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917章

作者:官笙

“杨师请说。”朱栩手一伸,笑着道。

杨涟看着朱栩,全身都在发抖,道:“皇上为何如此痛恨我们东林人,难道仅仅是因为党争吗?”

朱栩重新背起身,面带好奇的道:“难道不够吗?历朝历代因党争亡国的还少吗?杨师读了那么多书,难道认为只要是所谓的‘直人’,‘正人’党争就是对国家有福?”

“为什么不能?”杨涟看着朱栩,沉声道:“我东林每一个人都是傲骨铮铮,一心为我大明,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中兴大明指日可待!”

朱栩眨了眨眼,这位到现在还是没有想明白吗?

余光扫了眼四周,稍作沉吟,朱栩道:“那你们当初也众正盈朝了,结果怎么样?最大的功绩应该就是造就了阉党吧?辽东因为你们的党争,死了多少总督?多少总兵?多少将士?丢失了多少国土?朝局有半点的改善吗?为了一个吏科给事中,阮大铖投靠了魏忠贤,这就是你们的傲骨铮铮?”

阉党,东林两党的党争并不止在朝廷,还延及到大明每一个角落,其中辽东是重灾区,被杀的,战死的巡抚,经略,总督不知凡几。

这些都是事实,辩驳不了什么,但杨涟自有他的一番认为与想法,目光直直的看着朱栩道:“那是因为没有明君在堂!若是先皇有皇上的雄才伟略,哪里会有阉贼窜起?若是皇上与我东林齐心协力,任何事情都易如反掌,皇上又何须现在劳心劳力,还要亲自巡视天下……”

听到这里,朱栩顿时笑了,道:“那朕的新政,你有哪一条是同意,说来朕听听?”

杨涟张嘴欲言又被卡在喉咙里,确实,现在的“新政”他大部分都不赞同。他认为,皇帝一步步的在毁坏大明的根基,对天下士绅动手,这是最后一步!若是他在朝,断然不会允许的!

朱栩转头看向吴有为,道:“你现在还在通政使司吧?给朕拟好旨意送去内阁。”说完,转身就走。这杨涟是救不了了,指望他或者他们转变态度是不可能的。

“遵旨!”吴有为连忙道。

曹化淳瞥了眼杨涟,跟在朱栩身后。

张问达一颗心算是落了地,带着一群人簇拥着朱栩走出大牢。

吴有为最是开心的,给杨涟作了个揖,慌忙又追上朱栩,在朱栩走出刑部的时候,他看着朱栩的侧脸,很是谨慎的道:“皇上,若是赦免了杨大人,该如何安置?”

朱栩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他。

这一点他倒是忘了,以杨涟这个级别,若是赦免了,即便不能立刻复起,日后也会有的是人举荐,一定会不胜其烦。或者说出于让“新政”更为顺利一点,内阁都会愿意让杨涟复起,给天下士林一颗定心丸,以减少阻力。

朱栩神色不变,淡淡道:“你认为该如何安排?”

吴有为心里早有计划,闻言故作迟疑了一会儿,道:“皇上,杨大人原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按照惯例,他应该升任吏部尚书。”

朱栩“唔”了声,道:“他是罪臣之身,当初他是在锦衣卫里认了罪的,刚赦免就升任吏部尚书,你觉得合适吗?”

“你还在乎这个吗?”吴有为在肚子里腹诽一句,面上再做迟疑的道:“那,臣认为督政院院正较为合适,靖王已加封东阁大学士,督政院院正一直空缺,臣认为杨大人正好合适。”

督政院的前身就是都察院,这也算官复原职。

朱栩心里暗笑,这吴有为的备案还不少,稍作沉吟,道:“内阁辅臣兼任督政院院正这是定制。”

定制,就是确定的行政体制,不可更改!

