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150章

作者:漫客1

赵嘉只说了半句话,就被李信直接打断,他看着李信有些薄怒的表情,连忙低头道:“属下失言,请侯爷见谅。”

李信闭上眼睛,缓缓吐出了一口气:“罢了,你我十几年交情,私下闲谈,说什么都可以,但是……”

李大都督看向赵嘉,沉声道:“你这个想法,决不能让外人知道,不能让我家夫人听见,更不能让沐英他们听见。”

“我可以明确的跟你表态,这个想法绝不可能,哪怕我离开京城,也不可能做出这种无情无义之事。”

李信冷着脸说道:“如果你们串联,让沐英与李朔也有同样的想法,别怪我跟你们翻脸。”

赵嘉说出的这个法子,对于整个西南集团来说,无疑是利益最大化的法子,如果被沐英李朔等人知晓了,多半也会心动,但是李信不可能为了西南集团的集体利益妥协,因此才对赵嘉说出了这番果断的话。

“不敢不敢。”

赵嘉脸色发白,低头苦笑道:“属下只是说到兴头上,随口胡说,绝不会说给第三个人知晓……”

他与李信认识十几年了,几乎从没有看到李信发火,这一次还是第一次见到李信生这么大的气,即便是赵嘉,心里也有些胆颤。

李信低头喝了好几口茶水,才冷静了下来,继续说道:“这件事情还有时间慢慢考虑,暂且放在一边,现在咱们的目光要看向北边,以及大晋各地蠢蠢欲动的地方势力上。”

西南军现在是打着“迎奉圣君”的名义进京的,而如今皇位上坐着的也的确是姬家的皇帝,但是这种掩人耳目的法子,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穿,大晋分封在各地的姬家藩王,多半也可以看得明白是西南军犯上作乱,这些跟皇帝一个姓的藩王们,在地方上虽然没有军政权力,但是却有不错的影响力,他们在登高一呼的情况下,拉起一支军队并不难。

李信继续说道:“首先由尚书台出面,在各地张贴皇榜,说明是先帝六皇子嗣位,再有就是严格监视地方,地方上如果有任何异动,由就近衙门派兵镇压。”

说到这里,李信缓缓说道:“尤其是齐王所在的广陵,要派人严密监视,必要的时候我可以让禁军派出一个折冲府出去,盯着江南一带的藩王。”

赵嘉恭谨低头,开口道:“侯爷交代的事情,属下明天就去做,至于各地的藩王……侯爷如果担心的话,不妨直接派人去他们的府上盯着,防止他们有所异动,看紧了他们,将来侯爷想要对他们动手的时候,也会方便一些……”

李信默默点头:“这件事我会上心,让暗部的人去办。”

两个人一个大都督府大都督,一个尚书台实际上的首相,坐在这间暖阁里,对着两壶茶水从北疆说到了地方藩王,又说到了京城里各级各层大小官员的安排,以及京城文官可以拉拢或者打压的对象。

两个人说了差不多一两个时辰,肚子饿了就让侯府的人把吃食送进暖阁,一直到午夜时分,赵嘉才把朝廷里的大小事情,与李信商量了个遍。

这位尚书右仆射连喝了好几口茶水,休息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缓过气来,他对着李信说道:“如今京城以及周边的兵力,都在侯爷手中,武将方面也都是侯爷的人,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但是京城六部,俱不在侯爷手中,属下虽然执掌尚书台,但是如果六部的人阳奉阴违,我也没有办法。”

“拉拢这些文官的事情,侯爷需要尽早提上日程,只有六部九卿统统认同侯爷,这个朝廷才能是咱们说了算,若是这些人仍旧心念旧朝,即便咱们掌了尚书台,也不过空中楼阁而已。”

说到这里,赵嘉微微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必要的时候,侯爷屈尊……纳几个妾……应该也无伤大雅。”

“用不着这么麻烦。”

李信面色平静。

“以后几天,我会让暗部的人把京中重要文官的资料送到府上来,擢一批贬一批,再换一些人上来,最多半个月,我便能把他们都拿捏在手中。”

李大都督呵呵一笑。

“谈判这种事,我非常拿手。”

“尤其是在可以以势压人的时候。”

第1138章 一身尽是江北伤

北疆,蓟州城。

因为这一两年以来,饱经战火,还被鲜卑人占据过一段时间,原本还算不错的蓟州,这会儿已经伤痕累累,城中的百姓大多也已经离开,撤到了关内更远一些的地方,原本好好的一座城池,便成了一个军镇。

