜的主题。

不同以往的是,此刻冲出城门的袁军将士再无之前的胆怯懦弱。一个个满脸狰狞,双眸猩红,近乎于疯狂,厮杀中异常凶猛,悍不畏死,势不可挡。

有道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本来寿春守军已经被盟军打怕了,就连守城都躲在箭垛后面,轻易不敢露头。可是今夜出城的袁军将士却好像脱胎换骨、恶魔附体一般,凶猛顽强,一味往前冲,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便毫不退却。即使被砍了一刀,临死前他还要拉上一个垫背的,纵然杀不死对方,也要咬掉其一只耳朵或手指。

狭路相逢勇者胜。

面对如此凶狠近乎凶残的袁军,堵在袁军逃生道路上的盟军将士压力巨大。起初,盟军尚能抵抗,与袁军杀得旗鼓相当,但随着袁军将士越来越疯狂,盟军将士便开始抵挡不住,节节败退。而盟军一退,反倒助长了袁军将士的胆色,使得他们愈发勇猛彪悍,越发拼命的往前冲。久而久之,袁军一发不可收拾,竟在短短一刻钟内打得盟军不得不退入营寨。可是袁军却死死咬住不放,紧跟其后冲进营寨,一鼓作气玩命的往里冲。

最终,堵住城门的盟军营寨被袁军硬生生打开缺口,使得一部分袁军趁机冲出去,遁入漆黑的夜色当中,转眼间便失去了踪影,不知去向。

这种情形不仅发生在吕岱和凌统驻守的东门,驻守西门的吕布大军同样遭遇了袁军疯狂攻击,结果营寨同样被袁军撕开一道口子,以致数千袁军趁机成功突围,逃之夭夭。

好在大多数袁军将士都没有突围出去,或者说他们根本无法摆脱盟军将士的纠缠与厮杀,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冲出重围,而他们却要留下来拼命搏杀。这样一来,他们拖住了盟军将士,迫使其无法追击,为突围出去的人赢得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半个时辰后,这场突如其来的突围战便宣告结束。

当真是来去匆匆,犹如一阵风似的,突然袭来而后迅速消散。

可是在这短短的半个时辰之内,出城突围的两万余袁军,战后仅存四千余人。据事后统计,两万余袁军之中,战死者便多达一万二千人,余下五千多人不知所踪。显然,这五千多人便是成功突围的那批人。

与此同时,负责驻守东门的江东军为此付出了将近五千人的巨大伤亡,而驻守西门的吕布军也伤亡四千余将士。两路人马的伤亡损失近乎持平,尽皆损失惨重,都没有占到便宜。

显而易见,这是守城袁军走投无路之下的最后一搏,无异于濒死反扑,亦是袁术最后的疯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趁夜出城的袁军竟然选择一东一西两个城门同时发起攻击的突围方式,并且两处突围居然都成功了。由此可见,淮南袁术能够雄霸江淮多年,绝非侥幸,而是实力使然。一旦真把袁术逼到墙角上,逼得他走投无路,那么必将迎来他的濒死反扑,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其后果便是眼前这一幕。

然则,颇为蹊跷的是,袁军突围竟然刻意避开西凉军驻守的北门,以及李利暂时屯军驻扎的南门。或许吗,这是突围袁军对李利麾下的西凉战骑极为忌惮,惟恐突破围困之后被西凉铁骑追击,是以他们刻意避开西凉军驻守的两处城门。

殊不知此举再度削弱了孙策和吕布二人的兵马实力,等于间接地帮助了李利。此一节,只怕是袁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或者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这些,满脑子全是如何突围出去。

就在出城袁军成功突围的同时,再度遭遇惨重伤亡的吕布和东门外的江东军,根本无暇顾及自身伤亡,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留下一部分兵马截杀突围袁军,而他们自己则率领本部兵马直取城门,企图率先杀进城中,擒杀袁术。

只是他们断然不会料到,在东、西两面城门打开的一刻钟之后,南门和北门相继开启。随即,驻守本门的徐晃和南门的公孙瓒几乎同时领军入城,而主帅李利则留在城外等候消息。此外,原本孙策也在南门外驻扎屯军,可是当他得知东门营寨遭到突袭后,当即毫不犹豫的率军驰援,结果等他赶到东门时正好遇到准备袭取城门的吕岱。而此时,徐晃和公孙瓒二人早已领兵进城了。

第034章借刀杀人

当清晨第一缕曙光出现的时候,寿春城已然易主。

烽烟散尽,尘埃落定。

城内大街小巷上空荡荡的,除了伫立在街头巷尾的西凉甲士之外,再无人影。

偌大城池内竟然没有一缕炊烟,甚至连鸡鸣犬吠之声都听不到,只有阵阵寒风吹拂而过,寒冷而寂静。

乍眼一看,城中仿佛没有人烟,阴风阵阵,冷飕飕的,甚是瘆人。

“哒哒哒!”

