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225章

作者:官笙

“一个机会?”朱由检不明所以,疑惑的道。

朱栩刚要开口,刘时敏便出现在门口,道:“皇上,叶大人等人到了。”

朱栩点点头,道:“让他们等着,朕与皇兄叙话。”

刘时敏答应一声,转身走了几步,对着叶向高,赵南星四人道:“几位大人稍后,皇上正与信王叙话。”

叶向高自然无不可,笑着点头。

朱栩被刘时敏打断,又得重新组织一番,看着朱由检道:“皇兄,你辅政的地位不明,祖法不可循,是以,朕决定,在文昭阁单开一个房间,由你领着叶向高等人辅政,政务皆由你们处理。”

朱由检怔了怔,虽然朱栩说的貌似很有道理,但他总觉得很别扭,思来想去都不合理。

他也清楚,朱栩的决定他反抗不了,认真的理清思绪,道:“皇上,内阁乃是历朝辅政,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衙门……”

朱栩摆手,道:“这些朕都知道,难道皇兄还看不出,朕是要理清政务吗?内阁中书出了一个汪文言,胆敢到了行贿内阁的地步,你认为,叶向高等人真的就不知情?还是你认为,朕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朱由检被朱栩堵的一句话也说不出,这些他也清楚,东林党当初为了救熊廷弼,声势浩大,朝野谁又不知道。汪文言是什么人,他也很清楚。

但是,他还是不能赞同,另立内阁,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很。内阁是大明最为关键的要害,牵扯到方方面面,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废立的。

朱栩也明白,继续忽悠道:“朕也没有打算立即废掉内阁,政务,皇兄领着叶向高几人处理,待到合适的机会,再废而后立。”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压着心底的别扭,道:“皇上,此事事关重大,臣认为,应当廷议……”

朱栩暗自咂嘴,朱由检越来越不好糊弄了,身体坐直,脸色平淡,语气也有些生硬的道:“皇兄,如果廷议能够决定,朕就不会找你来商议了。”

朱由检见朱栩摆出皇帝气势来,也不由得矮了半截。

朱栩站起来,拿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背对着朱由检道:“皇兄在内阁也待了大半年,知道现在政务是什么样子,朕再不出手整理,只会越发败坏,再难收拾,时不我待啊。”

这句话直中朱由检要害,别的他可以不在意,但涉及到“国本”,他比朱栩还要紧张三分。

心里挣扎好一阵子,他站起来,看着朱栩,沉声道:“臣明白了,这就去见叶大学士等人。”

朱栩嘴一翘,朱由检倒是聪明,这么快就明白他的用意了。

转过身,他神色不动的道:“嗯,曹化淳,你陪着皇兄去,将内阁都原样搬过来,一应待遇如比照内阁。”

“遵旨。”

曹化淳答应一声,陪着朱由检转身向外面。

待朱由检走后,朱栩绷着的脸陡然松开,深吐一口气,脸上带笑。有了朱由检的劝说,这帮大人们哪怕真看出些什么,不同意也得同意。

果然,小半个时辰后,文昭阁,最右边的房间内,叶向高等人都恭敬的给朱栩行礼:“臣拜见皇上。”

朱栩背着手,以颇为煽动性的声音们看着叶向高几人道:“诸位大人,这里就是内阁,你们的工作与内阁完全一样,是朕的股肱之臣,大明的政务全都要交给你们,自此以后,信王就是内阁首辅,你们都是辅臣,辅佐朕理清朝政,中兴大明……”

叶向高等人都是宦海老臣,哪里是朱栩不入门的演讲可以打动,都是面色不动,微躬身的听着。

朱栩说了一阵,见没人应和,也觉得有些尴尬,不过终归是将这帮人给糊弄住了,又许诺了一番套话,朱栩才有些意犹未尽的离开。

朱栩回到文昭阁,没多久,傅昌宗出现在文昭阁内。

还不到中午,傅昌宗就神色倦怠,发迹隐有白发,看着朱栩,凝重道:“皇上,关于分设国税,地税,地方上反弹比较大,户部用了很多办法,还是难以行得通。”

