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186章

作者:漫客1

叶尚书面色严肃:“只要种家人不造反,五年之内云州军将会被朝廷架空。”

李信先是愣了愣,然后一拍大腿:“我也做过好几年的兵部尚书,居然把兵部给忘了!”

兵部里有四个职司,其中最重要的职司叫做武选司,又叫做兵部司,主要负责武将的人事工作,武将的人员调动,升迁贬谪,都要经过兵部武选司。

叶璘的意思很明显,通过兵部向云州军派驻将官,如果种家不接受,那么就是违逆朝廷,公然造反,如果种家接受,那么用不了几年时间,云州军就不再是种家军了。

种家的老家主种玄通,这会儿并不在云州城,而是在京城里,虽然这位种老将军主持了京城的防御工作,但是因为千里之外还有一支十万人的种家军,李信并没有为难他,只把他软禁在了京城的种家家里。

云州军现在是种家的长子种武在带,种武的性格不如其父刚烈,多半会接受兵部的软刀子。

李大都督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开口道:“那就这么办,兵部先给云州派一个四五品的将军过去,看一看种家是个什么反应,师兄你也私下给种武去一封信,与他说明情况。”

“我只摘兵权,不杀人。”

李信沉声道:“种家把云州军的兵权交出来,种家会有一个世袭的侯爵爵位,以后也会是京城之中的将门,只是不能像从前那样,自领一军了。”

叶璘微微低头,开口道:“等明天,兵部就会去办。”

叶四少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此是改天换地的大事,长安你……心思缜密,但是也要考虑周全一些,一旦出了什么乱子,遗祸不小。”

改朝换代,必然会让一些既得利益者生出不满,李信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平衡了这些既得利益者与西南一系的关系,但是有一些既得利益者是平衡不了的。

比如说姬姓之人,比如说皇亲国戚,再比如说姬氏皇族的后族。

这些人的利益,只有皇帝姓姬才能保证,因此一旦改朝换代,这些人绝对不会安生。

李信微笑道:“师兄放心,该做准备的我已经准备好了,即便有一些疏漏,只要京城里不乱起来,就没有太大的问题,地方上出一些乱子,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平息。”

他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拉着叶璘的衣袖,微笑道:“这些日子我在家中一直颇为烦闷,师兄来的正好,我让家里弄一些小菜,你我兄弟喝几杯?”

叶璘此时已经是年近半百之人,但是依然有当初叶四少的洒脱之气,他脸上露出笑容。

“敢不从命。”

………………

就在师兄弟两个人喝酒的时候,京城里并不如何太平。

未央宫里的一处偏殿之中,形容有些憔悴的谢太后,正拉着自己的幼子说话,这位太康天子的皇后,已经不复从前略显丰腴的模样,连番变故,让她瘦下来不少,整个人的精气神都跟着衰落下来。

“盈儿。”

“今天有人往宫里传信了。”

谢太后拉着自己幼子的手,语气幽幽。

“他们说,京城各城门兵马司,已经全部换了人,西南军的人接掌了京城。”

她看了看年仅十三岁的儿子,眼中垂下泪来。

“李贼应该很快就会谋篡,你大哥已经去了,你……”

她再也控制不住,泪流不止:“你才十三岁。”

此时偏殿里只有母子两个人,延康天子沉默了许久之后,拉着母亲的手说道:“阿娘,李……信说会给儿子一条生路。”

“他还与你父亲说过,要一辈子永为晋臣呢!”

谢太后用手帕擦了擦眼泪,咬牙道:“怪只怪你父皇英年早逝,不然他哪里能这般欺辱我们孤儿寡母!”

延康天子沉默不语。

李信虽然承诺过他,但是现在他也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在这场变故之中活下来,见到母亲这般伤心,少年天子心中也有些感伤,他上前抱住自己的母亲,眼中也留下泪水。

“阿娘,此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咱们反抗不得。”

“我们且等着李长安来杀就是。”

第1181章 株连举族!

延康二年九月。

秋高气爽,空气中的凉意终于明显了很多,燥热了好几个月的京城,温度慢慢降了下来。

从七月一直到九月这两三个月中,京城里各衙门都是李朔的神武卫在接掌,虽然政事依旧照常运转,但是整个核心已经被李信完全控制在手里。

这断时间里,周游艺带领一批文官,进行了第二次劝进,这一次劝进规模浩大,至少有八十多个朝廷官员参与,其中……

有西南一系的官员。

虽然李信最终仍旧没有同意,但是西南一系的官员下场,已经向朝堂里的所有人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

于是乎,从第二次劝进之后,朝堂上各种祥瑞层出不穷,这些祥瑞千奇百怪,但是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拍李信的马屁。

到最后,主掌政事的赵嘉不厌其烦,亲自下了禁令,禁止任何人进献祥瑞,这桩闹剧才算告一段落。

李信的马屁拍不得,这些人自然会去找其他的门路,包括赵嘉李朔在内,只要是西南一系出身的官员,这段时间里几乎每家每户都门庭若市,朝廷里的官员,甚至是朝廷外的富商,都挣着抢着要给他们送礼,好搭上西南一系的关系。

毕竟这些西南一系出身的人,将来很有可能是正儿八经的从龙功臣。

不过靖安侯府里,还是相对平静的,李大都督本人,除了偶尔会去一趟大都督府查阅军事之外,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靖安侯府里没有出门。

不过李信虽然没有出门,但是每天不知道有多少文书,雪花一样飞进靖安侯府,他人不在朝堂,靖安侯府却成为了实际上的朝堂中枢,成为了朝廷的至高意志。

值得一提的是,周游艺等人的第二次劝进的消息,被西南一系的人刻意宣传了出去,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弄得几乎天下皆知,直接导致了各地再次涌出了不少义军。

这是赵嘉等人的刻意为之,这么做的目的是也会引出这些暗中的隐患,防止他们聚在一处暴发,来不及处理。

这段时间里,大晋各州县一共有七八处义军,大多都是姬姓宗室,不过都不成什么气候,很快被当地官府平定。

唯一一个在京城附近明州府作乱的宗室,被李朔亲自领兵剿灭,这位神武卫大将军在剿灭叛党之后,亲自在明州府的城墙上贴上了一张用姬姓鲜血写成的告示。

“再有姬氏谋反,举族连坐!”

没有人知道,这道骇人的告示是这位神武卫大将军意思,还是那位已经藏在暗处的大都督的意思,不过这道诏书布告天下之后,各地便再没有兴起姬氏主导的叛乱。

因为没有人知道,那位已经许久没有露面的大都督,会不会真的狠下心来,把自己的妻族屠戮干净!

…………

延康二年九月初五,沐英班师回朝的军队,距离京城只有不到二百里了。

此时,西南一系的高层们,把该准备的事情都已经准备了七七八八,身为尚书台右相的赵嘉,甚至于已经两三天没有去尚书台上班,而是整日待在靖安侯府里,与李信商议一些细节。

前往明州平叛的李朔,此时也已经回京,基本上是住在了靖安侯府里,连家也没有回过。

靖安侯府的客厅里,两位西南一系的巨头,坐在李信下首,主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