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095章

作者:漫客1

公羊舒摇头苦笑:“李侯爷非要这么想,老夫也无话可说,看来老夫的确是白来了一趟,今日再在庐州城里歇息一晚,明天一早,老夫便动身返回京城去。”

李信面色平静,淡淡的说道:“要谈,也不是完全不能谈,按照我的意思,元昭皇帝立刻颁发退位诏书,传位与六皇子姬盈,然后天子本人亲自出城前来庐州,老相爷带人把六皇子接进京城嗣位,同时,京畿禁军调离京城百里开外,我西南军也退出京城百里,等到京城之中尘埃落定,西南军便可以考虑退兵。”

“老相爷以为如何?”

公羊舒低头沉吟了一番,开口道:“老夫先前说过,陛下可以颁发退位诏书,六皇子随时可以进京嗣位,但是京畿禁军不能动,西南军也要退出百里开外,至于李侯爷你,想要进京观礼也好,想要留在城外观望也罢,朝廷不与限制。”

说到这里,老头子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须,沉声道:“但是无论如何,当今天子是决不能出城给你西南军做质子的,否则将是我大晋开国百多年来的第一丑事,以后千世万世,都会被刻在青史之上,给后人耻笑!”

李大将军哑然道:“既然老相爷这样坚持,那确实没有谈判的必要了,晚辈这里有几句良言,要劝告老相爷。”

这时候,公羊舒仍旧是走在前面,李信走在他后面,闻言老爷子停下脚步,回头看着李信,止步不前。

“李侯爷请说。”

李信眯了眯眼睛,目光之中略带戾气。

“老相爷觉得,西南军有几成把握,能够打下京城?”

公羊舒摇了摇头:“老夫不知,不过想来李侯爷你应该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不然这个时候,李侯爷也不会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跟老头子废话这么多。”

李信咧嘴一笑:“三四成总是有的吧?”

公羊舒默然无语,沉默许久之后,才缓缓说道:“两个折冲府的兵力,一夜之间就被侯爷麾下的那位李朔打散,西南军的战力强横如此,三四成的把握自然是有的。”

“那就当是三成的把握。”

李大将军双手背负在身后,声音有些低沉。

“此时朝廷上下一心,废了天子,迎六皇子进京嗣位,保存京畿禁军的战力,那么即便我西南军进京,大晋也还是大晋,姬家也还会是姬家,礼法规矩尚在,禁军仍有战力,李某最多是进京做一个权臣,将来皇帝仍然姓姬,朝堂上的官老爷,还会是官老爷。”

说到这里,李信微微眯了眯眼睛,继续说道:“可是假如我西南军把握住了这三成的机会,大破禁军,硬生生打进了京城,到时候即便李某想让这天下继续姓姬,西南军也会强行让他姓李,到时候神器易主,天下更姓,似老相爷这种大晋的文官,还会是新朝的文官么?”

“老相爷历经三朝而不倒,至今仍然在京城里为天子谋事,这其中的道理不用我说给老相爷听,您自然能够想的明白。”

公羊舒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皱着眉头,捋了捋颌下为数不多的花白胡须,闷哼道:“假使李侯爷说的都是真的,老夫现在就可以做主,把六皇子迎进京中嗣位,逼迫天子退位,然而西南军一旦进了京城,以后到底会是什么模样,都是李侯爷你说了算,老夫如何能信?”

“老相爷只能信我。”

李信面色平静,开口道:“此时放我进京,西南军上下都会念及朝中文官的功劳,到时候即便神器更易,文官也依旧是文官,皇帝换不换,说难听一些,其实与诸位无关。”

老人家被这句话气的满脸通红,咬牙切齿,怒声道:“你李长安莫非以为,天下文人,都是全无气节之人?!”

“文官老爷这么多,有气节的自然有,这东西当不了饭吃,假使他们不愿意继续在朝为官,到时候赐金放还就是,我可以向老人家保证,若朝廷开城放西南军进京,我不会滥杀任何一个文官。”

老相爷脸色难看,一言不发。

说到这里的时候,两个人已经走到了庐州城的城墙边上,李信把公羊舒请到城墙上,然后两个人一起看向京城的方向。

李大将军指了指京城,又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开口道:“我西南军兵锋以至京城,此时打不打,决定权不在我手里,而在朝廷手中,朝廷开城门,自然免去一场兵祸。”

“朝廷若是不开城门……”

李信眯了眯眼睛,看向京城,喃喃自语。

“这会儿,李朔的炮火,多半已经落在了京城的城墙上。”

第1076章 炮轰三日!

京城的确已经打起来了。

从侯敬德带两个折冲府出城,被一夜之间打散之后,朝廷对于西南军的态度,全面转向保守,哪怕兵力优势,也固守不出,以至于李朔只带了五万多人,便硬生生的推到了京城城下。

这已经是大晋开国百多年未有之耻辱!