朱栩喝着茶,笑着道:“不意外,舅舅,坐下说。”

傅昌宗依言坐下,道:“关于海关,我还没有跟信王谈,不过在福建,广东那边试探一下,也被各地抵制,哪怕有旨意,锦衣卫暗中协助,也没有多大成效。”

朱栩点头,思忖着道:“嗯,人手都安置好,派过去,先把钉子打好。”

第242章 贯彻皇帝的意志

户部的事情多杂乱,除了原本的,还有朱栩交待的。

朱栩交待的,近乎每一样都是难以完成,异常艰巨。倒不是户部不力,而是地方上的反弹太大,每一项命令下去,地方要么直接抗拒,要么阳奉阴违,一点成效都没有。

这个让傅昌宗心里很着急,一来,是自身的压力。二来,就是他担心,他看得出,朱栩的压力很大,他担心这种压力,会迫使朱栩去冒险。

一个皇帝冒险,后果绝对是无法估量的。

大明上下,能让朱栩放心说出心里谋划的,也唯有傅昌宗了。

他重点将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提出来,然后稍稍涉及到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

“摊丁入亩”是在“一条鞭法”上进一步发展而来,对一个王朝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傅昌宗这还是第一次听到朱栩这个想法,心里被狠狠的惊了一把。

官绅,自古以来是特殊的一个群体,是一个王朝的根基,任何人都不能轻易去动,谁也不敢!

“果然!”

傅昌宗脸色凝重,肃容道:“栩儿,这件事,你决不能碰!”

傅昌宗嘴里冒出久违的“栩儿”二字,显然是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

朱栩看着傅昌宗的神色,心里一叹。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不过连傅昌宗都这么说,他越发肯定了魏忠贤的重要性!

朱栩没有多说,只是给傅昌宗打个预防针,很快便转移到了催种番薯,玉米等抗旱作物的事情。

傅昌宗执掌户部,加上朱栩接连派出几个专为此事的巡抚,倒也是将播种的面积飞速扩大。

傅昌宗手里拿着一本手札,一边看一边道:“在洛阳城外,户部建立了一个大粮仓,已运进去差不多十万石米粮,每年都会增加二十万石。另外,陕西,山西也都在筹建,从各地购买,调集的粮食也都在运过去……”

朱栩一边听着一边点头,道:“存粮的地方要秘密,而且还要重兵看守,大仓里的粮食暂时都不得妄动。另外,户部要紧密的注意这个各地的灾情,要事先有预估,不能让地方拖到压不住了才知晓……”

傅昌宗点头,将朱栩的话挨个记下。

两人说了一个多时辰,周应秋,倪文焕,徐大化等人六部尚书,朱栩又挨个找来,大致的谈了一阵。

现在六部尚书都是朱栩的人,这些人全不是东林党亦或者清流正人,他们最关心的,只是朱栩这个皇帝的话,安排的事情能否做的让他满意,因此,朱栩的意志绕过内阁,贯彻的异常彻底。

接着,朱栩又将杨涟给召来了。

随着顾秉谦的倒台,朝堂上,俨然杨涟的分量,势力最大,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近乎所有的言官都唯他马首是瞻。

杨涟毕竟是朱栩的老师,朱栩非常的客气的请他坐下,然后才笑着道:“杨师,皇嫂之前找过朕,跟朕说了继续上课的事情,朕也打算复课,不知先生可有何想法?”

朱栩这个皇帝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而且动不动就不上朝,藏在深宫里不知道干什么。

杨涟心里憋了一肚子话,但听见朱栩这番话,还是强压下去,脸色和缓,思忖着道:“皇上,臣早有想过,现今国事繁杂,曾认为当补齐内阁辅臣,皇上也多有时间来上课读书,明辨圣贤之理……”

朱栩笑着颌首,一副先生说的有道理的模样。

这次,朱栩主要是想让杨涟的都察院分队巡视天下,打击腐败。待杨涟说了一阵子,朱栩便转移到正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