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604章

作者:官笙

孙传庭会意,思索着道:“皇上,辽东各地,现在有民近两百万,我汉人占多数,主要分布在沈阳四周。去年以来的移民,臣都安排在朝鲜一侧,若是黄太吉与科尔沁合兵而来,锦衣卫,大篮子都可提早查知,能够早作防备。辽东无险可守,骑兵来去自如,臣无力阻挡。不过,若是来三万,臣能留一万,伤五千。来五万,臣能留两万,伤八千,来十万,臣能留三万,伤两万。来一次,三年内,绝无第二次!”

朱栩眉头皱了皱,他不喜欢这种感觉,主动权完全在别人手里。不过也不算是太被动,黄太吉经受不起这样的损失。

“关于内部,还是要继续清理,不能给黄太吉里应外合的机会。”朱栩沉思着,道:“孟乔芳,鲍承先等不能再留了,找个理由除掉吧。”

这个孙传庭没有意见,反骨之人都不应该有好下场。他抬头看着朱栩,神色异样的道:“皇上,关于对蒙古各部的策略,臣有些不同的看法。”

朱栩微怔,笑着道:“说说看。”

孙传庭抬头看着朱栩,语气沉着的道:“皇上,臣认为察哈尔已经不足扶持,应当放弃,转而支持科尔沁。”

“支持科尔沁?”

朱栩双眼眯起,语气带着一丝疑惑。

“没错。”孙传庭道:“科尔沁与黄太吉关系密切,建奴与蒙古各部落恩怨极深,若是我朝册封科尔沁为蒙古大汗,不仅能让科尔沁野心膨胀,更能草原各部落担忧科尔沁,站在察哈尔一边,均衡草原势力。同时还能离间科尔沁与建奴。”

朱栩明白了孙传庭的意思了,这是要将科尔沁的架在火上烤,成为草原公敌,迫使草原各部落联合起来应对科尔沁。可也不是没有坏处,给了科尔沁大义,要是他们乘机壮大,到了不能阻止的时候,明朝已经失去了干涉的大义。

“这是一把双刃剑。”朱栩看着孙传庭,语气放缓地说道。

孙传庭自然知晓,这可以让科尔沁成为众矢之的,也是让科尔沁如虎添翼,一个不好,真的会成全科尔沁与黄太吉。他道:“皇上,林丹汗是扶不起的阿斗,朝廷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这一策虽然冒险,可也会不断消耗草原的力量,有我朝的暗中相助,科尔沁想要坐大也没那么容易,能拖个三五年,我朝局面大改,骑兵可大用,就无需再顾忌了。”

“大改没有,会越来越糟糕……”

朱栩心里叹了口气,不过孙传庭另一句说的没错,有个三五年,骑兵也该可堪一战了。

第571章 一路向北

孙传庭的话给了朱栩另一个想法,沉吟一阵,道:“嗯,这件事朕会与内阁,兵部再商议一番。关于政改,你怎么看?”

孙传庭没有犹豫,直接道:“皇上,臣认为当速决!”

“速决?”朱栩神色微动,道:“具体说。”

孙传庭道:“皇上,政改乃是万世大计,不能拖延,需展示朝廷的坚定决心,若是拖的久了,不止百官会产生疑虑,心思动摇,天下的臣民也会对政改不信任,增加执行的阻力。所以,臣认为,这个时候,需要皇上向天下展示坚若磐石的决心!”

“果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朱栩心里轻叹,这政改一拖再拖,他就是希望能够尽量的完善,倒是忽略了这个层面,颌首道:“嗯,朕已经让内阁明日文昭阁开议,后天开廷议,将政改定下来,让诸位巡抚,总督离京。”

孙传庭听得出,皇帝对这次政改不太满意,想了想,道:“皇上,政改不周全,日后慢慢可修补,无需急在一时。南下的时候,也可乘机抓住把柄,严厉训斥,加深政改的力度。”

朱栩心里摇了摇头,第一次政改如果不能完美,日后就更难了,他算是明白那句“治大国如烹小鲜”了,凡是都急不得,需要慢慢来。

这句话朱栩没有说出口,否则会对朝臣有所打击,跳过这个话题,他开始询问辽东的具体情况。

孙传庭在辽东已经几个月,情况都熟悉的很,一五一十的当面奏报。

傍晚,布木布泰与海兰珠,在御花园里慢慢的走着,两人身后跟着一群宫娥内监。

这是朱栩见过海兰珠后,给她们的特权。

布木布泰虽然看着御花园里琳琅满目的假山,稀珍花木,心里还在思索着今天的事情。

她搞不清楚明朝皇帝究竟在想什么,想要什么,或许天下人都不知道。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从来都是超过所有人的预料的,总是那么的料事预先,眼光长远的无人可及。

她还记得,大汗曾经说过“明朝皇帝,藏大智于胸,不漏分毫,天下莫之能比”。

布木布泰本来不信,这次来还以为可以试探出些什么,却没有想到,她连明朝皇帝的面都没有见到。这要是想完成黄太吉交代的事,只怕难于登天。

海兰珠倒是很欣喜,面目新奇的在御花园里看来看去,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

布木布泰心底有着不服气,没有什么心思观看美景,一直蹙着眉头跟着海兰珠。

宫里的一举一动自然都瞒不过朱栩,听到奏报也只是淡淡一笑,继续忙着。

明日文昭阁的阁议他虽然不会去,可还是要把握着一举一动。他手里看着的,正是毕自严送来的议程条目。

除了税务之外,田亩,户籍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朱栩本想尽快重新丈量田亩,可朝廷,哪怕是毕自严等人都觉得操之过急,希望慢慢来,只能放宽到“三至五年内完成”。

关于重登户籍,核算大明人口,反对声也比较大,最主要的担忧就是会再次得罪士绅,引起更大的反弹。

朱栩知道是他心急,耐着心与大臣们周旋。

刘时敏从外面进来,在朱栩的空隙,递上一个本子,道:“皇上,这是明日的日程。”

朱栩接过来看了眼,与往常也别无二致,想了想道:“空出半个时辰来,朕要见一见徐光启。”他现在最关心的就是大炮了,毕竟这个时候“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

刘时敏仔细斟酌了一会儿,道:“是,奴婢明天派人通知徐侍郎。”

朱栩点了点头,又道:“今晚去鱼藻宫过夜。”虽然后宫只有一个女人,朱栩也不是夜夜都去的。

曹化淳应了一声,派人去通知。

很快就要进入四月份,寒气未去,天却渐渐要热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得了旨意的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各省巡抚,总督都陆续进入文昭阁,准备开始今天的阁议。

谁都清楚,暂停了这么久的政改,要进入下一阶段,因此气氛显得格外的凝肃。

毕自严与孙承宗坐在最前面,环顾一圈,一百多人,他神色严肃,也不给众人讨论的机会,直接道:“该商议的,讨论的,已经很久了,今天我们不做任何讨论,直接表决,以多数胜少数,诸位以为如何?”

他的话音一落,孙承宗就道:“最好不过。”

“下官赞同。”来宗道道。

“下官赞同。”傅昌宗道。

“下官赞同。”周应秋道。

“下官赞同。”徐大化道。

“下官赞同。”沈珣道。

“下官赞同。”袁可立道。

随着内阁,六部尚书齐刷刷的赞同,让一干巡抚总督都是脸色微变,不由得对视。

这表示朝廷已经达成了一致,不容他们反驳了,更何况,背后的皇帝肯定是站在朝廷一边的!

“下官赞同。”河南巡抚赵晗道。

“下官赞同。”山东巡抚黄立极道。

“下官赞同。”山西巡抚张瑞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