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298章

作者:摇摇-欲坠

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因为这里治病不要钱,虽然只针对疑难杂症,但是仍然在大明引起了巨大轰动。

老百姓现在把研究院的这些太医都当做了万家生佛,朱瞻基更是成了神一样的存在。

哪怕就是他们的病没有治好,也没有一个医闹,反而感激涕零。

接收的各种疑难杂症的病人越来越多,医学研究院的名气越来越大。太医们在朱瞻基的引导下,也准备开设大明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针对普通病症的中医院。

医院分成了不同科室,针对不同的病人。不过目前的客户全体主要还是针对官员和勋贵,毕竟老百姓得病,除非是疑难杂症,最多也就是在当地看病拿药,他们也承受不起高昂的治疗费用。

并且,处方与药品供应依旧是分开的,朱瞻基从来没有想让医院也能卖药。

这虽然不能完全杜绝高药价,但是最起码可以让医院不至于那么丧心病狂地加药价。

被迎进了研究院的院子,众人就一起来到了放置显微镜的房间。

当中和子老道从显微镜的镜头里面,看到了那个由细菌组成的世界,就完全被迷住了,甚至连身边的朱瞻基也忘记了。

朱瞻基也没有再打扰他,将他丢给了太医院的一帮太医,带着不想离开的刘承徽来到了格物研究院。

医学的研究朱瞻基完全插不上,但是格物研究院就不同了,因为他很清楚科技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如今的格物研究院也是所有研究院里面,怪人最多的地方,出成绩最多的地方。

但是,因为发展的比较初级,许多研究还没有达到能应用的程度。

比如,他们眼前现在这个燃烧着熊熊烈火的蒸汽机。

这个蒸汽机还非常粗略,就像一个带底座的大茶壶,只是比茶壶多了一个进水管,一个出水管,一个储气罐,一个出气管。

出气管的前方,连接了一个连动式的齿轮组合,可以带动一个圆磨。

目前的蒸汽机太粗略,而且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稳定的动力输出,稳定的压力测试,稳定的闭气备件。

其中最难的,就是动力输出装置的设计,这方面朱瞻基完全是门外汉。

蒸汽的产生是依靠沸水的气压,但是如何将这些气压集中起来,产生巨大的动力,是目前所有人在研究的问题。

如今的蒸汽机只是连接了曲轴,能做物理运动,距离增加汽缸,活塞这道工序还早。

如果汽缸活塞的问题能解决,朱瞻基甚至想要略过蒸汽机这个阶段,直接上内燃机了。

相对于蒸汽机,内燃机的优势是巨大的。但是目前看来,最少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连最基本的材料工艺都解决不了。

如今的蒸汽机雏形已经出来的,得到了启发的工匠们致力解决气压控制和动力输出问题。

在朱瞻基看来,距离应用的时间不会太久。

当然,想让它能带动火车,目前还早的很,现在最多只能当抽水机使用。

然后会在船上试验,带动船只航行。

蒸汽机这个众人眼中的怪物是研究院理目前研究重点,但是却不是朱瞻基最重视的。

他更加重视的是如今在一个偏僻小院里,进行秘密研究的发电机。

蒸汽机时代,电力时代,电子时代,这是人类工业发展历史中的三个重要阶段。

对雷电的应用,在这个时代是惊世骇俗的。但是对朱瞻基来说,只是小时候的玩具。

几乎每个男孩子小的时候都会有各种奇思妙想的想法,并且有一部分人会付诸行动。

朱瞻基小时候就绕过线圈,利用电动小马达做过钻头等玩具。

对他来说,想要有电,只需要有铜线和磁铁就足够了。

不过在这个时代,磁铁好寻,还能让工匠们打磨成想要的形状。

但是漆包线却是难找,去年的时候,朱瞻基耗费了巨大的功夫,才让工匠帮他抽了大约五十米长的直径一毫米左右的铜线,光是为了这点铜线,就耗费了不少人力成本。

然后,将这些铜线烧红,在植物漆里面过了一遍,终于才弄出了漆包线。

朱瞻基先简单绕了一个线圈,固定在磁铁的四周,留出了两个头。然后用一个手摇式的圆盘,带动齿轮装置,转动磁铁,就能发电了。

虽然他懂得的东西不少,但是目前来说,他自己动手只能做出这个程度。

这些东西一直到今年春天才全部做好,朱瞻基搬回了皇宫,在朱棣面前表演了一番。

看到两节铜丝之间电闪不止,朱棣惊讶的眼珠子差点就瞪出来了。

当时御马监大太监云祥也在,这个蒙古汉子武力超强,看到这一幕却跪了下来,跪拜不止。

朱棣安排了一个小太监将手伸进去试探了一下,这电流虽然电不死人,却也直接电的他浑身颤抖,小便失禁。

朱棣立即就把这个消息封锁了起来,然后派了几个工匠专门研究如何制作。

他们当然不懂这里面的原理,甚至根本不敢想,只敢按照朱瞻基的设计进行完善。

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他们制作了几个月,线圈越做越大,磁铁用的越来越大,甚至搞了一个超级线圈出来,能直接电死人的那种。

但是其他功能,一样也没有开发出来。

朱瞻基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往下进行,因为电灯泡的制作,可要比这个难的多了。

即便是马致德能够做出梨形的玻璃灯泡,灯丝的问题也难以解决,更没有能力抽出灯泡里面的氧气。

所以,朱瞻基虽然知道该如何产生电,却不会制作电机,也不能利用电力来服务工业,就只能暂时封锁起来。

在造出巨型发电线圈之后,朱棣还有一个打算,准备在明年的元宵等会上,在承天门城楼给百姓演示一番。

这个计划朱瞻基大力支持,如今的老百姓太好忽悠了。将这一套装置搬上城楼,晚上表演一番从“天上借来的雷电”,不要说老百姓,恐怕那些大臣们一个个也吓的腿软。

逛了一圈回来,这个时候的中和子已经跟一大帮太医们混熟了。不少太医围着他,正在跟他探讨关于瘴气的形成和治疗。

去年交趾的瘟疫,一下子死了近百万人,就连跟交趾相连的广西,也死了数万人。

大家互通有无,互相启发,共同研究。如果真的能解决瘴气,瘟疫这个大患,那可是造福于民的大喜事。

如果是个一般人,自然不会这么快就受到太医们的认可。他们都是这个时代医学最拔尖的一拨人,一般人那有可能被他们放在眼里。

但是中和子年岁已高,七十二岁了看起来还生龙活虎。而且他是真的精通医学,为了解决瘴气问题,几十年如一日地认真研究。

这样一个有真才实学的长者,没有哪个太医敢真的鄙视。

中午朱瞻基本来要请中和子吃饭,并且在下马桥为他安排了住所。

但是就在他准备吩咐摆膳的时候,宫里却来了内侍,宣朱瞻基与中和子回宫。

朱棣是下朝后知道了朱瞻基今日竟然放下手上事务,去码头迎接一个岭南过来的老神仙。

上一篇:超神大军阀

下一篇:超级抗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