即便当年北周最强盛之时,有二十万铁骑,三十万控弦之士对南晋虎视眈眈,在大晋先人的努力之下,也不曾打到大晋的京城,然而如今西南逆贼,仅出动了五万人,就已经真正来到了京城的城下。

数十万京畿禁军,吓得固守不出!

即便西南军打不下京城,这件事也会被记在史书里,让大晋后来人为之蒙羞!

元昭天子个人的声誉,也随着西南军抵达京城城下,而降到了冰点。

大晋开国百多年,共历九帝,他是第一个被人打到家门口的皇帝,即便老百姓不能说他什么,将来到了地底下,祖宗多半也饶不了他。

李朔带着五万多人,到达京城城下之后,也不急着进攻,而是把这几天弄好的投石车,缓缓推了出来,总共三十架投石车,全部开到了京城的西城门。

再接下来,李朔派人向京城喊话,劝他们开城投降,废黜昏君,迎接六皇子进京嗣位。

当然,这只是例行公事,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开门,也没有人会对此做出回应,城墙之上虽然有好几千守卫,但是寂静无声,没有一个人敢发出声音。

李朔也不跟他们废话,大手一挥,手下的投石车就开始不紧不慢的朝前推进。

普通的投石车,因为投掷的是石头,太过沉重,射程甚至是比不上弓箭的,尤其城墙上有居高临下的优势,抛射的情况下,弓箭之类的射程可以到达三四百步,一般的投石车想要攻击到城墙上,就一定会受到地方弓弩的射击,然而这些陶罐的重量远不及石头,但是也不至于太轻,这就导致了这种投石车的射程可以到达四百步甚至五百步,已经超出了一箭之地,城楼上的抛射的长弓,也拿这些投石车全无办法。

从开始出蜀东征之前,李信就让人刻意训练出了一批投石手,这些人对于,距离以及准度的把握都十分足够,一颗颗陶罐,精准无比砸在了城墙上,然后轰然炸开!

虽然投石车装填的速度慢到令人发指,但是小半个时辰炸开,每个投石车还是扔出了十几颗陶罐以上,数百颗天雷,在城墙之上炸开!

因为这个时候,朝廷对于火器的应对,已经远非先前可比,因此城墙上并没有站太多人,只安排了很少一些人,躲在掩体后面,用千里镜观望西南军动向,然后随时向身后的长官汇报。

因为人数不多,这些陶罐在城墙上炸开,自然杀伤人数不多,但是城墙上必须一直保持有人的状态,死一个人,禁军就要派人填补上,半个时辰下来,城墙上也有数百人的伤亡。

城下进攻的李朔,也拿着一枚千里镜,观望城墙上的情况,他也不着急,只下令投石车不要停,不住的投掷天雷。

就这样。西南军从早上便开到京城城下,用投石车狂轰滥炸的三四个时辰之后,到了傍晚的时候,这位宁州军主将大手一挥,带着手下人,簇拥着投石车,撤兵回自己大营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朔仍旧带了手下将士,推着三十个,朝着京城的城墙上炸了一整天,一连三天下来,禁军死伤虽然只有三千多人,但是京城里的所有人,心中都多了一丝慌乱。

最可怕的不是敌人有多强大,而是己方无从反击,这些西南军不攻城,禁军便没有办法出城对他们动手。

更重要的是,尽管大晋京城的城墙坚固,可几天时间炸下来,整个西城墙主体仍然坚固,但是有不少地方已经坑坑洼洼,甚至还有了一些缺口出现,极为骇人。

禁军大将军种玄通,满脸阴沉的从城墙之上退了下来,用毛巾擦去脸上的黑灰,骑马赶到了皇城。

未央宫里,天子正在与几位宰相议事,主要是商量京城封城的情况下,城中的粮食还可以吃多久,以及如何维持京城秩序。

这是战时,种玄通只留就被领到了未央宫里,很快就见到了天子,他跪在天子面前,低头叩首:“陛下,西南军已经退去了。”

元昭天子看了看时辰,然后面无表情的说道:“每日天雷之声日出而起,日落而息,这些西南军真是如同在衙门坐班一样。”

种玄通低着头,涩声道:“陛下,几天下来,禁军伤亡虽然不多,但是京城之中已经人心惶惶了,咱们谁也不清楚,这些西南反贼到底还有多少火器没有用,再这样下去不作任何反击,城中可能就要大乱了。”

他低头,咬牙道:“不止是城中百姓,就连禁军将士,这样每日死数百人,恐怕心里也会有不满……”

元昭天子微微皱眉,然后开口道:“西南军人数太少,不敢用人命来攻城,他们做出这个样子,无非是要吸引禁军出城恨他们厮杀,老将军且忍一忍,莫要上了他们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