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琅骑竹马
八百一十二 江东将起波澜
二人之间的纵论天下,直到当天的日落时方结束。
周瑜与鲁肃二人都收获颇丰,酒喝的也很开心,通过谈论,对天下大势也解析的十分清晰明了,许多看法上也观点颇同,尽兴而归。
走到归路时,又一次顿足凝视湖面,愣愣出神。
“公瑾?公瑾?”鲁肃在一旁唤道。
“说起来提及此地,我倒是想到了楚汉争霸时,西楚霸王麾下的一名谋臣。”周瑜突然心头一动。
“哦?”
说到此处,鲁肃已猜到周瑜要说的谁,带着肯定的语气问道“公瑾刚才想到的莫非便是范增?”
周瑜点头笑道“不错,正是此公。”
他刚才灵光一闪所想到的人,确实正是范增。
说来也巧,范增,同样也是居巢人。
《史记·项羽本纪》上也有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
范增是楚汉时期的人物,正是大汉开国之时,而现在则是汉之末代,大汉将要终结之时。
周瑜在这个时候说忽然想起范增,这走神不算是天马行空、胡思乱行,而正是感怀天下的走神。
另还有一层,则涉及他们将要投奔的人——孙策。
孙策此时已有“小霸王”之称,前有楚霸王项羽,今有小霸王孙策。两人都是勇力过人、武艺超群,都是天生的战阵高手,更都是同崛起于江东。他们的武力,他们的性格,他们的称号,甚至他们起步的命运与经历,都是何其地相似。
大汉开国之时江东有位楚霸王,大汉将要终结时,江东则出了位小霸王。两位霸王是否会有同样的命运与终结,孙策是否会走上项羽的老路,他们是否都争不过这大世。
鲁肃想到这几点问题时,不禁有着满满的忧虑。
孙策这位小霸王,他自此都未曾谋过一面,一切都是听凭周瑜的转述。他相信周瑜的选择,相信周瑜的眼光,而且两人间有着深厚的友情,所以他选择无条件地信任与跟随周瑜。
可此时周瑜却忽然提起范增来,由此联想到项羽与孙策这两位霸王,鲁肃一时也不解周瑜究是何意。
挖深想下去,由范增联想到项羽,再由项羽联想到孙策,却倒是不曾想让鲁肃生了忧虑,起了些误会。
周瑜微微动身,心中苦笑罢,他含笑安慰鲁肃道“子敬放心,伯符决非楚霸王。我与他相交多年,岂能不知?他性度阔达,知人善用,更能广取良策,决不是位听不进建议的霸王!”
伯符,便是孙策的字。周瑜与孙策乃至交好友,一向是互称表字。且周瑜这时还未正式投奔孙策,两人的关系还是兄弟情分,并无上下主臣之分。
鲁肃听得周瑜解释,心中忧虑尽去,笑道“我自然是信公瑾的。”
周瑜听得鲁肃的话,也是心中松了口气,却还是又道“我想到范增,只是忽尔想起,并无他意!”
说罢瞭望了巢湖一眼,长舒口气,有些感叹地道“其实自古成王败寇,若范增能助项羽最终成就了天下霸业,楚代汉延续了这四百年基业,那么今时今日,范增的声名恐能比肩于姜太公!”
姜子牙八十而挂帅,范增七十而出山。一个被武王尊为“尚父”,一个被霸王尊为“亚父”。这两个老来才建功业的人物,也是十分地相似。
区别只是在于,姜太公助周武王伐纣成功,兴周八百年;而范夫子则没劝得楚霸王言听计从,楚国只兴了几年便被刘邦这无赖覆灭。
如果范增真能助楚而成,那就活脱脱另一个太公式的人物,如何不能直追而比肩。
关键就还在那四个字,“成王败寇”。成是王败是寇,成就了帝王业,成就了正统,就是占了很大的名份。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失败者就要做好被泼污水的准备。
鲁肃听得周瑜的这番言论,不禁眉头微皱,觉着周瑜把范增看得过高了。但再又想想,却又找不到什么反驳点。
“成王败寇”这四字实在是让人无可反驳,即便范增的本事未必有姜太公那么大,但范增若真的助楚而成,经过胜利者书写的史书粉饰,名声确实可以直追。
“史笔如钩”这几个字,真正的仁人智士都是不会轻信的。
所以,鲁肃皱了眉头又舒展,点头同意道“公瑾说得是!”又感叹道“可惜,范增未能成为另一位太公!”
“是啊。”
周瑜点了点头,嘴角却是微微勾起弧度。
伯符有不下于昔日霸王之力,某自信也不弱于人。
更为重要的是,伯符对我言听计从,却是较之于范增,更为的幸运不少。
对于如今孙策的情况,周瑜知道的多一些,因为二人常有通信。
孙策此时虽逼走了扬州牧刘繇,且一直占着上风,压着刘繇打,但却还未能全灭刘繇。
刘繇现在已退往豫章,正欲向曹操、刘表求救。
这是孙策最近一封来信所言,信中还特别提及一人。
此人名太史慈,字子义,乃东莱黄县人,是刘繇的部下,与刘繇是同郡。虽是敌对关系,孙策信中对太史慈却是大加赞赏。说太史慈弓马娴熟,武艺精强,且豪胆勇毅。
与太史慈相遇那一日,孙策亲自带人侦察刘繇营盘,正遇太史慈也出营侦视。孙策这方连他在内共有十四骑,还有他父亲孙坚的旧将韩当、黄盖等人在内,皆是勇猛之辈,而太史慈只带了一员曲阿小将。
十四对二,太史慈非但不惧,反单骑策马来战。
孙策也单骑出迎,两人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
最后,孙策抢了太史慈背上的一支短戟,而太史慈则抢了孙策的兜鍪,也即是头盔,仍是个不分胜负的局面。
书信的最后孙策还十分叹惜,太史慈不是他的部下,极欲招览,爱才之心油然可见。
“呵呵,子敬,可愿意与某一同,去见识一下某之兄长?”
心思流转,周瑜转头看着鲁肃,认真地道“当然了,如果我们也不能够成功,开创一番盛世大业,占据正统的名分,那么,我们将来也会遭后人所诟,声名不显,甚至被恶意歪曲!”
鲁肃听得这话,却反而胸膛一挺,头颅也更高昂了一些,语气虽平淡,却带着无畏地道“男儿当世,既立此雄心大志,又何惧史笔如钩?只要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便以足慰平生!”
两人相视对望一眼,不禁放声而笑。风吹过,湖面波浪生。
二人的心情,也犹如此时的天空一般敞快。
平静、空阔,湖面倒映着更加广阔的天空,碧空如洗,装点着几许悠悠白云。实在是悠然自得、云淡风轻,还有惬意与舒爽,以及淡淡的喜悦。
比起历史上的鲁肃,这一世,鲁肃出山,早了数年。
江东的发展,冥冥之中,似乎也发生了改变。
八百一十三 司隶攻伐战火燃
不得不说,有时候,这世间的事物,真的是世事无常。
就好比,以现在的形势而言,谁能想到袁氏兄弟会反目成仇,谁能想到群雄争战的结果会是孙曹刘三分天下,和四世三公的袁氏,并没有半毛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