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955章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可惜的是,自己这一路不会是北辽冲击的点……或许真的像朝廷预想的那样,北辽会冲击宫帐。

官家以身为饵的谋划真的要成功了。

“下下去吧,继续监视,并每日奏报北辽大营的情况……”

接下来,折可行开始撰写奏章了…~

“大帅,斥候的猜测可行?”

“是否可信,咱们都需要如实奏报,至于如何决断,那是中军的事。”

“另外,本帅准备抽调战车兵一万,番骑五千增援中军……”

“大帅……若大战真的发生,本部需要担负一路围剿的职能,减少一万五的兵力,可行?”

倒不是质疑,只是提醒主帅。

“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我部防区不是北辽冲击点。加上蔚州、灵州在完成堵截北辽传递情报通道后,大战一开,他们肯定会转头南下。”

“到时候,两部合一部,西路的围剿兵力不弱,甚至还是最强的一部。”

“到时候本部可能只需要承担西路南片即可。抽调兵力支援中军是应有之义。”

既然主帅考虑到了,其他人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中军是官家和相公所在,重要性确实比围剿更重要。

事实上,他们西路军,真要是围剿战开始,肯定会与河东军会师,兵力不存在减弱。

逐日减量撤军?

“诸位如何看?”

折可行的奏报,是实事求是的陈述,很平淡。

“官家,臣这就向各大军征集北辽详细情况!”

章惇明白北辽这种情况的意义。折可行部有奇人。也给各路大军提供了参考。

说真的,现在的大宋军伍有点骄傲了……也是实力给了他们骄傲的资本。

“撤军完全可以成建制撤,北辽这般撤军的做法,肯定不是单纯的为撤军。”

“不过,老臣有一点不明白,既然骑兵有机动性的优势,又何必这样操作?百十里,对于骑兵转移不是多长的距离。”

还是有疑问。文彦博提出了大家都疑惑的问题。

“这个朕也想了。应该是北辽的战马状态问题。如果北辽冲击中军宫帐,折可行部和周桐部距离还是有些远。”

“提前将兵力集中在中军,在冲击时,可以让疲惫的战马,短时间不至于没了战力。”

狄青很认同官家的判断,这应该是基本的事实。

对于折可行抽调兵力支援中军,不管是赵曦,还是随军的诸位重臣,都没有任何异议。

判断是判断,事实是事实。虽然判断北辽可能会冲击中军,可没人敢肯定。

所以,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抽调兵力到中军。

既然折可行部有了情报,抽调兵力支援中军是正确的做法。

接下来…~

“官家,王舜臣部和种建中部没有任何异常,还是对峙状态。周桐部有异常,不敢肯定对峙的北辽队伍是否有撤军行为。”

“周桐奏报,这几日的北辽营帐,确实有些异常。同时,周桐部也抽调了五千战车兵,三千骑兵抵达中军。”

这就是了,基本上应该可以确定了。

中军宫帐就在王舜臣部和种建中部的中间。

这样的距离,北辽没必要调集了,完全可以在冲击战开始,全部集中兵力…~

第945章 突破防线的意外

就在北辽发动冲锋以前,北辽象征性的由北大王耶律齐,率领一个大的团队抵达大宋宫帐。

并且,还装模作样的以燕山以北多少里跟大宋争论的面红耳赤。

“虚以委蛇无所谓,扯皮也无所谓,就怕这样的行为影响了军心。朝廷谈判,将士们那还有心作战?”

“北辽就是这样想的!如此声势浩大的谈判队伍,什么时候有过?还这般招摇过市,无非就是想告诉将士们,战不可能打了……”

“战争之中放松那股劲,要想在聚拢很难。二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不至于不清楚这点吧?如果这时候北辽发起进攻,老夫担心真的会出现溃败局面,再次上演高粱河旧事!”

谈判的事文彦博狄青他们不掺合,便在后营闲聊。文彦博很是担心。

既然已经有情报可以确定北辽要进攻了,何必还和北辽玩这游戏?

再说了,就以现在大宋和北辽的优劣对比,大宋完全可以不在意北辽遣使,更没必要回应北辽的谈判。

只要继续打下去,自然回收复燕云十六州,无非是多花点时间的问题。

现在的大宋朝廷财政充裕,根本不担心供应不足。而北辽,别说一两年的战事,就是半年他们也很难支撑下去。

到时候,就是大宋不进攻,北辽也会溃败,燕云自然会回来。

“文相,事实上文相判断的对的,谈判不谈判,都不会影响大宋收回燕云十六州。但是,会影响到这一次大宋出战的战略目的。”

“从官家以及内阁拟定的方略看,燕云十六州似乎并不是最终目标,杀人才是!”

“官家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意思是土地保住了,人却死了,那就都完蛋了!土地丢了,可人还在,那就是什么都没丢。”

狄青没接文彦博的茬,但种谔接了。毕竟,现在的形势还是挺有意思的,值得讨论。

“至于文相所说的士气,按照陈例,目前这样的情景确实会影响士气。但是,若是所有将士都知道实情呢?”

“以往我们带兵大战,基本上都是主帅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将士们都只有听从,这就无法发挥那个…~”

“主观能动性…~”

狄青补充了一个名词。相对于种谔,狄青在讲武堂待的时间更长,对官家的理论更熟悉。

“对对对…~就是这个主观能动性。意思就是,将士们不再是被动听从,是主动作战。”

“如今双方停战谈判的盛势如此大,北辽这样做确实是想让我方士气涣散。可他们想不到的事,大宋的作战计划基本上传达到了队正一级。”

“都是新军,都是接受老护卫营和近卫训练出来的,不仅仅是忠诚度,更是会对他们进行战略战术的培训。”

“大宋和早年不同了,但北辽还将大宋看成早年的样子,这样的对比决定了战事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