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尽焚
古代的鱼网是由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的。虽然粗糙,但耐用度还是不错。
嗯?
当李承乾的话一出时,有人笑出声音来了。
李承乾定晴一看,原来是刘弘基。
他道:“蝗虫怎么可能捕得完?成千上万,不!如河沙一般的存在,怎么可能被捕完?太子殿下,不是臣不肯相信,而是这个方法太过于可笑了!”
在刘弘基的认知里,这是不可能的。
李承乾反问:
“听夔国公这么一说,那你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吧?来来来,本王要听听看,你是怎么做,才不可笑。”
“这……臣觉得……”
刘弘基直接说不上话来,他要是有办法,早就说了邀功,哪里需要等?
李承乾怼道:
“不要你觉得,要本王觉得!本王觉得,你凭着自己的经验就认定,捕不完,但你不要忘记了,整个长安城内的人民有几何?只要所有人都出城捕蝗虫,试问天下有多少蝗虫够捕?”
“可是在大量蝗虫面前,人们的数量还是不够。”
“也不必多,一人百斤,我长安城有百万人之数,那么所有人都去捕蝗虫的话,那将有多少?”
这么简单的算术,得到的结果是可怕的,光听这个就觉得厉害。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人们愿意吗?”
“愿意吗?夔国公,你的问题太可笑了,敢问,如果不去捕的话,那么人们靠什么吃饭?这刚种下去的庄稼还没长成,就要被蝗虫吃完了,秋天要怎么办?人们又要饿肚子了!人们不得不去,只需要给他们一点指引,仅此而已!”
李承乾的话没有错,如果人们不去努力,未来又要难过得很。
就算是朝廷的接济,那么仅有一时的接济,朝廷不可能负责你一辈子啊!
“且,这么做,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蝗灾带来的损失,哪怕是一点点的损失,我们都要好好把握才是,大家说是吗?”
李承乾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深思之中,与其坐着等蝗灾的出现,还不如主动出击,将蝗虫留下来。这就是他的办法,目前为止最好的办法!
古代没有农药,不然用那个也是可以,李承乾虽然有办法弄到,但是他可不是慈善家,光农药就要巨量,如果是以后呢?再来一次,那要怎么办?
随后房玄龄先站了出来道:“臣等支持太子殿下的方法!”
“可不是,老程我也觉得可行,需要我的军队出去者,我也不会吝啬的!”
“军队,那是肯定要动用的,因为军队一出,定能让人们看到我朝廷的决心,人们不是孤身一人在战斗,还有我们!”
李承乾说得慷慨激昂的,直接感染了许多人。让他们觉得,困难只是一时的,是可战胜的。
李靖出来说道:“如此一来,定能很好的发动人们一起捕蝗虫!”
高士廉也是说道:“是!所谓众志成城,还有什么我们大唐人们不能完成的呢?”
仅是捕蝗虫的方法,就让众人是激动不已,当然啦,李承乾可不仅是拥有这个方法,他还有后招未出。
“大家静一静,听本王再说说!”
大家安静了下来,李世民亦是看着李承乾,略有所思,他大概在想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可是,如果不去捕,大家还能做什么?
无事可做!
李承乾的方法恐怕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第602章 照单全收
有时候,李世民在感叹,文武百官,当真的不如李承乾一个人啊。
甚至于,连他一起,也是不如一个李承乾!
幸好李承乾的年岁不大,否则,难免会让李世民有了异心,那样的话,对于他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
话说回来,一个人再厉害,也是不能撑起一个大唐,不然要大臣们干什么?
眼下是解决问题才是,李世民又道:
“高明,你接着说,朕想听听你接下来怎么做?”
李世民问了,那么李承乾就开始说:
“是!陛下!接下来,当然是发动人们一起捕蝗虫,并且还要准备大量的麻袋,一旦捕到之后,全部装入麻袋之中,并且放置水中淹死!以免让它们逃脱!”
李承乾也想好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李承乾看了看四周,大家不住的点头。
李靖道:“太子殿下想得周到,还有呢?”
“接下来,要程伯伯出马了。”
“喔?有什么需要直接说!老程我听候调遣!”
李承乾绝对有权利调遣程咬金,尚书令可不是开玩笑的,只要李世民不说什么,那么就随便来了。
“程伯伯,你带着大军在长安城附近农田边放置柴禾,每隔一丈设置一个柴禾堆,并在柴禾堆边挖深两尺坑,环绕于柴禾堆,土不要运走,直接堆在边上。切记,不要破坏了农田。不然人民可能会反弹!对于我们下一步的动作有所影响!”
事情虽然十分简单,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是要干什么?”
这些土鳖哪里知道,于是李承乾便简单的解释说:
“蝗虫能飞,对于夜间的火它们势必会拼命前往,一旦有发现冲过来蝗虫必然会被火烧,若是掉在地上,直接用土掩埋。”
蝗虫对橙光的趋光性,这还是当时李承乾在一本研究论文上看到的,蝗虫对于紫光的活动最强,但是这个年代哪里能弄到紫光这东西,还不如直接放一堆火,产生橙光,并且通过火还能烧死部分蝗虫。
如果是数十亿蝗虫大军前来,就算他发动全城的人们去捕捉,一时之间估计也是捕不完,整个捕获的时间可能持续到晚上,晚上视线极差,大蝗虫都会直接休息,这时燃烧起火堆变得尤为重要。至于需要多少时间去捕捉,那就不得而知。
房玄龄恍然大悟。
“这便是和飞蛾扑火有异曲同工之妙!”
程咬金也是道:
“那么蝗虫就要死了!真是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