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67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因为他看到了,大夏皇帝的内相梁乙埋,似乎有开口的意思,所以赶紧把话说完了。

果然……

“陛下,乙埋赞同景相公所言。宋国殿下赵曦,这次主导对我大夏作战,是因为他有南征安南的前例。”

“而他所谓的南征经历,说白了是宋国文臣忌惮狄青功高,而将南征功劳戴在他头上的做法。”

“如今狄青因病致仕,宋国西军中也就种家折家,以及郭逵还算得上有跟我大夏一战之力的将帅。”

“但我大夏在宋国侮辱使臣,残害我大夏武士之初,在整个与宋国的边境,全线对其开战。这样的做法,让宋国无法朝堂一时无法调任将帅,每一处都需要防备。是故,才有了宋国太子殿下担任主帅的事实。”

梁乙埋早憋不住了,有些想法是跟景洵相同的。他俩没有具体的势力地盘,所以在考虑时,可以完全撇开如今的损失去考虑。

可惜,还是让景洵抢先了,所以他一句接一句的把景洵后面想说的都说了。

这时候是不是该说一句:果然是自己人才了解自己人?最起码景洵和梁乙埋,是纯粹以汉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的。

“陛下,如内相所言。宋国太子我是见过的,鲁莽冲动之辈而已。”

“当初我随宁令哥出使宋国,宋国太子因宁令哥几句激言,便不知所为的以身涉险,非沉稳性子。”

“如今之势,不管宋军在东西两路如何猖狂,我大夏只需要集中兵力,直捣秦州,将那宋国太子拿下……别说是皋兰葭芦河,到时候商讨延州又如何?”

论嘴皮子,那怕是在国朝,这些文士都所向披靡,更何况在这些只识得弯弓腰刀的西夏朝堂?

景洵和梁乙埋这一唱一和,把本来还争论着往东往西的西夏勋贵,直接说愣了。

好像真的是这么回事。

不说这秦州有宋国太子,关键是这一路适合策马奔腾,还有沿路那些密密麻麻的军寨…~话说,大夏武士出征,口粮全靠掠夺的。

第331章 相公的忧和帝王的喜

这时候的汴梁,就连士子们饮宴,都学着前朝那样,在腰间要挂一把剑了。

没什么,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完全可以用捷报频传来形容如今的对夏作战。

先是东路军合击葭芦河,一个个的敌方营寨被拔掉,一个个属于国朝的营寨建起来,让汴梁的士子饮宴时都可以把葭芦河流域说的头头是道。

第一次那个轰杀五百的捷报,早已被人忘记了……因为,后来的每一次捷报,都是几百几百的斩杀西贼。

紧接着,西路军的捷报更是惊人,郭逵和高遵裕率军打下了皋兰城……

皋兰城大小不知道,但毕竟是一座城池。

自太宗以来,国朝何尝攻下过辽夏的城池?

而且还是阵斩三千的大战。

于是,整个汴梁的勾栏酒肆,都没有了晓风残月的低吟,转而变成了金戈铁马,铿锵之声。

赵曦说过,没人愿意活的没脊梁,国朝也不是天生就是软蛋,只是没有让人振奋的事例,人们不得不藏起开疆拓土的雄心,整日在纸醉金迷中苟且。

整个汴梁的欣喜,也感染着赵祯。作为帝王,哪有比开疆拓土更荣耀的功绩?

何况这东西两路的攻势,已经有了足够吸引西夏兵力的筹码,曦儿所率的中路军,所在的秦州更加安全了。

赵祯是真正的欣喜。

可朝堂上的相公,不管是富弼还是韩琦,亦或是欧阳修曾公亮,包括整个朝堂的朝臣,这时候才真正的忧心起来。

“完全脱开了朝堂拟订的方略,这种谔和郭逵想干嘛?再这样下去,朝廷不介意临战换将!”

“明公多虑了。东西两路极速进攻,恐怕是受太子殿下的论战影响。多年未有临机决断之权,如今太子殿下放权,为表现战力,同时证明历年战败非武将之错,自然不遗余力!”

话有点诛心,可好像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不过,谁都清楚,若没有太子殿下这个前线总指挥的许可,他们俩是万万不敢如此胆大妄为的。

朝臣这般议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特别是了解朝堂既定方略的臣工,这时候看东西两路的捷报,每一次都感觉整个主力战线要转移了一般……很忧心的。

不管是军备还是战力,以及新军数量,都知道中路是重点。

一旦西夏因东西两路的攻势,而改变到朝堂没有预料到的战场,恐怕又是一次溃败!

“需要不需要提点一下前线指挥部?”

韩琦也有点不踏实了,听着像是随便问,可谁都能听出他话里的担忧。

“再看看吧……”

富弼对赵曦很信任,他不觉得赵曦会让局面失控。

一旦失控,不仅是朝堂方略上的错误,更会影响到将来一段时间朝廷的对外政策…~这个是太子殿下最不愿看到的。

不想没脊梁,而这次太子殿下是去找回胆,并重新拉直国朝脊梁的战事,太子殿下绝不容有失。

这一点,富弼还是相信赵曦的。

他们都设身处地的替西夏朝臣想过,按道理,国朝三路军现在所导致的战况,加上太子殿下这尊大神在秦州,西夏应该会选择进攻秦州。

可那是西夏人,不可以常理度之。

他们的朝堂是各方势力的首领组成,虽然设置了类同国朝的衙门,但真正在战时,做主的还是那些领主。

东西两路进军,是真正损害到了领主的利益……

不管是左厢神勇军司,还是祥佑军司,亦或是卓啰和南军司,在西夏朝堂都是有相当势力的。

这就让他们一时无法判定西夏会重兵进攻那一路了。

“野利家如今可曾恢复当初荣光?”

“没有,自从被没藏讹庞打压,诛杀了家族多数精英。虽然左厢神勇军司还在其手中,如今的李谅诈也多有恩遇,想恢复当初荣光,恐怕还得十几年了。”

“禹藏家也如此,传统势力是卓啰和南军司,可因为旁系跟吐蕃勾连深厚,导致多年在西夏朝堂都处于边缘。”

“如此看来,西夏最终的方略还是中路……”

相公们彼此相视而明,倒是有些轻松了。

论兵事,那怕是所谓知兵事的韩琦和富弼,都肯定算不上大家。可论权谋,那怕是实在人曾公亮,那也是顶级的。

抛开兵事,把所有的猜测放到朝堂权谋上…~西夏应该有太多的勋贵,不希望这两家再次辉煌吧!

秦州

这些天赵曦一直在看着沙盘,每听到一次东西两路的捷报,就用一杆不同颜色的旗帜插在沙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