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1544章

作者:官笙

这件事对内阁来说,多少有些不光彩,在外界看来,他们这些阁老为了钱是无所不用其极,连基本的体面都不要了。

众人面色尴尬,沈珣倒是一笑而过,道:“臣等也是无奈,请皇上见谅。”

这种冰炭,以往都是无偿发放的,现在不止达官贵人要掏银子,全国各地的大户也能买,只是更贵。

这个时候的冰炭,堪比黄金!

朱栩自然不在意,道:“这些是你们内阁的职权,朕不插手。听说,近来朝野有些不平静?”

可以说,大明朝野从来没有平静过,尤其是自嘉靖之后,外廷逐渐有了与皇宫对抗的勇气与能力,各种各样的斗争就从来没停过。

万历朝的“国本之争”,天启朝的东林与阉党,将朝斗党争推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但朱栩这次说的不是这些,而是近来朝野对于空缺官职的蠢蠢欲动。

目前,大明朝廷空缺的位置有,内阁次辅,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十八个侍郎中的六个,外加刑部正在被逐步的降级,引起的暗潮自是更多。

傅昌宗等人明白朱栩的意思,悄悄对视一眼,周应秋率先说话,道:“皇上,孙阁老之前与臣等私下说,次辅,吏部尚书暂时空缺不补,其他的都还在酝酿中。另外,税务总局,商务总局,执法局等,内阁也在计划调整,暂时还没有明确的名单……”

孙传庭要抓权,那么明显制衡首辅的次辅自然要空缺,吏部他也不可能放手。唯一能争取的,或许只有礼部尚书。

这些内阁,六部的人看的分明,不会妄动,但官场一个萝卜一个坑,眼见这么多空缺,谁不想让前面的人动一动,他们也就能跟着进步。

因此,不少人纷纷“劝进”,要求补缺这些位置。

朱栩对周应秋的话不置可否,神色若有思忖的道:“说说你们具体的想法。”

赵晗瞥了眼傅昌宗,周应秋,接着开口说道:“皇上,臣认为,内阁可以不补,但天官这个位置不能空,尤其是这个时候。”

赵晗是前任的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深知这个位置的重要,更何况,现在吏治推动的极其快速,数百个知府陆续到任,孙传庭还在计划明年对县一级进行调整,这不是几百了,是数倍于知府,高达三四千的州县!

孙传庭本就事多,如何能兼顾齐全?要是有个纰漏,岂不是送人把柄?

朱栩不动声色,转头看向沈珣。

沈珣沉吟一声,道:“礼部现在责任重大,尤其是涉及到舆论方面,外加修的典籍越来越多,不能大意,臣也希望能尽快补全,以免出岔子。”

朱栩转向傅昌宗,道:“傅阁老,你怎么看?”

傅昌宗是朱栩的舅舅,十多年的股肱之臣,外界眼中的“帝党”领袖,在座的四人,更是赤裸裸的帝党。

加上靖王,汪乔年,内阁八个人中,六个是帝党!

傅昌宗见朱栩开口问他,知道是有定案了,认真思索一番,道:“次辅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吏部,礼部倒是有,臣恭听圣训。”

在内阁,孙传庭虽然倚重“帝党”的力量,但随着威信日增,加上朱栩的信任,已经有压制帝党的迹象,傅昌宗等需要顾忌孙传庭的态度,话语多有保留。

朱栩也不为难他们,拿起茶杯,随口的道:“听说,外面不少人认为孙阁老改革过急,希望你们或者朕来制衡一下,让他慢一点,你们是怎么看的?”

孙传庭这一年的动作,不止是外面议论纷纷,内阁六部压力一样极大,尤其是孙承宗的退隐,其实也是这种情形下不得已的选择。

连孙承宗这样的四朝元老,执掌大元帅府的军方巨擘都要避退,可以想见,孙传庭的改革有多么急躁,多少人的利益被损害,又有多少人为之惴惴不安。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身在内阁,自然更为清楚,齐齐皱眉,不知道如何开口。

孙传庭的改革计划来自于朱栩,这样的急功近利没有被阻止,说明朱栩是默认,甚至是支持的,他们能怎么说?

