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574章

作者:官笙

不过围观的人更多,经历了太多次,有很多人学聪明,远远的观望,打死不沾分毫。

与此行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越发安静的皇宫,针插不进,水泼不入的皇城,就如铁桶一般,丝毫消息都没有透露出来。

没有人知道皇帝的心思,也不清楚朝廷要怎么处置。

在慈宁宫里被张太后唠叨半晌的朱栩,总算被释放,回到御书房,依旧是百无聊赖。

近来的奏本要么是哭穷,求帮助;要么就是弹劾,争权夺利。朱栩的注意力都在政改上,这样的奏本根本没兴趣看,枯坐了一阵便回鱼藻宫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朱栩还赖床,已经起床的李解语走过来,轻声道:“皇上,毕大人在景阳宫偏殿求见。”

越累起床气就越重,朱栩艰难的挣扎了一会儿,有些无神的起床洗漱,然后来到偏殿。

“毕师坐。”朱栩在软塌上坐下,让人给毕自严搬来凳子。

毕自严也习惯了皇帝的亲和,谢恩后坐下,手里拿着奏本,道:“皇上,臣与六部以及各位巡抚,总督商议过,政议定在三天后。”

朱栩手里端着清粥,颌首道:“嗯,可以。”

毕自严见朱栩在听,便继续道:“皇上,文昭阁有些小,且此次政议非常重要,臣建议开廷议,以示威严。”

朱栩神色微动,拿着勺子的手顿了下,旋即看着他道:“这个提的好,三日后开廷议。”

这些毕自严相信皇帝都会同意,下面的,不由脸上有些迟疑。

朱栩三两口喝完,擦了擦嘴,看着毕自严笑道:“毕师这是有什么为难?”

毕自严看着朱栩,犹豫着道:“皇上,西南几省巡抚都希望朝廷再减税,尤其上缴朝廷的份额。还有就是希望税务交给他们,士绅纳税,重划土地他们都表示在这个时候不宜推行,会激起更多民变。”

朱栩准备正式设立税务总局,分地税国税,国税包括商税,税粮,盐税等大税种,其他小的划给地税,交由地方收取。这显然与地方官员的利益相冲,他们表示反对也属正常。

至于士绅纳税,重划土地,这是朱栩打算在西南做试验,印一个模子,以便推行天下。不过这些人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这种做法在西南来说的确是犹如火上浇油,会激起更多的“贼寇四起”。

不过要是不现在刮骨疗伤,待过几年就会更难!

朱栩面色不动,道:“这个没得商量。”

毕自严早猜到了,又道:“浙江,江苏几省也对政改提及很多想法,主要就是削减税收,包括商税,海关,海贸,尤其是补缴欠粮,希望朝廷能够免除。”

朱栩冷端起桌上的茶,淡淡的道:“还有吗?”

毕自严稍作沉吟,道:“其他都没有什么,臣能处理好,只是这几位巡抚的态度比较坚定,臣说服不了。”

朱栩站起来,从窗户眺望宫外,冷哼一声道:“毕师去准备吧,朕是该见见这些封疆大吏,看看他们是不是已经变成土皇帝,不认朕这个大皇帝了……”

毕自严神色微动,尽管心里强力控制自己不要再说话,可还是忍不住的道:“皇上,这个时候,以谨慎为要。”

朱栩眉头一挑,他以往的履历这么不值得信任吗?

毕自严是怕朱栩再搞突然袭击,他要是措手不及会出大乱子。现在群臣看似平静,谁都知道只是表面。要是这次的廷议失败,不止是皇帝威严受损,朝廷威望也将受到打击,对于进行多年的政改更将重创到难以收拾!

朱栩自是从容,又与毕自严商讨了一阵,他就让人传旨召集西南几省的巡抚进宫。

这还是皇帝第一次正式召见各省巡抚进宫,很是引起了一番震动。

四川巡抚周维京,甘肃巡抚樊一蘅,贵州巡抚王三善,陕西巡抚李邦华等接到旨意,就迅速整理好,聚集在一起,向着皇宫走去。

其他省的巡抚都在围观,整个大明都知道皇帝尤其重视西南,这六省巡抚一起过去,所图非小!

“臣等参见皇上!”

御书房内,樊一蘅等人躬身行礼。

朱栩扫了眼,淡淡道:“都平身吧,刚才毕师来跟朕说,你们对政改有颇多意见?”

