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501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薛良孺怀恨,凭空捏造了自己姐夫跟儿媳的事……

蒋之奇觉得这时候是个时机,能将欧阳修撵出朝堂,也算是往变法派里递个投名状……

薛良孺在百官面前,根本就没犹豫,把整件事详细的说清楚了……挺没骨气的。

蒋之奇那个恨呀!恨不得就当着官家和百官的面,抓住薛良孺,狠狠的甩几个耳光。

合作这种事,最怕就是猪队友。

关键是薛良孺交代了,是他蒋之奇先找的他,并说服自己指证自己姐夫的。

这不是猪队友,这是坑队友了。

第452章 愤怒

事情清楚了。

薛良孺脊杖二十,配役三年。蒋之奇贬谪黄州监酒。

欧阳修当庭请辞,赵曦没准,也不能准。

欧阳修君子心,懂不了常人的心里,赵曦懂。这时候什么也不做是最好的办法,一旦请辞,那就是黄泥掉裤裆了,根本说不清。

若心里没鬼,又何必要请辞呢?

这事也给赵曦提了个醒,真不能再让他们这样继续了,没有个稳定的朝堂,屁事都干不成。

做事得有个度。这还没开始呢,仅仅是青苗法的一个前奏,就已经到了翰林学士和执宰一级,王安石要再推行其他,还不把整个朝堂打散呀?

赵曦有心在朝会上直接点明,要求大家节制一些。

可不管是吴充,还是吴充的亲家欧阳修,好像被弹劾的都跟青苗法无关。

既然自己说了这段时间不议青苗,自己也不适合在朝会上借题发挥了。

“王介甫留对,散朝吧。”

该提点还是得提点。不在朝会,那就私下里吧。

“王大参,既然在调研结果出来之前暂不议青苗法,那就必须是暂停。任何借口的都不可以。”

根本没到垂拱殿,刚出紫宸殿侧门,赵曦头没回,就这样平淡的跟王安石说了。

“陛下,吴冲卿与欧阳永叔之事,臣均未授意!”

王安石也只能说他没授意,他的性格不会说与他,与青苗法无关。

他知道,这两件事他儿子王雱推波助澜了,撇不清。

“我没说是你主导了,只是想让你约束一下……明白吗?”

“好了,你且回吧。不几日想必各州府郡县的田亩奏报该来了,考虑怎样分析对照是为正事。”

王安石那个尴尬呀!自己被留对,结果仅仅出了紫宸殿门,就被官家放回去了。

此时转身,怕是朝会的官员还没散尽吧?

这样出去,又会给朝臣带去怎样的信息,会被大家如何猜想?

这也怨不得官家生气,接连的两件事,就是王安石自己也觉得有点过了。

搁他的性子,即便是想清理朝堂的反对派,也希望是直接以妨碍新法的理由。那样才能体现官家对新法的支持力度。

这种暗地里的手段,他真的不屑为之。

儿子还是有些激烈啊,也有些着急了。

“另外,王大参……”

赵曦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又转身回来了,又回到了王安石的近前。

把整个仪仗搞愣了,不知道是不是应该掉头……

赵曦在内苑从来不坐轿,倒不是要矫情,也不是接受不了被人侍候,这些年早适应了。

他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就跟每天晨练一样,寒暑不辍。

每日案牍劳形,适当的走走有利于健康。

王中正按了按手,制止了仪仗乱动。

“王大参,不管是青苗法,还是还有其他革新的办法,并不是只需要在朝堂上通过即可。”

“既然是要改观国朝的弊病和弊政,是需要落实到国朝的州府郡县,是需要地方官来执行的。如此,才能真正的让黎民得利。”

“假设朝堂上全部支持新法,而地方官多数反对,此新法是否在朝堂通过,还有意义吗?”

“有些事适可而止吧!”

说完,赵曦又扭头走了。

留王安石在甬道里发愣。这一次再出去倒是不会有刚才的尴尬了。

不过王安石并没有动,脑子里回响着官家的话。

态度明确了,肯定是支持新法的。

若地方官多数反对,在朝堂通过还有意义吗?王安石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一个误区。

作为近三十年一直在地方任职的官员,能看到黎民生活,也能看到国朝地方官员的生态。

他是执拗的性格,但并不是不通情理。

官家的话,对于自己现在的心境,就如洪钟大吕,猛然间醒了。

方向错了,走的越快错的越多。

各州府郡县的田亩数字报上来了,朝廷也没有派人去查验……这玩意儿不是短时间可以查出底的。

各州府郡县的两税,基本对田亩有个对应。这就限制了上报数据时的浮夸和水分。

谁也清楚,这次朝廷调查的目的,是要理清国朝田亩的增减。这里面包括势官富姓这些兼并之家拥有的田亩。

相互逻辑关系,导致地方上对新法的倾向不同,也无法凭空捏造数据。

赵曦还是低估了某些官员的无耻。

数据是由工坊城牵头统计的,就是朝廷早先已经通用了赵曦创立的记账法,但在数据统计这一块,跟工坊城还是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