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011章

作者:漫客1

李信诧异的回头看了看那个木盒子,然后从圣旨下面翻出一份兵部与尚书台盖章的文书,文书里字数不多,大意是加升靖安侯长子李平为宣武将军。

这是正四品的武散官了,当年叶璘做羽林卫中郎将的时候,也就是这个级别而已。

不过这种都是荣誉头衔,面子上好看而已,一个四品散官的俸禄待遇,李信已经全然看不上眼了。

李信收下文书,对着萧怀拱了拱手。

“劳烦天使代我,叩谢陛下隆恩。”

萧怀低头还礼,然后左右看了看,突然压低了声音。

他深深低头:“太傅,能否借一步说话?”

李信有些诧异的看了萧怀一眼,然后挥了挥手,对正厅里的下人挥了挥手:“你们都下去罢。”

驱散下人之后,李信看了一眼萧怀,开口笑道:“萧公公有事?”

萧怀低着头,犹豫了一会儿之后,开口道:“奴婢有些事情,想向侯爷请教。”

李信坐在了正厅的主位上,半眯着眼睛。

“你说。”

萧怀咬了咬牙,开口道:“不瞒侯爷说,奴婢在两年前接手了梅花卫,这两年翻阅卷宗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

李信饶有兴致的看了萧怀一眼,呵呵一笑:“原来萧公公在暗中高升了,可喜可贺。”

萧怀低头道:“元昭元年,太傅从京城回永州给祭母,然后中途离开,去了一趟锦城。”

“不久之后,锦城里的梅花卫一共折损了三十五人,之后的几个月,死在锦城的梅花卫一共有四百多人。”

说到这里,萧怀顿了顿,然后抬头看了一眼李信。

“太傅离京之前,似乎进了趟宫,在内侍监见了干爹一面。”

李信先是愣了愣,随即哑然失笑。

“原来萧公公是查到这件事上了。”

他半眯着眼睛,看了萧怀一眼:“没有记错的话,小萧公公你十几岁的时候,就跟在萧公公身后,给他做了义子,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对你视如己出,倾力提拔,这才让你在三十岁不到的年纪,就成了内侍监的少监,还执掌了梅花卫。”

“怎么,你这么快就看你干爹不顺眼了?”

萧怀咬牙低头:“太傅,奴婢只是想知道,这件事与干爹有没有关系。”

“这很重要么?”

李信收敛笑意,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萧怀,冷声道:“你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应该不会太天真,这种事情不管有还是没有,我都不会跟你说,再说了,不管我承不承认,都对事情影响不大。”

李信冷笑道:“只要你回京,跪在天子面前,把刚才在我面前说的话,重复一遍,到时候不是屎也是屎,你就可以如愿以偿的把你干爹踢开,披上那一身大红衣裳。”

萧怀深呼吸了一口气,对着李信深深拱手。

“太傅的话,奴婢知道了。”

“不敢打扰太傅养病,奴婢这就告辞了。”

说罢,这个跟李信差不多年纪的紫衣太监,毕恭毕敬的退出了李家的正厅,撅着屁股退了十几步,才转身离开。

李信看着这厮的背影,微微皱了皱眉头。

他在犹豫要不要把这厮永远的留在祁阳。

假使这人回了京城,向天子告密,那么萧正几乎十死无生。

他摇了摇头,有些不解。

“萧正居然没有把这件事的首尾处理干净,真不知道他这些年的大宦官是怎么做的。”

他决定撒手不管这件事,反正他没有出卖萧正,萧正就算真的出了事,也是他不够谨慎。

萧怀等“天使”离开之后,就差不多已经是下午接近傍晚了,李信回到后院,与赵嘉还有李朔两个人,仔细商量了一番西南军出蜀的条件以及时机,还有汉中军与安康军的弱点,一转眼就是两个时辰过去,李信干脆让家里人把饭食送到了后院的暖阁里,三个人喝酒谈事,一直到深夜。

到了亥时左右,赵嘉第一个坚持不住,回厢房歇息去了,李朔比较内向,不太好意思打扰李信,也起身告辞,李信送走了这两个人之后,起身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推开了暖阁的房门。

一点点雪花飘落。

地处南方的永州,在这一年的腊月二十九,罕见的下起了雪,李信提了一盏灯笼,披上衣裳走进了大雪里。

虽然永州几乎不会积雪,但是下雪的场景无疑还是很美好的。

他从后院散步走到了前院,然后就听到了自家大门的叩门声。

睡得迷迷糊糊的门房,爬起来开门去了。

出于好奇,李信也跟着走到了大门口。

房门推开,一个皮肤有些黢黑,看起来精瘦精瘦的少年人站在大门门口,少年人只穿了两三件衣裳,腰间挂着一把制式长刀,还有一个酒囊。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提着灯笼的李信,立刻咧嘴一笑,露出了满口白牙。

“兄长,我回来了!”

是从镇北军告假回来赵放。

李信见到他回来,本来还有些开心,但是听到他的称呼之后,顿时脸色一黑,拂袖而去。

“谁是你的兄长?”

第977章 这厮是个富二代!

蓟门关在北,永州在南,本来就是路途遥远,赵放又是孤身一人,自然不可能像李信那样什么道都敢走,也不太敢晚上赶路,因此他一路有了好几个月,才从蓟州走到永州。

六年时间不见,当初那个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毕竟稚嫩的赵放,已经长成了一个二十岁的成年人,此时的他比起当年要高出一些,虽然还是有些干瘦,但已经不是瘦弱,而是精瘦。

他十四五岁刚进镇北军中的时候,就是校尉起步,如今六年时间过去,已经从校尉做到了都尉,成为了整个镇北军之中最年轻的都尉。

虽然都尉并不怎么起眼,但是在这个年纪已经十分了不起,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信那样,一年之内从一个羽林卫校尉做到靖安侯。

事实上,这才是正常的升迁速度。

此时的赵放,比起六年前要黑了不少,不过两只眼睛颇为有神,六年的军伍历练,让他跟从前的那个少年人已经大不一样。

他从八九岁开始,就在靖安侯府中长大,一直到十四五岁,才被李信带到了蓟门关,幼年时期赵郡李氏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反倒是靖安侯府的回忆更加亲近一些,因此他见到李信之后,显得颇为开心,三两步追上来,垂手跟在李信身后,陪着笑脸。

“侯爷莫生气,是小小姐在信里让我这么喊的,您要是不高兴,那我便不喊了。”

听到这句话,李信心中更是有些郁闷,他闷哼了一声:“少说两句话,没有人会当你是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