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223章

作者:官笙

他左思右想也不明白这旨意到底是什么意图,看向叶向高道:“叶大人,这旨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入内阁,却进文昭阁。

谁都知道,新皇不喜景阳宫御书房,因此一直都是在文昭阁处理政务。很明显,文昭阁比内阁更近皇帝。

更近皇帝,偏偏没有大学士的头衔!

赵南星刚问完,杨涟,左光斗等人也来了,看向叶向高急切道:“叶大人,可知皇上旨意是何意图?”

叶向高眉头微皱,让几人坐下,上过茶,询问一番后,才慢悠悠的思索着道:“我与皇上见面不多,每次廷议,大多询问于信王,这道旨意,你们可知是谁的授意?”

这里与朱栩最近的,只能说是杨涟了,毕竟挂着帝师的头衔,虽然也没给朱栩上过几次课。

他沉吟一声,道:“现在掌印太监是曹化淳,这是惠王宫里的老人,为人低调内敛,不热朝务。秉笔太监是刘时敏,此人是先帝时的老人,也不是弄权之人。提督太监暂缺。宫里……应该也没有邪党。”

左光斗看了众人一眼,道:“我倒是听说,以前孙阁老在京之时,出入文昭阁如过自家内院。”

叶向高,韩癀,赵南星等人都是眉头一皱。

孙承宗这个人,也算是老资历,是先帝的帝师,备受信任,以兵部尚书督师辽东。

在他们看来,孙承宗在辽东多年,“并没有什么建树”,哪怕回京了,也行事多无助益。

孙承宗虽然是东林党,却属于比较清醒的那一类,不热衷于党争、争权夺利,对东林党,他也向来敬而远之,很是另类。

孙承宗如今是内阁首辅了,而且资历也不弱,没有必要,众人也不愿意招惹。

叶向高看了一圈,道:“应该不是孙阁老之意,只是,这道旨意,到底是何意?”

一群人也不得要领,都皱眉沉思。

过了许久,一直沉默寡言,身体瘦弱的韩癀开口道:“你们说,皇上是否有意另立内阁?”

众人一怔,高个子的高攀龙率先反应过来,道:“韩大人的意思是……皇上不喜现在的内阁,想要重建?”

韩癀见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稍一犹豫,不确定的道:“我等多方搭救汪文言,却始终放不出,只怕,皇上还记挂此事,认为内阁已不可信。”

汪文言之前是内阁中书,涉及到了为熊廷弼脱罪,行贿内廷官宦。

几个人听着韩癀的话,都觉得牵强的很,却也找不出其他合适的理由。

赵南星坐在那,神色冷沉,见过了这么久,也没有讨论出什么,他挺直腰身,摸了下白胡子,目光冷厉一闪。

左光斗与他坐正对面,深知这位对手的脾气,一见就脸色微变,试探着道:“赵大人,莫非有什么主意?”

赵南星目光平淡的扫过几人,漠然道:“孙承宗碌碌无为,且助长皇上任性胡闹,这样的人,如何能为内阁首辅?”

赵南星话一出,所有人都脸色变了。

赵南星的意思很明白,他要对孙承宗下手了!

叶向高与孙承宗多有交情,在辽东方面也很支持孙承宗,辽东能有今天局面,不至于崩坏,在他看来,孙承宗功不可没!

不过赵南星一向强势,又是东林元老级别,威望卓著,而且手段凌厉,东林党能有今天的地位,他功劳最大,以至于他的话,叶向高都不能轻易反驳。

高攀龙与赵南星同气连枝,向来共同进退,当即支持道:“孙承宗虽不是邪党,当皇上年幼乖戾,需要我们认真教导辅佐,决不能有小人在旁,任由皇帝胡闹!”

第240章 君臣过招

除了赵南星,高攀龙两人,其他几人都不太热衷于太过激烈的手段。

尤其这次还是针对同样为东林领袖的孙承宗!

叶向高见杨涟几人不说话,沉默一阵,看着赵南星道:“赵大人,打算如何做?”

赵南星面色冷峻,嗤声道:“辽东未清,内阁闲置,而今拥兵自重,肆意妄为,纵容皇上乱政,哪一条,都足够让他辞官归里了!”

几人神色都不太平静,谁都清楚赵南星的手段,多半不是口头上这么说。

当初他利用京察,将楚党,浙党等一网打尽,近乎全数赶出了朝堂,那可不是几本弹劾奏章可以做到的!

不过,而今的都察院掌握在杨涟的手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忍不住的看向杨涟。

杨涟也是一心做大事的人,可朝堂如深渊,一旦陷入就难以全心全力做事。他也明白赵南星话里的意思,也清楚众人目光的含义。

他脸色沉默,脸上再现那种忧愤之色,许久,抬头道:“都察院,我并不能完全控制住,如果走漏了风声,只怕会引来信王不喜。”

朱由检现在的地位越来越特别,东林党将他视为可以依靠的盟友,一直都是在全力帮扶。且朱由检很得朱栩“信任”,大部分政务都交由他来处理,凡是都会问一句“信王,你怎么看?”。

这让他在朝野上下,有着特别的地位与权势,任何人都疏忽不得。

赵南星沉着淡然,道:“我自有办法让信王帮我。”

众人都不是太同意,虽然不清楚皇帝的意图是什么,但顾秉谦刚刚被下狱,他们就针对孙承宗,显得太过急迫,失了分寸,容易惹起非议。

左光斗默然,这一次,东林党人都被排除在外,叶向高等人还好,毕竟有进入文昭阁的机会,但是他们这些人,确实一点好处都没有。

杨涟心底是反对这么激烈的做法,但他在朝堂,在都察院也不是一言九鼎,很多事情根本不能顺意。

在座的,能与赵南星相抗的,也唯有叶向高。

他看出了其他几人的心思,眉头皱了皱,道:“新皇年幼,我等责无旁贷,不过孙大人历经三朝,劳苦功高,不宜妄动。不若待他回京,一起商议一番如何?”

赵南星不同意,站起来,朗声道:“离新皇改元不过数月,正值多事之秋,岂可久待?我等立志匡扶社稷,整理天下,莫不是到了这最重要之时反而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焉能成大事,立不世功勋!”

东林党人,都是一群理想主义者,众人虽然都历经三朝,久经宦海,还是被赵南星说的热血澎湃,坐直了身体。

赵南星眼神冷光一闪,大步走了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

乾清宫的院子里,朱栩披着单衣,打着太极,听着不远处的曹化淳的汇报。

曹化淳手里拿着一本手札,一边看着一边道:

“皇上,赵南星已经在收集孙大人的罪证。”

“叶向高等人,应该是默许了。”

“都察院被说服了不少人,科道也都在准备。”

“信王府……王爷的态度,应该还在犹豫,两可。”

……

朱栩一边慢慢的打着,一边心里暗叹。

果然,人老成精,这些大臣们都不是好糊弄的,他有过河桥,他们也有翻墙梯,一切都不耽搁,他像似做了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