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570章

作者:官笙

除了朱由检,朱栩还有一道防火墙,那就是魏忠贤,这位天怒人怨,人人喊打,冷藏了他这么久,必要的时候还是需要他来发光发热。

曹化淳心神一震,躬身道:“遵旨!”

出了这件事,朱栩也没心思看奏本了,想了想,道:“去看看梅花吧。”说着就站起来,向侧门走去。

刘时敏连忙安排,不停的吩咐内监宫女。

寒冬未过,梅花尤盛。

朱栩背着手,看了一会儿,分外觉得无聊,在亭子里的长椅上坐下。

微闭着眼,人算不如天算,朱栩还在思索着这件事的影响,以及后续的一系列布置。

不知道是烦恼事太多,还是累了,他躺了一会儿就慢慢的睡着了。

魏忠贤很快就进了宫,在御花园外候着。刘时敏与曹化淳见皇帝睡着了,知道他最近很累,难得能睡着,都没有叫醒他。

魏忠贤不知道皇帝睡着,他就这么站在门外,不骄不躁,躬着身,安静无比的静等着。

朱由检回了内阁,将事情交代一番,然后说了自己“请假”后就出了内阁,出了宫,回了王府。

来宗道与张我续都一阵疑惑,现在百官进京,正是忙碌的时候,信王偏偏在这个时候“请假”?

联想到他之前是被皇帝叫去,两人心神暗凛,都紧闭嘴巴不敢多说半个字,更加勤勉的撑着内阁事务。

毕自严以及六部尚书同样忙的不可开交,随着各地官员进京,他们既要招待,也要挨个谈话,讲解朝廷的革新计划,争取支持,同时确保会议顺利开始,顺利结束,不能出任何的差错。

京城的官员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时刻,几乎没有谁能闲的下来。

阮大铖,孙之獬等人不停的串联,也在等着朝廷的解释。

围堵在黄承元府邸的人丝毫没有减少,叫骂声从早到晚,片刻不停。黄夫人依旧没有停下数落黄承元的嘴,从醒来到睡着的前一刻。

黄承元分外痛苦,也只能强撑着,等待朝廷了结这件事。

混乱繁杂,匆匆忙忙,将一切都掩盖住。

朱栩这一觉,一直睡到晌午才悠悠醒来,醒来才发现身上盖了厚厚的被子,身体还是有些发冷。

朱栩睁了睁眼,轻轻吐口气坐起来,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不远处的曹化淳走过来,道:“皇上,往常是用膳的时候了。”

朱栩双眼又睁了睁,揉了揉脸道:“魏忠贤人在哪里?”

“一直在门外候着。”曹化淳一边说着一边让人收走被褥。

朱栩定了定神,站起来活动了一会儿,道:“让他进来吧。”

“是。”曹化淳道。

魏忠贤等了半天,终于得到允许,他不知道皇帝是睡着了,一心忐忑的进了御花园。

“奴婢参见皇上。”魏忠贤恭恭敬敬的行礼,小心翼翼的打量着皇帝的脸色。

朱栩站在那,看着异常小心的魏忠贤,能猜到他的心思,背对着他,望着不远处的寒梅,淡淡道:“朕让你做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魏忠贤陪着万分小心,道:“回皇上,都已经准备好了,只要皇上下旨,东厂随时都能行事。”

朱栩望着寒梅,好一会儿才笑着道:“芙蕖虽好不如桂花,你准备准备,将证据物证都整理出来,朕会让人接收,今后,没有朕的允许,东厂不要出大动静。”

魏忠贤越发小心,抬头看了眼朱栩,谨慎的道:“皇上,可是奴婢有何过错?”

朱栩一笑,道:“不是,今后凡是都要名正言顺,大义在前,东厂和你的名声都不太好,日后要低调。”

魏忠贤还是不敢大意,小心的道:“遵旨,奴婢回去之后就准备,另外……信王似与掌兵之人有……”

朱栩猛的转身,目光冷漠的警告道:“你回去之后,写一份东厂的铁则,有些事情,东厂不能掺和!”不管是东厂还是锦衣卫,朱栩都不允许他们参与王室,党争,特别是夺嫡!

魏忠贤神色微变,慌忙道:“奴婢遵旨。”

朱栩眯了眯眼,语气淡漠的道:“让东厂都暂时隐下来,这段时间不要有大动作。你去一趟辽东,将注意力放在朝鲜,一些对大明不友好的人,想办法除去,一定要名正言顺,懂吗?”

魏忠贤这才稍微安心,皇帝并没有对他疑心,恭恭敬敬的道:“奴婢明白,奴婢会尽快处理好京城的事情,赶赴辽东,不负皇上信任。”

朱栩颌首,道:“嗯,再给朕盯着鲍承先,孟乔芳两人,待辽东稳定了,找个机会,朕要处理了他们。”

“遵旨。”魏忠贤越发放心,皇帝有这么多事需要他做,肯定不是起了疑心。

朱栩又问了一会儿,便打发他走了,看着他的背影,朱栩微微眯眼。

既然不能由内阁来做,就只能由刑部动手了。只是查处各地知府知县,整顿基层官吏还好说,涉及到田亩改革,刑部亦或者六部就没有资格,还是需要内阁的大义。

一般的首辅分量不够,压不住群臣,真是要激起地主阶层的强烈反弹,这样的首辅肯定镇不住场面,若是再换首辅,不说朝局会越来越乱,改革肯定会被严重影响!

信王,给朱栩出了一道大难题!

第546章 奇技淫巧

信王被“拘禁”,在京城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一来并没有几个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二来他一直是空头首辅,知晓内情的人有事也不会找他。

有来宗道与张我续的“糊弄”,内阁安静如常,没有任何意外。

一连两天,除了云南,甘肃等地实在偏远,其他地方的巡抚,总督等都陆陆续续的进京,有的安排在驿站,有的被安排在鸿胪寺。

这么大规模的议事,明朝已经很多年没有过。

毕自严与六部尚书,靖王等人不停的接待、宴请进京的封疆大吏。除了从京城出去的,在地方调任,升迁的巡抚,总督等对朝廷的态度很大一部分还停留在天启以前。

若是遇到事情,站在“理”的高度,可以与六部尚书,甚至毕自严这个帝师面对面的抬杠,拍桌子大吼大叫,毫不屈服。

就好比王三善,若不是“有求”于朝廷,哪怕对近年朝廷的革新很是欣慰,遇到事情,只要占到“理”也完全能与朝廷大员“就事论事”的争论一番。

毕自严等人对待这些人自是万分的头疼,要费尽心思的去劝说,理解朝廷的初衷以及对未来的筹划。

离的京城越远,朝廷的革新影响力就越弱,他们对待朝廷的敬畏之心也就越低。

毕自严时常被激怒,若非涵养足够,早就破口大骂。

可京城的风气早就与五六年前不同,当今皇帝雷厉风行,法度严酷,莫不是东林党后辙血迹就没人看见吗?!

宫里的朱栩没有见几个人,大部分巡抚总督都被挡在宫门外,偌大的皇宫如同一个堡垒,一般人进不去。

于是皇帝在这些大臣眼中,就越发显得高不可攀,神秘莫测。

一连过了两天,朱栩在宫里终于将中央朝廷的架构,地方衙门的组织被整合完备,心底有数,自是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