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如此一来,官家若调整河湟的属官,王子纯才不会有抵触心理,反倒会以为官家在保护他,或者迫于内阁压力。”
“毕竟,这次议事,王子纯已经亲身经历了我等对河湟的看法。”
富弼泡好茶,悠悠的跟张方平说着。
按照官家以往的做法,富弼觉得他的推测八九不离十,虽不中,也不会差多远。
“河湟的臣工确实应该调换了。我找彦国兄,也是想因此事建议官家。”
“彦国兄,若需要调整,朝廷圣旨调整即可。官家又何必多此一举?”
富弼的分析,张方平一定程度上是相信了。只是对于官家这样拐弯抹角的做法不理解。
“安道兄,你认识官家开始,可曾见管理做事单纯过?今日议事,有抬举王子纯之意,同时也有为下一步朝廷诏令打基础的意图。”
张方平想了想,官家还是少年时,就拐弯抹角的拉拢朝臣了…~
“非堂堂正正之道!”
张方平豪迈,喜欢光明正大的做法。虽然官家这不算阴谋,总感觉不太舒服。
“为何不是堂堂正正之道?王韶是否被朝廷礼遇?内阁成员专门为王子纯觐见议事,算不算抬举王子纯?在这点上,官家没有打任何折扣。”
“再说调整属官。如果官家未经内阁议事,也不与王子纯沟通,由朝廷直接诏令调整,王子纯会如何想?他难道不会担心朝廷是对他有猜忌了?一旦王子纯认为朝廷对他有猜忌,别说寒心不寒心,他会不会继续倾心开边?”
“可现在呢?内阁配合着官家把一些猜忌和担忧直接挑明了,随后调整属官也不会引起王子纯多大抵触。”
“王子纯再结合朝廷官制规定对照,岂能不明白官家对他的重用?官家这不是阴谋,是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做法。”
若赵曦听到富弼的这番话,估计会拉住富弼喊一声:知己呀!
赵曦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只不过他是有意想让内阁背锅的…~过程有出入,但目的基本达到了。
也是因为这一次议事,赵曦突然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就是关于任期制和朝廷重点工作的冲突问题。
就如河湟开边,如果像河湟开边这样的朝廷重事,很可能会因为任期制而影响工作的推进,甚至导致半途而废。
这一晚,赵曦熬夜了。赵曦处理朝政,很少有熬夜加班的时候,即便是雁门关大战时,他也没有这样过。
而现在,他不得不熬夜赶活~~因为,大朝会临近了,他突然的一些想法,想在大朝会上一并推开。
……
《关于实行重大事项内阁大臣统领制》、《关于朝廷年度规划与五年规划法》…~
一晚上,赵曦撰写了几项灵光一闪的措施…~或者说想起了后世的一些做法也无不可。
后世有一种说法叫五年计划,赵曦所撰写的《朝廷年度规划与五年规划法》就是想推行地方州府郡县和朝廷做五年计划……正好是一个任期。
而对于王韶这样的情况,赵曦将他单列出来,作为朝廷重大事项来做,也就可以避开任期制,也可以避免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重大事项内阁统领制,就是朝廷有诸如河湟开边这样的事项,指定一名内阁或者议政统领,全面负责重大事项。
在不调动属官的情况下,始终由一名主官负责,直到项目结束。
这样的体制,首先保证了倡议项目主官的延续性,也同样给主官以责任和权利。
重大事项,统领事项的臣工最低是议政,而此议政在接手项目以后,将不再担任原衙门职务,全面负责项目事宜。
河湟开边,本来就是朝廷项目。
“还是无法真正窥见官家的意图呀!”当富弼见到官家撰写的文案时,不由的感慨了。
有了这样的法令,不仅仅是解决了河湟开边,让朝廷将来有法可依,关键是从根本上解决了王韶目前的境况,还不让王韶有任何情绪。
“官家,河湟开边是由王韶统领,还是另外确定一名内阁统领?按照职位定内阁,河湟是没有内阁席位的。”
陈升之说的是事实。
河湟不是一路,也暂时不属于国朝政权体制的某一级。王韶入议政,是官家钦点的,或者说是列席也无不可。
按照议政席位产生的过程和办法,王韶在议政中是派末尾的。但是,如果按照官家这重大事项议政负责制,很明显就把王韶的地位提升到了议政的前几位。
议政前几位…~那是有被官家提名内阁资格的。
三级决策制有条款规定,内阁成员的提名必须有议政排位前二十的经历。
比如这第一届的议政排名,欧阳修因为辞了内阁提名,当仁不让的为议政第一位。
然后讲武堂、工坊城、六部九卿、国营寺、市易寺等,依次往下派。
如今,一个重大事项统领负责制,就直接把王韶提升到了议政第一位…~毕竟,官家的文案里所述,重大事项统领是内阁或议政。
已经跟内阁勾连了,自然该派第一位。
“诸位,朕今日召集议事,首先是要内阁议定,这两项法令是否可推行?其次,就是议一议,是否需要在内阁中商定一位统领河湟开边事务者?”
“另外,如果推行五年规划法,各州府郡县六部九卿衙门,是否在大朝会前,做出各自衙门和地区的五年规划?朝廷是否需要拟定五年计划?”
赵曦并没有直接回答陈升之的提问,而是把自己召集议事的意图说明了。
也算是回答的陈升之。
“官家,法令是好法令。议定一位内阁与王子纯共同负责也很好,能直接解决王子纯提升过快的不便。”
“但是,大朝会将于七日后召开,朝廷没时间来撰写五年规划,六部九卿衙门,地方州府郡县也没有时间做出各自的五年规划。时间太仓促了。”
张方平入内阁后很活跃,陈升之也有点。
只是,他俩的活跃是因为对官家不熟悉,官家即位后,他俩没在政事堂待。
否则,绝不会这样仓促发问,而是认真去理解法令的内容,为官家查缺补漏。
“张阁老,大朝会本来就有分组讨论的议程。一天开幕并公布提案议案答复情况,三天分组讨论,一天总结。”
“对于地方州府郡县而言,参政基本上包括了衙门各项事务的官员。”
“三天时间,对于一个熟悉自己职责的官员而言,撰写一篇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五年发展纲要应该没问题。除非他压根就不理政。”
赵曦还没有解释,王安石就接话了。
他的心思恐怕在场的都能想明白。河湟开边是他极力推动的,议定内阁负责,应该是他。
而若是直接由王韶统领,提升王韶在议政的排位,他也乐见其成…~话说,他现在的那个团队已经散了,特别需要有那么一件事,能再一次凝聚起来。
由他王安石主导开边,能避免王韶老是被弹劾,不能沉心做事。同时,在属官使用上,他应该有一定的话语权。
“五年规划的内容朝廷应该有指导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