随着西边城门口传来一阵清脆的马蹄声,这种阴森瘆人的沉寂瞬间被打破了,为这座淮南第一大城带来些许生机。至少证明这不是一座死城,还是有人居住的。只不过百姓们今天都起的有些晚,至今还关门闭户,尚未“起床”。

马蹄声越来越近,随之从大街上疾驰而过,直奔州牧府而去。

所谓州牧府,便是之前仲氏政权的皇宫,但是从昨夜子时开始又重新更名,恢复原有的郡治,仍为九江郡守府,暂时作为扬州州牧府。

此外,这座规模巨大、气势雄浑的宫殿,还是大将军李利的临时行辕,即讨逆大军的中军帅府。

与此同时,自昨夜子时开始,寿春城防由典韦帐下虎贲营全权接管,四座城门全部由他一体节制。而盟军其他两路人马暂时驻扎在城外,但今天午后便搬进城中;孙策帐下江东军驻扎于城东,吕布帐下徐州军驻扎于城西。

而李利麾下西凉军则一分为二,公孙瓒、轲比能和马岱率领的幽州营仍旧驻扎在南门外大营。虎贲营、三千金猊卫和徐晃率领的一万余步骑进驻城中。虎贲营接管城防,徐晃所部兵马维持城中治安,金猊卫担负着州牧府的守卫事宜。

李利之所以这样安排。并不是禁止孙策和吕布率部连夜入城,而是他二人已于昨夜三更时分率军出城追击袁术,至今未归。因此,江东军和徐州军的营寨暂时还在城外,只待他们回城之后便可率军进城,并驻扎在城里。

毕竟,时下已是寒冬腊月。城外宿营太过寒冷,还是屯军城内比较暖和。此外城中有许多空置的兵营和房屋,足可屯军数万。这些房屋都是袁术留下的,眼下正好派上用场。

一夜动荡过后,寿春城确实是已经易主,纳入李利名下。

然而袁术却在破城之前逃离寿春。至今下落不明。不知其究竟是向西逃窜还是逃向东边,甚至不知道他到底从哪个城门逃出去的。但是可以肯定,昨夜袁军突然出城突围便是为了掩护袁术及其子袁耀出逃,最终结果是袁术父子都成功逃离了寿春。

现如今,虽然不能确定袁术的下落,却知道他是从东、西两座城门逃出去的,大致方向很明确。是以昨夜破城之后,吕布率领狼骑军出西门。沿途寻找追赶;孙策率领帐下骑兵出东门,往东边追击。

州牧府。正殿大堂。

这是一座相当奢华而庞大的殿堂,比之长安城里的长乐宫毫不逊色,甚至在装饰和一应器具上面,其名贵奢华程度远胜于长乐宫。由此不难看出,袁术是个很会享乐之人,品味很高。

时下淮南百姓饥不果腹、四处逃难,可袁术却骄奢淫逸,极尽享乐之能事。在这一点上,李利自叹弗如,望尘莫及。

但现在,这座宫殿已经换了主人,成为李利在淮南的大将军行辕。

空旷的大殿里,李利高坐在袁术的龙椅上,伏案翻看案头堆放的书简。

这些竹简都是郭嘉、荀攸和降将张勋、袁胤连夜整理出来的淮南军民本册,涉及袁术治下各州郡的方方面面。首当其冲的便是,存放于寿春府库中的奇珍异玩,贵重器物,金银细软、钱粮军械和其它辎重。其次是袁术治下的军队数量和在籍人口数目,以及最近一段时间淮南辖下各州各郡的紧急战报。此外还有仲氏政权封赏的百官名册及其食邑封地,淮南袁氏一族的族谱名册,以及皇宫内廷的嫔妃、侍婢和阉宦扈从的详细登记,等等。

这些林林总总的琐碎事务,看似不起眼,可对于上位者来说却是丝毫不能大意,一点不敢懈怠,必须第一时间了解袁术治下的军政与民生,以及袁术麾下残存的兵马数量和江淮一带支持拥护其登基称帝的世家士族名册。这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只有及时了解袁术的残余势力,李利才能对当前局势做出准确判断,继而对症下药,着手解决这些残余势力。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清剿残余,肃清顽固势力,整饬吏治,恢复各郡县正常秩序。惟有如此,李利才能顺利接收袁术留下的州郡,真正在淮南站稳脚跟,而后徐徐图之,进一步扩大战果,壮大实力。

截至此刻,自昨夜子时至今,李利已经翻阅了几十卷竹简,整整坐了四个时辰。既是这样,案头堆积的书简仍旧还有一半未曾翻阅。按照他的翻阅速度,估计今天一天他都不会挪动地方,全天都要在翻看竹简中度过了。

“嗵嗵”的脚步声传进大殿,一直伫立在李利身后的李挚轻步迎上来,示意郭嘉等人不可声张,切莫打扰李利翻看书简。而坐于上殿的李利果然头也不抬,依然顾自翻看竹简,不时伏案疾书,在竹简上做出批示。这些批示的书简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事情,每一份批阅过的书简都由李挚单独挑出来,而后立即派人送给荀攸,令其即时办理,不得拖沓延误。

上一篇:盛唐血刃

下一篇:大唐南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