六人对视一眼,在西南最久的周维京抬手道:“回皇上,西南灾情连绵不绝,百姓食不果腹,盗寇四起,臣等希望朝廷能够考虑西南六省实际,缓推新政……”

朱栩看出来了,这六人算是结了盟,神色平淡的道:“缓推?你们要怎么缓推?”

显然他们私底下都已经商议过了,周维京驾轻就熟的道:“回皇上,关于粮税,臣请减免,增加赈灾粮银,以安西南百姓之心……”

啪!

突然间,朱栩一拍桌子,沉着脸喝道:“崇祯二年内帑就空了,这几年西南六省赈灾银粮不下八百万,粮食不下五百万石,这些银子,钱粮哪里来的?都来自江南各地!你们吵嚷着要减税,要免粮,江南各省怎么办?朕收取他们的重税补贴给你们?他们要求减税,朕该不该答应?要是减税了,哪来的银粮给你们……”

六人脸色微变,慌忙跪地:“臣等有罪!”

朱栩瞪着双眼,不耐烦的摆手,道:“少给朕来这套,说事情怎么办?江苏,浙江等省巡抚都在嚷着要求减税,免粮,你们西南有一半是免税的,他们要求也合理,你们告诉朕,现在该怎么办?”

六人跪在那,稍稍抬头,相互对视,都面露难色。

他们心中很清楚,朝廷对西南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从未有过的赈灾,免税力度,国库的情况他们清楚,不可能年年耗费大量的钱粮给西南赈灾,尤其是这灾情还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

朱栩见他们不说话,冷着脸道:“都起来说话,你们是六省巡抚,是封疆大吏,不是来给朕出难题的,说办法!”

六人战战兢兢的站起来,又对视了一会儿,都有些束手无策。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他们能力再强,地里种不出东西,填不饱百姓肚子,还是一样!

过了一会儿,樊一蘅斟酌话语道:“皇上,钱粮之事,臣等会尽力想办法,只是士绅纳税,重划田亩,臣请待灾情好转再推行,现在百姓都如热锅上的蚂蚁,不能再有所折腾……”

朱栩猛的又一拍桌子,怒道:“胡说八道!西南诸省有大量的空地,荒地,废地,外加朝廷所有,以前宗室的田亩,超过一万顷,怎么就不能重新划分?这是给百姓的田亩,谁要折腾他们了?什么时候起士绅不纳税的?太祖的祖制荒废了这么多年,是什么人的责任?朕不要他们补缴就已经宽大,难不成你们还要代他们抗旨不成!”

“臣有罪!”六个人神色大变,慌忙再次跪下。目光都闪烁着,心怀忐忑。

在他们看来,皇帝分明是执意完成政改,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打动的。

朱栩现在是与时间赛跑,自然不会给他们拒绝,甚至是拖延的机会,继续挥动着大棒,呵斥道:“朕看你们都是昏了头!现在立刻回去写一份关于‘新政’的心得体会,一定要写的有理有据,深刻,如果写不好,你们这巡抚也别当了,朕找能做事的来,我大明朝廷上下,不需要昏官庸吏,更不许碌碌无为,夸夸其谈!”

六人都是面角微抽,一口气堵在胸口,怎么也出不来。

在天启以前,便是现在,为了“正道”顶撞皇帝,忤逆朝廷都不算什么,这是一件荣耀,哪怕身死也是“殉道”,可要是带着“昏官庸吏”的帽子被罢免,那就是天下的笑话,是他们一辈子的污点,家族的污点,乡邻的污点,史书上的污点!

万不能接受!

“臣遵旨!”六人暗自咬牙,不敢再争辩半句,生怕皇帝直接罢免了他们。

以皇帝的威信,以朝廷对西南六省的投入,他们要是被罢免,吐沫星子都能淹死他们。

六人走了,朱栩淡定的喝茶,晃了晃肩膀,而后道:“传蒋德璟,钱龙锡,黄立极。”

这三人分别是山东,江苏,浙江的巡抚。

黄立极等三人都是文昭阁,朱由检的旧人,不过朱由检向来“喜新厌旧”,厌恶这三人,他们三人对信王也是心底不屑,面上不冷不热。

他们看着离开的樊一蘅,周维京等人的一脸苦色,纷纷暗自心惊,皇帝跟他们说了什么,让他们呈现这副表情。

他们三人对视一眼,都带着一丝不安进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