从镇北军成军以来,镇北军大部分的军需供养,就是来自于蓟州,这座城不需要向朝廷缴纳任何赋税,也不用向朝廷服劳役,只要能够供应镇北军日常所需便好。

在叶鸣时期,这座蓟州城一度十分繁荣,人数只比燕州城差上一些。

然而此时,城中除了一些零零散散的将士之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普通百姓了。

大晋的陈国公叶茂,坐在蓟州城的城墙上,静静的看着北边。

他仍旧着甲,头发已经结块,脸上虽然洗过,但是可以肉眼看到有不少淤青,身上的甲胄也已经伤痕累累,不少被羽箭钉出来的痕迹清晰可见。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带着在江北征募的新兵,苦苦支撑,短短数月时间已经苦战了不下十次,其中蓟州一度再次失守,叶茂只能领着这些“镇北军”逃到了燕州城附近与鲜卑部周旋,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这些鲜卑人见占不到便宜,才慢慢撤出了蓟州,回关外去了。

不过即便如此,整个北疆也被这些鲜卑人袭扰了一遍,被他们掳走了少说一两万百姓,抢走财货无数。

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哪怕是镇北军与云州军都在北疆镇守的时候,这些鲜卑人也没有少在边关附近“打秋风”,不过那些时候被掳走的百姓一般也就是几百人上下,而这一次直接过万。

叶茂只能勉强抵抗鲜卑人的兵锋,对于这种情况,有心无力。

他坐在蓟州的城墙上,已经发呆了整整一天。

没有人敢打扰他,一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一个陈国公府的家将才慢慢走到叶茂身边,蹲了下来,轻声道:“大将军,今天蛮子不会来了……”

说着,他看着叶茂身上的伤口,有些不忍心的说道:“还有就是,您身上的伤势未好,大夫说不能再覆甲了,您还是快脱下来,好生休养身子罢……”

这人也是当年镇北军的老人,他蹲在叶茂身边,眼睛有些微红:“您要是拖垮了身子,北疆的顶梁柱便倒了……”

叶茂本来正盯着北边出神,闻言扭动脖子看了这个家将一眼,声音有些沙哑:“大男人干什么哭天抹地的,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有数,没有大碍。”

叶茂此时,身上入肉超过一寸的箭伤至少有三四处,都是简单包扎之后没有再做处理,比起李朔在攻京城的伤势还要稍稍重上一些,也就是他天赋异禀,身子壮硕到了极点,不然此时早就倒下了。

叶茂又盯着北边看了看,见太阳差不多落地之后,他才支撑着想要站起来。

旁边的家将见状,连忙上前把他搀扶了起来。

叶茂身高九尺,体重也在二百斤以上,这个家将只是搀扶他,就用出了全身的力气。

“看来今日鲜卑蛮子是不会来了,让兄弟们加强戒备,一旦有什么动静,立刻通知我。”

因为这支新征募的“镇北军”,基本没有怎么经过系统的训练,导致连合格的斥候都没有几个,根本没有出城探查鲜卑人动向的能力,因此叶茂只能这样用这种最原始的法子,一天天守在蓟门关的城墙上。

这几个月来,他最少瘦了二十斤。

这个家将一边搀扶着叶茂,一边开口说道:“大将军,按照朝廷那边传过来的消息,此时云州军差不多快到云州了,等云州军回到云州,咱们这边的压力就会大减,大将军用不着每日守在城墙上……”

这几个月来,除了蓟门关这边被鲜卑人袭扰之外,只剩下两三万人的云州城自然也会被鲜卑人光顾,好在云州城剩下的两三万云州军都是老兵,他们据城死守不出,鲜卑人短时间之内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但是云州城附近的边镇以及普通的村落,就遭了大难,这几个月里,就云州城附近的百姓损伤最大,云州军人数不够,只能死守云州城,对于周边百姓的遭遇有心无力。

提到云州军,叶国公怒气上涌,怒骂道:“这群狗娘养的,摇着尾巴便赶去了京城,结果呢?他们连京城的城墙都没有看到,便灰溜溜的滚了回来!”

“下一次见到种武,还有种玄通那个老货,老子非把他们腿打断不可!”

叶茂怒气冲冲,骂了种家一路。

等回到在蓟州的住处之后,才有人帮他脱下身上的甲胄,他身后的箭伤因为没有得到好好的休养,又长时间闷在甲胄之中,这会儿已经发炎,有化脓的趋势。

叶茂性格生猛,也不在意这些,就要端起酒杯喝酒,一旁负责给他治伤的老大夫帮他换完身上的纱布之后,连连摆手:“大将军,您身上这伤口眼看就要发了,您要是再饮酒,这伤老朽无论如何是治不了了。”

叶茂悻悻的放下酒壶,闷哼了一声:“娘的,背后疼痒难忍,不喝几口酒,如何忍受的住?”

不过他并不是莽汉,听到了大夫的话之后,便不再喝酒,强忍着伤口,让大夫给他换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