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驸马 第484章

作者:西周散人

“杜荷,先把话说清楚,这调配国子监的生员,如何就是为了大唐了?”李二好奇地问道。

杜荷笑道:“陛下,臣的半山学院虽说刚开办,各种条件却是全大唐最顶尖的,将国子监的部分生员调配过去,不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这些人吗?这便是为陛下,为大唐培养人才啊。”

“不可!万万不可!”礼部尚书陈叔达第一个反对,“陛下,万万不可,半山学院现如今连一个生员都没有,只有一堆还在蒙学的孩童,试想陛下要是将国子监的生员调配过去,生员们答不答应不说,只怕朝中文武大臣都会反对啊。”

李二也点点头,说道:“杜荷,你这提议,朕是不会答应的,到时候,朕如何说服大家啊。”

杜荷挠挠头,突然灵机一动,说道:“陛下,臣提出的法子中,第二个法子就是在一个月后举行一场科考,但是,各地来的生员只怕还未完全准备好,有些人甚至在准备明年的春闱,所以,臣提议,但凡报名这次科考的生员,除了在国子监和京师学馆的,但凡外地来的生员,可到半山学院温习功课,臣给他们准备最好的吃住条件,还有安静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好好温习,偶尔还可以指点他们一番。”

李二急忙问道:“如果朕答应你的请求,你是否可以将具体的法子说出?”

“当然!”

大家一听。

杜荷相当于免费把自己的半山学院贡献出来,给外地来贫寒的生员们提供一个栖息之所啊。

对朝廷,对生员们,都没有什么坏处。

这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于是大家都表示没意见。

“支持!”

“赞同!”

李二便说道:“好,杜荷,那朕就答应你,现在,你该仔细说说你的法子了吧?”

杜荷这才说道:“陛下,臣的法子很简单,就是选拔官员。”

“分为两步!”

“第一,从朝中文武大臣的后辈中,推举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分派到各地担任官员,可解决部分州县官员紧缺的问题。”

杜荷刚说完,长孙无忌便说道:“杜荷,你这法子,有些想当然了,这些后辈,可都是文武大臣们的宝贝疙瘩,他们如何舍得自家儿子去各州县做官?”

杜荷笑道:“所以,这选拔官员,不能叫选派到各地做官,而是叫选派到各地磨砺,磨砺时间为两年,两年之后,这些年轻官员如果考核合格,就可以无条件回到长安,而且官升一级。”

李二眼睛一亮,“有此保证,想必就不会没人不愿意了。”

大家也觉得杜荷的办法,十分可行,可以一下子减弱很多反对的声音。

杜荷继续说道:“第二,便是举行科考,为了体现公平,照顾那些还没赶到京师的偏远地区的秀才们,所以,明年的春闱不能更改时间,照常进行……但是,陛下皇恩浩荡,可在一个月后举行一场科考,科考分为两部分,一是和春闱一样,设进士科、明经科,考中者为进士,入朝为官,二是一场特殊的和州县级别一样的考试,考中者为秀才,这些秀才便可以派到各地担任官员。”

杜荷的法子,其实和后来的科举考试相比,简直是乱七八糟的,放在后代肯定行不通。

但这个时代,科举考试刚开始萌芽,许多东西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所以,大家一听,都觉得这法子可行。

春闱的时间不提前,但是陛下可以下令,可以单独设一场考试啊。而礼部考试能选出来的进士,非常少,根本不够用,但是秀才不一样,秀才考试可以选出一大批人啊。

“好!好!好!”

李二连说了三个好字,欣喜地说道:“杜荷的法子,十分可行,此事,便交给尚书省去办吧。”

众人都急忙称颂李二圣明。

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只听杜荷突兀的声音响起:“陛下,别忘了你方才答应我的请求啊,君无戏言啊。”

李二:“……”

“哈哈哈……”

众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第415章 谈判的技巧

众人散去。

来到外面,大家却是看见杜荷一脸轻松的样子,并未有任何的沮丧。

秦琼忍不住,上前问道:“杜荷,你的请求被陛下驳回,国子监的生员调配到半山学院,也没有成功,为何你看起来就没有半点难过呢?”

杜荷哈哈一笑,说道:“秦伯伯,我为何要难过呢?”

秦琼疑惑道:“这不是说明你的请求失败了吗,我与你父聊起过,现在半山学院最大的问题便是没有生员,如果能将国子监的部分生员划过去,那就是半山学院的一大进步啊!”

杜荷凑到秦琼耳边,小声说道:“陛下,告诉你一个谈判的技巧,那就是求其上者的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啥都没有。我若是直接向陛下请求将报名考试科考的生员全部弄到半山学院,他肯定不会答应,但有前面一个请求在前,事情就好办了!”

秦琼一拍大腿,恍然大悟:“杜荷啊杜荷,你真是太狡猾了!”

杜荷:“嘿嘿,人不狡猾枉少年嘛。”

秦琼:“……”

……

次日。

朝廷连下三道敕旨。

第一道敕旨,当今陛下为体现皇恩浩荡,决定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官员到各地任职,磨砺两年,两年后考核合格可回到朝中,并且连升一级。

此敕旨一出,朝中文武大臣们就坐不住了,纷纷打听,拉关系,为自己的子嗣开始谋划。

可是,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比如长孙无忌等人,却是很淡定,并未有什么动作。

当有人去问这些重臣为何不给自家子嗣谋划一番时,长孙无忌露出了老狐狸般的笑容,说道:“哎呀,机会还是留给你们吧,老夫这次就吃亏一些,不给我那几个不成器的孩子做准备了!”

消息传出,大家都对长孙无忌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司空深明大义。

不过,房玄龄等人却在背后骂长孙无忌不要脸。

因为,只有这几人知道,敕旨上说的磨砺,其实就是派到官员紧缺的各地去吃苦的,现在这些家伙报名了,到时候选上了,后悔都来不及!

第二道敕旨,还是为了体现皇恩浩荡,上天有好生之德,当今陛下有爱才之心,所以决定在十月十八日举行可靠,设进士考试和秀才考试,考中进士者可入朝为官,考中秀才者可由尚书省安排到各地担任官职。条件比以往的科考更加优惠,取的人数也春闱和乡试更多。

这则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天下。

第一道敕旨,大家都知道,那是为朝中大臣们准备的,是给贵族们准备的。

但第二道敕旨,意义完全不一样,那是关乎天下人的,只要是读书识字的有识之士,都有机会成为朝廷官员啊。

一时间,各地纷纷出现大批的读书人纷纷赶往长安。

第三道敕旨,依然皇恩浩荡,陛下爱民如子,为了让外来的家境贫寒的生员们有一个栖息之所,所以特意与鄠邑县侯杜荷相商,但凡家境贫寒的报名参加科考的读书人,都可以到半山学院,免费吃住。

上一篇:吃货唐朝

下一篇:三国隐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