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折可行也是知道情况的,就是回家省亲,也只是照实说。
折可行已经不是折家的折可行了,他是护卫营的指挥使,是太子殿下的亲军首领之一,接受的是赵曦的条令条例教化,是被护卫营灌输了整套家国理念的折可行。
就是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家族在这一点上,做的不太合适。
太子殿下不是常人,甚至不是他熟读史书知晓的任何一个帝王。一旦太子殿下登基,若家族继续如此,他真的不知道最终会走向何方。
关键是,就是他家,现在也有一大部分收益是来源于太子殿下的产业链的。
“莫乱言……”
折可柔还想说些啥,可一下子又顿住了。
不可说,不能说,也没有理由说。
国朝新军的装备,他了解,作为折家长子,他有全套的装备。所以,他很清楚,一旦国朝新军成事,他们折家,到时候是必须有所选择的……
“指挥使,探知葭芦河对岸的西贼营寨有异动……”
“什么异动?”
“好像他们在撤,或者说是部分撤。”
他们要撤?看来真如自家父亲所言,麟府还是个敲边鼓的角色,就是西夏,也没有把麟府当作主攻点。
或者说,西夏也清楚折家在大宋的处境。加上双方的生意往来……
有时候都怀疑整个西军都是分裂的性格。
论战力,国朝西军第一,没有哪支敢跟西军抗衡,跟西夏人打起来也是拼了命的打。
可,奇怪的是,一旦边境承平,双方又忙乎着互通有无,还是不经过榷场的互通有无。
特别是像折家这种久居边境的世家,这也是朝廷事事都防着折家的原因。
就像现在,看到西夏人的营寨有异动了,谁都想着是不是可以打一场……
“新军呢?”
“回指挥使,新军这些时日拉练,一直顺着边境。此时,应该快到咱们营寨了。”
探事的军卒不知道指挥使为啥问新军。不过新军的动向他还是清楚的,也一直关注着……不是监视,是羡慕,不管是待遇还是装备,都羡慕。
“走,见见新军统领去……”
对方营寨兵员减少,这是个好机会。若是有新军的参与,把握应该更大……人家有火药弹,有车轮炮。
“牛校尉,葭芦河对岸的西贼营寨兵员在减少……”
看看人家护卫营,就是一个普通的军卒,都已经是正八品了……就是他折家的大朗,跟人家说话,都得恭敬着。
“指挥使的意思是打一场?”
“可柔确实如此想过。如今正好牛校尉路过,有意请牛校尉一同商议……”
不好意思说想见识见识新军的战法,更不能说想让配合着打一场。
折家的听调不听宣,到了此时,新军在麟府也是听调不听宣了。
“既然折指挥使有意打一场,那就打一场呗。”
第321章 第一枪
牛犇的爽快答应,让折可柔还有点不适应。
怎么说呢,自护卫营来麟府训练新军,别说是爽快的配合了,就是训练那些军械,都好像是要避开折家人,每次都会把人带出府城的。
更别说配合着打一场了,就是想来个相互交流,都没敢开过口。
这是自我的心态使然。
其实,护卫营军卒真没这个意思,若折家提出交流,一样会爽快答应。
不说有折可行的面子在,就是护卫营惯起来的那种傲娇,也一样会答应。
只是,麟府体制的原因,以及折家人的心态,让他们总觉得新军是避着他们……其实,枪炮这些火器,哪能在州城里玩?
至于现在……护卫营是早就得到命令了:在这一次的战时,新军各归所属,并容许使用火器。
火器,对辽夏,一直是处于高度保密的。
所谓营寨,特别是对于西夏一方的营寨,那就是个样子货。
西夏人习惯于骑马驰骋,而不擅长守城,营寨对他们而言,无非就是个哨点。平时易货,战时驻兵。
设置这营寨的位置……这一片区域,全是沟沟壑壑的,哪有什么设置营寨的关隘险地?
西夏人又不像大宋这边一样,设置营寨都是有规划的。什么七星连环呀,什么三足鼎立了,都有出处和说法,都能相互照应。
西夏人不习惯困在营寨,更习惯策马奔腾……
所以,打这样一个营寨,对于折可柔而言,也真不是什么难事。
招呼新军,就是想真正见识一下新军的作战方式,也好提早有个准备……
“折指挥使,准备怎样打?”
“请牛指挥使明言……”
这就是交流少的原因,感觉不熟悉,有什么都藏着掖着,都在试探。
护卫营军卒受赵曦影响太大,很不喜欢这种说一半留一半的做法。
既然邀请新军参战,应该是有了具体战术了,这时候又说这客气话?
“折指挥使,打下营寨不难,想要全歼……你看这样成不?”
“新军攻营寨,折指挥使选择在西贼逃窜的方向埋伏,咱们争取做到不逃走一个。”
“这样能避免咱们打响第一枪,影响整个双方的主力攻击方向。”
“等打下这营寨后,指挥使可以择人装扮成西夏人,继续守卫这个营寨,并接受西夏方面的给养。如何?”
牛犇不客气,干脆把自己想怎么打给说了。
护卫营军略的课很多,太子殿下还经常讲一些乱七八糟的,子虚乌有的战事。
一般的护卫营军卒,说起战术来,都是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