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909章

作者:摇摇-欲坠

这场宴会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认达芬奇为干儿子。

这个新闻惊爆了应天府,谁都不敢相信,一个大明公主,竟然不顾威仪,认一个异族的半大小子为干儿子。

而且达芬奇的年纪可也不小了,这都马上十四岁了,也不知道避一下嫌。

不过这件事朱瞻基没有说什么,杨致和也没有说什么,也轮不到其他人说三道四。

相反,朱瞻基知道这件事之后,还专门赏赐了永衡一副前宋的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并且另外赏赐了达芬奇一辆最新款的汽车。

虽然朱瞻基没有表态,但是东西都赏赐下来了,众人自然也知道了他的意思。

永衡举办宴会的时候,京城大半在京的勋贵都出席了,送的礼物堆成了山。

更让众人意外的是,平日里很少出席宴会的蓝贵妃也出现了,还送了达芬奇一副沈周的画作为礼物。

沈周现年四十岁,他的画在大明颇受推崇,虽然他还活着,这一幅画虽然算不上贵重,却也不算薄。

从朱瞻基和蓝贵妃的态度,许多权贵明白了他们两人对这个有着众多奇思妙想的达芬奇的重视。

而永衡更是乐的合不拢嘴,知道自己的这一步棋,又走对了。

而那些来自欧洲的各国代表,见大明的皇室竟然能不嫌弃达芬奇是个来自佛罗伦萨的异族,被皇室收为义子,更是感受到了大明开明的一面。

这也给了他们不少错误的理解,忘记了大明在海上的残暴。

他们以为,过去大明之所以不让他们出海,不是怕他们发现什么新大陆,只是因为他们不受管教。

如果他们能接受大明的统治,遵守大明的制度,那么他们就也能被大明接受,甚至扶持。

这里面,就属法国国王路易十一最为激动。

法国不同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这个国家一直重视的都是大陆,而不是海洋。

而且,在此之前,法国一直跟英国打仗,为的就是收回所有领土。

不管是查理七世,还是路易十一,一直都没有重视过海洋拓展。

在原本的历史中,路易十一和他的父亲两个人视若仇敌。

西历1440年,他参加并领导了大封建主发动的反对国王的叛乱。

叛乱被镇压下去后,他得到了查理七世的宽容,国王不仅继续让他带领军队参加抗英的战役,而且任命他去管理太子领地。

这丝毫没有改变他对父亲的敌视态度。他嫉恨并策划阴谋反对那些对查理七世很有影响的人物。并于1446年试图煽动阿热纳起义,迫使国王交出王权,但未能得逞。

他统治下的太子领地几乎成了一个独立王国。他重组地方行政机构,建立司法机关,批准城市的特权,开发当地的矿山和森林,甚至推行与其父亲相矛盾的外交政策。

1456年,路易十一再次背叛了其父亲,父子俩彻底决裂,国王剥夺了他的俸禄,并且要抓捕他。

他投奔勃艮第公爵,善良的菲利普三世,以寻求庇护。

1461年,查理七世去世,传说是路易派人下的毒手。

亡命他乡五年的路易迫不及待地赶回法国,在法国已经没人是他的对手,顺利继承王位。

在大明通政司的调查报告里面,路易十一是一个自信到自大的,绝不尊重权威的国王。他自诩是法兰西民族意识的体现,曾对叛乱的封建领主说:“我即法兰西。”

登基之后,他大力打压封建领主,法国王室诸亲王,如安茹、布列塔尼、波旁等家族对他都恨之入骨。

但是他跟其父亲斗争了一辈子,斗争经验非常丰富,而且他手底下的实力非常强大。

这次欧洲各国代表东行,朝觐大明皇帝,他是通政司最为关注的对象。为了让他来大明,两大提督都向他承诺会保证他的权力不会受损,谁若是趁他不在造反,大明会帮助他清除叛乱。

大明之所以如此热心,不是因为他跟封建领主的斗争,而是因为他对教会同样痛恨。

他就像一直冷静的疯狗,上怼天,下怼地,中间还要怼空气。

三年前,登基未稳的他,就把矛头对准了教会。他强迫教会公开所有财产,否则全部予以没收。

教会对此老羞成怒,呼吁各领主起兵造反。双方斗了两年,最后谁也无法奈何对方,这才偃旗息鼓。

所以他收留在欧洲几乎待不下去的张瀚,从张瀚的身上,他感受到了推翻教会影响的力量。

对这样一个国王,大明当然是要好好利用一番。所以这次,其他人可以不用来,但是他,大明一定要哄过来。

而他来到大明以后,才知道法国的落后,不看其他地方,光是一个应天府,在他看来,已经超过了整个法国的力量。

在来大明之前,他虽然在书上看到介绍说应天府有两百万人,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概念。

来了之后才知道,原来一个城市的人口都快有法国多,而一个城市竟然能建设的这么庞大。

在法国,连他这个国王都要乘坐马车,但是在应天府,就连普通的市民,都能坐汽车,甚至是火车。

他想把这些都搬回法国,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是大明看得上的。

从达芬奇的事情上,他看到了听大明人的话,似乎就能得到重视。

遥远的大明当然比直接威胁他王位的大领主和教会更加值得拉拢,远交近攻的道理,可不是只有东方人才明白。

第三十九章 铭记历史

去了欧洲一年,张瀚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理论知识方面还有所欠缺。

他能给出新的思想和概念,却无法从基础上奠定这种理论的不可动摇性。

也就是说,他明知道自己的理论更加优越,却无法在理论上击败对方。

他这次回大明,就是为了充实自己。

而且,一个蒙正在欧洲长袖善舞,让无数年轻人趋之若鹜,奉若圣人,也让他很是不屑。

在他看来,自己是公爵府嫡子,比那个表叔基础要好的多。为什么他在欧洲大受欢迎,而自己却被到处驱逐。

他不认为是自己的行动错了,只认为是自己的方法错了。

所以他这次不仅要回来充实自己,还想能进入道录司,跟那些嘴炮好好学习一番。

从正统元年,陛下确定了以真理教为国教,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因为真理教算是道教的一个分支,自那以后道教就开始嘚瑟了起来。

但是儒教和佛教却不敢退缩,这些年来,从一开始模仿真理教的实事求是精神,到现在将自己家的经义也都向真理教靠拢。

在哲学主义精神层次,儒释道三教因为经过了近百年的三教合一,其实相互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

真理教虽然源于道教,但是其思想方面,借鉴了不少另外两家。

道教说真理教是道教,儒教和佛教就不依了。

上一篇:超神大军阀

下一篇:超级抗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