但是,孙传庭的改革太快了,别的不说,就说明年就要对县一级的官员进行大规模的调换,这样很可能会让地方不稳,出现大乱子。即便不出乱子,想要这些人掌控地方,也不是三两年就能做到,何况还要他们推行田亩,户籍等改革,地方还不知道怎样反弹……

这些阁老们心事重重,忧虑不已,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

他们不说,朱栩也能猜到,抱着茶杯,缓缓转动茶盖,道:“孙首辅,行事看似急躁,却从不会打无把握之仗,他的周全,缜密,细致,你们或许还没有感觉到,不着急。你们在内阁,该说的说,该做的做,无需顾及朕。内阁不能心存芥蒂,不能互相扯后腿……这些老生常谈朕就不多说了。关于这些空缺,除去你们商定的李邦华调任户部侍郎,吕大器调任礼部尚书,阎应元调任兵部侍郎,钟阳生调任税务总局局长,顾炎武调任礼部郎中,秦政益,魏学濂,孟兆祥调任商务总局,税务总局,执法局……”

四个人听着朱栩的话,神情略有差异,旋即又觉得似乎理所当然。

这些人事安排,倒是没有出格,资历,能力都没有问题,不会有什么阻力。

只是,那些上蹿下跳,拼命跑官的人注定要失望了。

第1451章 疯狂扩张的开始

孙传庭对于朱栩的安排,没有意义,实则上,朱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新政”。

孙传庭这个臣子,严格来说,是他的亲密盟友。

孙传庭回来后,连夜入宫,与朱栩面谈。

孙传庭对于这位老谋深算的皇帝,没有什么隐瞒,直言道:“皇上,关于次辅,一来是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来,臣也不想被掣肘,吏部也是这个想法,至少两三年内,还请皇上允准。”

朱栩给他续了杯茶,笑着道:“我们君臣所做的事情,要么名垂史册,万古流芳;要么功败垂成,遗臭千年,咱们是荣辱一体,所以,有些话,不必忌讳。”

孙传庭听着朱栩的话,知道他是默认了,心里微松,神情没有因为朱栩的话丝毫放松,道:“臣刚刚去城外,纵然有番薯等补充,但灾情日重,民心渐颓,臣觉得,不能再等了。”

大明的灾情已经进入最严酷的时期了,从南到北就没有好年景,大部分百姓是堪堪果腹,夏有大旱,冬有大雪,年年都是毫无希望的期盼与等待。

大明朝廷这些年做了太多的事情,虽然是在应对灾情,却也平摊了大明多年的底子,事态越发严重,朝廷也渐有疲惫之状。

朱栩端起茶杯,示意他喝茶。

孙传庭躬身,拿起茶杯,陪着朱栩默默的喝茶。

朱栩抱着茶杯,神情不动。

孙传庭着急,他何尝不着急,这些年他准备了那么多,可到了最关键时刻,还是感觉困难重重,压力如山。

孙传庭看着朱栩,一样没有再说话。

他是实际的执行者,最能体会其中的艰难,现在是他们真正考验的时候到了。

朱栩沉思半晌,道:“人事的任命,朕就做到这里,其他的事情,你来。孙阁老想退,也是给你腾出空间。你明天去见见孙阁老,好好谈一谈。秦良玉未必能镇得住军方,卢象升,熊廷弼,杨嗣昌这三人,必要的时候,朕会让他们站出来支持你。现在纸币已经普遍被接受,皇家银行储备银可以动了,朕会让傅涛进行大规模流转,明年起,会有大量的粮食以及全世界各地的特产出现在神龙府以及下辖的四个县,每年大约能释放出五千万白银,外加赋税以及其他收入,每年会有超过七千万两给你使用……集中精力处理吏治以及田亩的事情,这两件事做好了,其他的都能迎刃而解……”

孙传庭听着朱栩的话,神情微动,道:“皇上,这样是否会对国内有大影响?”

明朝的经济现在是很脆弱的,要是释放出太多的纸币,那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栩笑了笑,道:“没事,朕亲自操刀。明年的计划,做好了?”

既然是朱栩亲自操刀,孙传庭自然没有意义,眼前这位陛下,虽然爱搞大事情,却从来没有崩盘过。

孙传庭放下茶杯,道:“是。目前已经拟定了三百人的名单,大部分是政院毕业的,都在典吏,县丞的位置上磨炼两年以上,担任知县,应该可堪一用。臣计划从北到南,由京城开始,向南方推进,用两年时间完成替换。两年后,能收的地就会收的差不多,可用一些特殊手段,继续收购,在五年内,完成六成左右的收购,边收购边丈量,后年就可以进行分配,臣已经命幕僚司在研究具体策略,预计明年中能拿出具体的细则来……”

朱栩默默点头,道:“你做事,朕放心。没事的话,不用来乾清宫回禀。”

这句话,就等于授予了孙传庭莫大的权力,真正的要一手遮天了。

孙传庭起身,神色平静从容,抬手而拜道:“臣去了。”

朱栩点头,孙传庭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