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564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稚圭,凭良心讲,你敢确定在铸造新币时,官家没有在谋划大相国寺吗?当初你我二人在场,官家见大相国寺僧人到来时的轻松,我至今记忆犹新。若说官家没有在为杜绝铜钱和铜器的价差做预防,我富弼不信。”

“十年谋划,终见成效。如今的国朝,军卒虽不敢说勇冠天下,配以军备,足可以与西夏北辽对抗。而轨道贯通,易货丰靡,商税十出一都能占国朝七成强。”

“工坊城时有新品出产,新奇而实用之物即将遍布国朝诸州府郡县。”

“冗兵之弊得以缓解,冗官之弊正在改进,冗费之弊业已改观。这一切哪一项可曾脱开官家谋划?我等正迎来大宋百年之腾飞境遇,莫纠结君臣制衡,有大宋中兴之期望,我等附于尾翼又怎样?”

“稚圭,熟读圣贤,千古留名是我等士人执着追求。官家闲聊时曾言,他的终极目标是农无税!那将是何等耀世的大业!如今正值百年之大变革,有此中兴之象做底,想来这煌煌史册必将有我等卑名!”

这些事,富弼在脑子里转过,当他条理的讲述出以后,就连自己都无法平静。

韩琦恭敬的起身,躬身向富弼致敬:“韩琦谨受教诲!”

同样议论官家所作所为的情景,王安石王大参家里也在进行着。

“人不可能会谋算十年之后的事,这些都是巧合罢了!吉甫兄此言荒缪了。”

王雱一直以为他的聪慧不比任何人差。当吕惠卿细说官家种种谋划后,他是不信的,甚至以为谁信谁愚蠢。

“元泽……不得无礼!”

这是王安石第一次当着外人呵斥自己的儿子。

儿子确实是人中龙凤,诗文政事,不输同龄任何俊杰。就是……就是容人之量有点小了。

“吉甫,果真如此?”

王安石虽然也知道官家自小便现峥嵘,但他始终在外做官,对很多事只是听闻,并不了解内情。若不是吕惠卿今日说起,他甚至会继续对传闻怀疑。

“相公,惠卿出外少,常年供职汴梁,官家之事确实如此。”

“就以惠卿经手之事谈起吧。当年大理段氏被矿城兵救至汴梁,惠卿正逢馆伴使。”

“慰以亲情,凌以军威,服以文华,将段思廉置于无臣可治政,无兵可防卫,几近到无路可行的困境。”

“自始自终,官家没有表现出任何有谋算大理的迹象,一切都顺理成章。最终还是在段思廉千般万般请求下,朝廷不得已才答应帮助大理驻防。”

“就是整个大理的属官,都是段思廉随意在那些特奏名的士人中自选的。可谁都清楚,别说特奏名,就是随便一个秀才,对国朝的归属感也是深入骨髓的。”

“如今的大理,除了名义上的一个王,跟我朝的州府又有何异?即便如此,大理段氏一脉却对我大宋感激涕零!”

同样是折服,什么样的人长什么眼,看事物的角度就不同。

在吕惠卿眼里,一切都是阴谋。

第515章 混乱

并不是所有臣工都有相公们那样的见识,也不是所有人都懂得去总结官家的经历,更不是所有人能真实了解朝廷的大变局。

在他们眼里,只知道要官制改革了,只看到监察衙门的权重。

而国朝从来都不缺做官的人,那怕是新组建了三个衙门,仍然改变不了肉少狼多的现实。

已经有传言,市易寺、国营寺的官员选派,全靠讲武堂薛侍郎培训课的成绩决定。也就是说,三条路,已经有两条堵住了。

只留下监察衙门的大路还畅通着,这还是一条光芒万丈的大道。

于是,每日放衙后,相公们府里的门阍,就被无数的拜贴缠住了。

客气的回礼,再掂量掂量袖中的金银币,做模做样的向府内走几步,然后转个圈回来继续客套。

主人说了,不见任何人。一个门阍怎么敢违背?就是退还金银币时心里特不舍。

“实在抱歉。我家相公于书房忙碌,听闻是为朝廷草拟监察衙门细则,暂不见客。还望见谅……”

“哦……兄台客气。相公辛苦,下官告退,明日下官再来拜访!”

送出去的钱,总是不好再拿回来。若是银币还好,金币……金币这门阍是肯定要退还的。

如此的情形,这些天就没有停止过。

“韩相还没回来吗?”

“没看见韩相的马车。不过我听说韩相到吕相公家议事了。看来我等今日又无功而返了。”

“要不去讲武堂试试?吕诲叔是官家亲近之人,又是韩相小弟,说不定能说上话。”

“你大可去试试!吕诲叔的门阍都是南征退役的军卒,是些丘八,不把拜贴扔出来那是心情好!”

韩绛是真没回府,回不来,回来了进府门都艰难,干脆就留在公廨了。

顺着廊桥透透气,却发现廊桥中央的亭台上,政事堂的诸位都在,连茶都泡好了。

自从喝过官家的清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泡茶才是正确的喝茶方式,真正能体现茶如人品,茶如人生,茶如君子的境界。

“多会儿是个头啊!”

韩绛随意的坐下,对着各位苦笑一下,也算是打过招呼了。见此情形,不由得感慨一声。

“子华,这没有什么头尾,今日回今日便是尾,明日回明日就是结束。”

感觉王安石说的很轻巧。韩绛很想问一句:你咋不回去结束了?

多年为官,朝堂地方,同乡同年,谁没几个门生故吏?

如今监察衙门很明显就成了香饽饽,偏偏最后是要直接对官家负责。

说真的,在座的每一位,谁都避免不了有安插亲信的想法,却没人去开这个头。

“或许尽快拟定监察细则,明确监察员的职责,明确监察员遴选规则。才能将这阵风停下来。早年官家曾有过一句话,让老夫记忆犹新:用制度管人。”

看诸位躲避拜访都留在公廨的情况,富弼也觉得没必要告诫大家。这样说,并不是要告诫,算是提纲挈领的提点一下要点,追一下进度。

王安石负责拟定户部、市易寺、三司使等与财货相关的细则;文彦博负责军伍细则;吕公弼负责州府郡县官员的行为规范;韩绛负责朝廷各部各司细则;富弼统揽全局,并主动承担了诸如工坊城、讲武堂、矿城等官家产业部门的细则拟定。

司马光虽然还挂着平章事的衔,却躲进贡院再不问朝政。欧阳修就更别提了…~

真正的事务繁多呀!

薛向看着手里的拜贴,好一阵才缓过劲来。真的有点莫名其妙了。

不管是市易寺还是国营寺,从朝堂到地方,所有的人选基本都确定了,根本就没有安插的可能。

再说了,即便能安插,这是他薛向能做主的?

自己能有今天的地位,全靠官家的恩宠。薛向精于财货之道,可他也清楚,自己并不精于为官之道。

之所以今天成为三品大员,是因为官家赏识自己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