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苍雨青岚
“汝来何事?”
李肃向董卓说道:“启禀丞相,昨日天子大病初愈,发觉自己才疏德薄,不能担那治理天下之重担,故召集文武,商议禅位让与丞相之事,因此下官前来向丞相传天子之诏。”
董卓一听,顿时激动的从位子上站了起来,他起身前刚刚与那貂蝉行了一番好事,此时又闻自己马上就要登上那九五之位,顿时整个人飘飘欲仙,当下董卓马上传令道:
“速速摆起车马,本相要回长安!”
在董卓的连番催促下,三千飞熊军马上收拾齐整,簇拥着董卓一众返回长安。
此时在长安的一处府苑内,严政坐在桌案前,看着自己手上的几条信函,他将其中一条拿起,递给身后的锦衣卫,说道:
“将此信函传与杨千户。”
“遵命。”
不久,在长安城中的另一处府苑内,杨林便收到了那来自严政的信函,杨林看完,将那信函拿与了身旁的贾诩。
此时贾诩背着手看着院子外的天空,他接过杨林的信函之后,略微看了一眼,便将其丢到身后房间内的火炉之中。
杨林诧异道:“先生,这王允与吕布暗中联合之事,不需要通知那郎中令么?”
贾诩微微一笑,说:“怕是郎中令早就知道此事了,你以为这长安城中只有你们在暗中监控王允么?”
杨林眉头紧锁,疑问道:“那照先生如此所说,看来王允此计必不能成了?”
贾诩微微摇了摇头,说:“杨千户,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事在人为,但是也有很多事,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
杨林凝眉思索着刚刚贾诩话里的含义,却不想那贾诩已经走了出去,杨林问道:
“先生去哪里?”
贾诩头也不回,一边向前走一边说道:“郎中令的消息怕是不全,毕竟是老朋友,我去提点他两句。”
片刻之后,贾诩来到了李儒的府上。
下人通报之后,李儒的侄子亲自到府门前相迎,将贾诩引到后堂,此时李儒正躺在床上,一副疲惫之色。
见贾诩到了,李儒微微睁开眼,说道:
“文和来了?”
“不知此番前来,有何见教?”
贾诩坐在李儒榻前,说道:“文优,丞相可曾听从你的建议了?”
“哼哼......”
李儒一阵苦笑,说道:“丞相哪里肯定我的建议,他带着那貂蝉此时说不得正在郿坞做着好事呢,让他将貂蝉让与吕布,只怕是比割他身上的肉还难啊!”
说按,李儒反问贾诩道:
“以你的本事,不难猜出这种结果,你今日过来,就是为了奚落与我么?”
贾诩没有理会李儒的发问,只是自顾地说道:“今日李肃前去郿坞,向丞相说天子不如即将禅位与他。”
“什么?!怎么可能?!天子怎么......”
李儒话说到一半,看到贾诩那眼神,李儒瞬间明白了,他赶忙起身,抓着贾诩的肩膀说道:“文和,多谢了!若不是你,恐怕大事晚矣!”
贾诩开口说道:“你无需谢我,反正这事计算我不来说与你听,你稍后也会知道的。”
李儒一边整理衣袍一边对贾诩说:“那不一样,早一刻知道,便早一刻做准备。”
贾诩问道:“不知你要做何准备?”
李儒:“肯定是告诉丞相这是那王允和吕布设计的埋伏啊!”
贾诩抽了抽鼻子,淡淡问了一句:“若丞相不信呢?”
贾诩这一问,顿时让李儒整个人为之一滞,他怔怔地看着贾诩,说:“不,我是丞相心腹,丞相可能不会相信别人,但是不会不相信我。”
贾诩没有说话,但是李儒却盯着贾诩,他此刻迫切地希望贾诩能对自己刚刚说出的话表示赞同,但是贾诩却是一直都没开口,这不禁让李儒心里有些发虚,他问贾诩:
“文和,你觉得丞相,不会信我?”
贾诩站起身,走到房间门口,转过身对李儒说道:“文和,我说过,你长于智谋,但短于识人。”
说完,贾诩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李儒一个人在原地发呆,良久,李儒继续收拾自己的衣袍,忽然从衣袖中掉出几样东西,李儒仔细一看,正是那贾诩之前送与自己的三个锦囊。
李儒拿起那三个锦囊,锦囊早被他打开看过了,里边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这一次李儒将那三个锦囊从头到尾又认真检查了一番,依然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忽然李儒手中一捏,感受着从那锦囊上传来的触感,李儒顿时全身一颤!
另一边,那贾诩出了李儒府门,刚走上几步,便被几个人团团围住,一道冰冷的声音从贾诩身后传来:
“你对李儒说了什么?”
说话的是高顺,此时他扶着腰上的挎刀,盯着贾诩的后颈,那眼神似乎是在看一个死人。
第220章 贾诩,锦囊妙计
“来与老朋友叙叙旧,聊些家长里短的东西,不知如何惊动了将军?”
高顺转到贾诩身前,双眼冰冷的盯着贾诩,他拔出腰上的挎刀,架在贾诩脖子上,问道:
“真的?”
“把你的刀拿开。”
贾诩刚要开口,忽然从对面响起了一道比他刚刚语调更为冰冷的声音,众人望去,只见杨林已经领着一队锦衣卫站在对面,那锦衣卫手中个个端着短弩,其中弩箭已经推进弩机之中,箭头直指高顺等人。
高硕一皱眉,将手中的刀刃反而是贴紧了贾诩的脖子,说道:
“我不拿开,又如何?”
杨林及其不屑地一笑,讥讽道:
“怎么,在虎牢关下救不了自己的兄弟,现在反倒微风起来了?”
高顺的脸色瞬间就变了,此时高顺呼吸越来越乱,这显然是内心极度愤怒的表现,自从虎牢关之后,那个沉稳异常的高顺再也不见了。
高顺的刀依然架在贾诩脖子上,杨林见状,抽出自己随身的一双铁钩,缓缓开口说道:
“高顺,今日文和先生若有分毫差池,吾便杀了你那手下还活着的所有兄弟。”
高顺刚要反唇相讥,杨林却是兀自开口说道:
“华阳街北段,竖柳巷子,门口摆着一破旧马车,共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