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22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但是,赵曦的初衷,是希望用不同的制度和体系,让番骑最终对大宋有归属感,认同大宋王朝。

唉……制度的框架是有了,收拢人心的基础也有了,至于最终能否成事,还需要不断的去完善。

只是,对于现在而言,内阁议定的或许是最适合的。

毕竟,这个时代还是以族群为集体认同的。

国朝有羊毛纺织,有番骑家眷,有可以依仗,仍然没有外泄的火器,还有最终将收复的燕云等天然的防御……

不说其他,不想太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宋原本无险可守的局面。

赵曦从不急于求成,他也从来不好高骛远,他一直在做种下种子的事……

就像国朝的文武之别,这些年越来越淡化了。就像大宋朝臣的野心,这些年就越来越明显了。

这在早年是不敢想的。

大朝会更是让赵曦惊讶……也算是多年的种子发芽了。

赵曦和内阁,从耶律乙辛叛乱开始,就一直按部就班的在推动着收复燕云的事往前走。

然而,这一次大朝会,将近六成的参政议政,都提到了朝廷应该趁机收复燕云……

“群情激昂呀!”

酝酿收复燕云很久了,然而这事只限于内阁和重臣。

这一次在耶律乙辛叛乱时,朝廷出兵北上,两次试探性进攻,都相当于无功而返。

王安石还担心,一旦朝廷决定大军北上时,朝臣会出现相当大的反对意见。

没想到,在这次大朝会,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还是应该按计划行事,在合适的时机出击。”

内阁也同朝臣一样,也有不同意见。比如韩缜,就相对要保守一些。

“何时是出击的时机?如今,河北道陈兵二十万也一年多了,番骑十万也北上,辅助番骑随即便可投入战场。而党项、吐蕃适龄丁壮报名番骑队者,更是如火如荼……”

章惇一直是激进派,那一次出兵,他都一直认为是合适的时机。

之所以两次没能建攻,章惇以为是朝廷始终未用全力。

当然,骑兵和战车在平原上作战的优劣,他不是看不到。

在章惇来看,国朝如今北上作战,有最根本的保障……惨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况且,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对国朝拿下燕云剩下的州城,没有任何作用。

至于官家担心的,章惇也明白,官家就是太过于在惜将士们的性命了…~既然投身军伍,本就该随时准备着马革裹尸,战死疆场的!

“朝臣是被耶律乙辛几万叛军在北辽搅动的场面误导了……”

五万叛军,就将整个北辽搅和的天翻地覆了,造成了北辽朝廷顾此失彼。

而国朝,如今有战车兵近百万,番骑队也二十万,凭什么就不能收复燕云?

“不过,北辽朝廷也奇怪了,居然就这样看着耶律乙辛的叛军祸害?”

“非不想,实不敢也!耶律乙辛叛乱持续一年,这一年,北辽集结大军围剿,几乎将整个北辽的可用之兵全用上了。”

“人力或许可为,但战马不成呀!贴膘时未贴膘,将养时未将养,这时候若继续追击围剿,势必将整个北辽的战马储备都搞废了。”

“北辽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国朝对燕云的渴望,也不可能不防备国朝出兵。之所以任由耶律乙辛祸乱境内,就是在担心我大宋出兵。”

苏辙对于大势的判断,一直都有相当的水准,他跟王韶这一问一答,基本上算是猜透了北辽朝廷的决断。

“也就是说,这一次大朝会的议题,北辽也肯定会获得?”

“这是肯定的。按照大朝会的陈例,时论和内参将分类对大朝会议题刊登,以广而告之天下。”

军事谋划置于大庭广众之下,这本身就代表着泄露。既往的大朝会,也从来未出现涉及军事事务的议题······

现在·····诸位内阁也听作难的。大朝会,按要求都必须对所有的议题给与答复,甚至还要根据分组讨论的结果,做适当的调整。

也就是说,即便内阁含糊过去,在分组谈论时,也会再次返回到内阁裁定。

这不是小事,面圣也不丢人。

“搁置吧,本次朝会不予讨论。”

赵曦已经知晓了这事,内阁刚刚提起,赵曦就直接定了做法。

“官家,搁置可以,那本次朝会······”

王安石不希望官家出现随意破坏规矩的行为。官家之所以有如今的威望,就是因为官家一直是言出必践的。

三级决策制是官家设计的,大朝会也是官家倡议的,再有官家破坏大朝会的章程,势必会造成官家长久以来的威望受损。

“王相,大朝会议题审议原则中有一条,凡违反大宋律条者,大朝会的决议团,有权利将议题搁置,君王也有权利搁置有损于国朝机密和利益的议题。”

该给臣工怎样的权利,又该怎样限制权利,如何体现集体决断,又如何体现集权决断,赵曦心里是很清楚的。

所谓的三级决策制,以及大朝会议题章程,从开始赵曦就留下了足够限制的手段。

防止内阁专权是需要防止,同样也需要防止臣工们的跟风······权利该下放下放,该收拢同样也要收拢。

第912章 舆情

在搁置决断的诏令,附带着大朝会章程公布,本来还嚷嚷着、叫嚣着的那些参政议政,立马就歇菜了。

本来嘛,懂得充分使用自己的权利是一方面,违犯国朝的律条又是一方面。今日今时,在整个国朝都认同了大朝会是国朝的权利层,没人会因为特定议题去违法大宋律条的。

更何况,这才所谓嚷嚷这出兵收复燕云的议题,本来就是为番骑而准备的后手。

怎么说呢,那些西夏的落魄贵族,为了保留住所谓的贵族的身份,经过这么多年对大宋体制的了解,倾全力想在这次朝会上通过党项贵族子弟可以进入番骑的议题。

早年积攒的,后来归大宋后经商获得的,别看西夏的那些落魄贵族没了权利,钱粮很充足,相当的富裕。

羊群、草场、领地,以及盐场,大宋为了做娃样子,除了必要的税费,大宋朝廷一点都没有克扣他们。

在大量金钱的攻势下,这本身又不损于朝廷的利益,也就真说动了不少的参政议政。

没想到,在大朝会开始之前,内阁对党项贵族子弟入番骑队,为大宋征战的议题,内阁已经有决断了。

只是,原本经过几道弯撺掇起来陈述出兵,以促进朝廷使用番骑的臣工,却没有因内阁议定允许党项贵族入番骑,而停止奏请出兵收复燕云······

这本来就是众望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