吴有为悄悄瞥了眼朱栩,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出最后一个选项,道:“皇上,以杨大人的资历,一般的官职不能任,臣认为明年的科举主考官倒是一个合适的位置。”

朱栩目露一丝异色的看着吴有为,这家伙还真不能小看,这几个位置还真是好,一般人根本想不出。

“看来一个小小的使者是屈才了,一个殖民总督倒是合适啊……”

朱栩对这个吴有为起了惜才之心,点点头道:“你的提议都还不错,朕会考虑的。”

第834章 更进一步

吴有为听着朱栩的话,虽然表情平静,心里却颇为振奋。

一面高兴一面又嗤笑朱栩的昏庸,跟着朱栩出了刑部,刚要转弯,就听到一阵吵闹声,此起彼伏。

朱栩转身看去,只见不远处是一群皇家政院士子模样的生员,围堵在通政使司大门前,大声吵闹着,足足有数十人。

朱栩看向吴有为,道:“这是怎么回事?”

吴有为是通政使司右通政,这些他自然知道,犹豫了下,道:“回皇上,这些都是皇家政院的士子,根据吏部今年的安排,不论是已经结业,还是今年刚结业的,全部都会被调派出京。这在皇家政院引起不小的震动,他们都是写好奏本,要求通政使司上通内阁,代为陈情的。”

朱栩眉头微动,道:“你刚才说‘全部’?不是只有往年的调出去,今年结业的都安排在京吗?”

吴有为嘴角微动又一闪而逝,躬着身道:“臣也不知,只是有风声出来,毕阁老有意将所有皇家政院士子都外调出京,以平息京城内的官场乱象。”

这个朱栩还真不知道,转头看向另一侧的曹化淳。

曹化淳上前一步,道:“奴婢也不知,内阁已经接掌吏部,若是有什么计划,应该会很快上呈,现在……估计还没有定案。”

朱栩微微点头,心里也大概了然,这个风声应该是真的,这么做也有毕自严等人的考虑,不算稀奇。

皇帝,内阁,六部,如果政念不和,或者步调不一致,对这个国家影响太大,朱栩早就有所觉,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削弱六部,集权内阁的原因,待他明年入主内阁,这些麻烦事就不会再有了——朝廷的意志统一,政令、步调一致!

“你们是怎么做的?”朱栩心里转悠着,又看向吴有为道。

吴有为满脸的“公事公办”,道:“臣已经将奏本整理好,写上简略,今天晚些时候就会送入内阁。”

朱栩点点头,道:“嗯,做的不错,去吧,安抚好,这些都是我大明未来的栋梁,不能伤了他们的心。”

“你还会在意这个?你伤的还少吗?”

吴有为心里冷笑,面上从容,抬着手道:“臣遵旨,臣告退。”说着就后退几步,转身向通政使司走去。

曹化淳看着吴有为离开,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就这样绕过他吗?”在他看来,这完全不像朱栩的做派。

朱栩笑了笑,背起手,转身向皇宫方向走去。

他没有多说什么,那是因为——他是大明皇帝!一些人,一些事已经不在他眼里,只是偶尔感兴趣了才逗弄一番,现在整个大明,还有什么人能够威胁到他?让他忌惮?

没有!完全没有!

大权在握,整个大明都会因为他的一句话抖上三抖,何况是一个不起眼的从四品的小官员!

曹化淳不明白归不明白,还在跟在朱栩身后,穿过几道门,转进入午门,直进内廷。

走着走着,朱栩突然心里一动,道:“传旨给内阁,通政使司并入内阁,衙门依旧放在宫外。”

曹化淳跟着,道:“遵旨。”

朱栩看着两边的雪景,慢慢悠悠的走回宫。

在朱栩回景阳宫的时候,吏部侍郎吕大器正在内阁进行汇报。

周应秋“另调他用”后,一直都是吕大器在主持吏部事宜,奏报的就是关于今年全国官员的考核,升迁,除调等等。

毕自严看着一连串的名单,微微点头,吕大器倒是还听他的话,一些他看好的人都到了一些位置上。除了京城,京外的也有不少调动,不过都是各省巡抚衙门以下。

各地的知府,知县,依照毕自严的计划,在这几年都将轮调,调离他们待了超过三年以上的地方,以减弱他们与地方士绅的勾结,利于“新政”推动,减少阻力。

最后是关于皇家政院的今年毕业生员的名单,今年毕业的超过三百人,已经全部拟定调往京外,加上京中原本的两百多,总数可能在六百以上,他们将充斥在大明的每一个角落里!

吕大器见毕自严看到最后也没有说一句话,抬着手道:“毕阁老,周尚书在离开前曾交代下官,关于皇家政院事宜一定要慎重,您看,是否要请示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