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129章

作者:漫客1

“的确是不能送了。”

九公主捂着肚子,坐在李信对面,凶巴巴的说道:“再过五六天,就是父皇四十五岁的圣兽了,你要帮我准备个讨喜的物事送给父皇才成!”

李信眨了眨眼睛:“陛下马上圣寿了?”

帝制国家,皇帝的生辰是一年之中除了年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朝廷上下也是要休沐一天,文武百官并皇族宗室都要给皇帝贺寿,贺礼。

姬灵秀眨了眨眼睛:“你不知道?”

按理说这种事情,大晋朝的人都应该知道,李信的那个倒霉前身也是知道的,只不过李信只是选择性的继承了他的记忆,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就被抛在脑后。

李信眯了眯眼睛,低头道:“从前住在山里头,不知道这些东西。”

“那你记住了,父皇是六月初七生辰。”

李信缓缓点头。

现在他才明白,七皇子为什么说要把蒸馏酒直接献给承德天子,赶上天子圣寿,如果把这个东西送上去,的确可以碾压全场。

现在是刚进六月,算一算时间大概还有六天,加上还要花心思准备贺礼,时间已经有些紧急了。

李信轻声道:“殿下放心,这凉食肯定是不能送了,我这几天帮你留意留意,尽量帮你给陛下选一个新奇的贺礼。”

九公主心中欣喜,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好。”

在这个时候,李大校尉很不合时宜的伸出了自己的手。

姬灵秀皱了皱眉头:“干什么?”

“给钱啊。”

李信理白了她一眼,理所应当的说道:“殿下,我一个月才六石粮米的俸禄,你不会想让我花钱给你置办贺礼吧?”

姬灵秀顿时脸色通红,她用手捂着肚子,咬牙道:“你都把本公主害成了这个样子,你还敢伸手要钱!”

李信哈哈一笑,转身离开了公主府的后院。

“好了,殿下记得按时吃药,我去替殿下准备贺礼去了。”

他并不缺钱,先前从平南侯府讹的两千贯钱现在还剩下大半,而且如果实在不够用,他在得意楼还有一成股份,可以从得意楼里支取,跟九公主要钱,不过是一句玩笑话而已。

房间里的姬灵秀捂着肚子,咬牙道:“翠儿,咱们府上还有多少钱?”

侍女翠儿同样捂着肚子,叫苦道:“公主,奴婢肚子疼…哪里知道这些…”

………………

两三天以后,魏王府的人终于来清河公主府给李信打了个招呼。

这几天时间里,魏王府那边已经蒸出来了二三十坛酒,按原定的计划,李信已经可以开始行动了。

李信点了点头,给九公主打了个招呼之后,离开了公主府。

这就是做小领导的好处了。

以李信现在校尉的官职,如果还在羽林卫大营做事,那根本就不起眼,每天该干什么还要干什么,甚至出羽林卫大营都要向上官告假,但是现在,李信是整个清河公主府,地位最高的羽林卫,他什么时候想走,就什么时候可以走。

掌握点卯权力的李信,甚至可以不用去上班,就可以正常领月俸。

出了公主府之后,李信并没有去魏王府方向,而是跟那个送信的人说了几句话,转身朝着秦淮河畔走去。

秦淮河畔,十里胭脂。

十里胭脂河的最上游,就是生意做的最大最好的得意楼了,李信对于得意楼已经很是熟悉,他从得意楼的后院走进去,很容易就见到了崔九娘。

九娘本来正在清点得意楼的项目,见李信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活,亲自给李信倒了杯茶。

“李公子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里?”

李信微笑道:“前几天与王爷商量了一些事情,需要崔姐姐配合一番。”

得意楼本就是魏王府的产业,因此对于得意楼来说,所有事关魏王府的事情,都是天大的事,崔九娘低声道:“李公子请说。”

李信眯了眯眼睛,轻声道:“过会儿就会有人送酒过来,从明天开始,姐姐就把这酒摆在得意楼里,并且张贴出告示,告示上就写,不管京城还是外地,也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有人喝完这三万酒不醉,就赏银一千贯!”

崔九娘抬头看了李信一眼,轻声细气的说道:“虽然不太明白李公子要做什么,但是在得意楼里,一千贯的彩头,不是特别有吸引力……”

不得不说,是贫穷限制了李信的想象力。

上一次平南侯府赔偿了他两千贯,他到现在也才花了其中一部分,所以就把一千贯当成了一笔巨款,虽然一千贯也的确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这只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的。

秦淮河,是整个京城里消费最高的地方,而得意楼,是秦淮河畔消费最高的地方,来到得意楼里的达官贵人,一晚上虽然未必能花一千贯,但是要他们为了区区一千贯,就下场赌斗,这些人是拉不下这个脸的。

李信面色平静,抬头看向崔九娘。

“那崔姐姐就再找一个得意楼里不曾出阁的清倌人,作为这场赌斗的彩头。”

崔九娘诧异的看了李信一眼,轻声笑道:“李公子这酒,很厉害?”

废话,刚蒸馏出来不曾勾兑过的酒,足足有六七十度!这种度数的酒在后世都算得上是大杀器,在这个时代能一口气喝三碗的人,估计还没有出世!

李信呵呵一笑道:“姐姐放心,小弟绝不会让姐姐亏钱的。”

第147章 命如浮草

在水酒度数不高的时代,经常会出现那种千杯不醉的牛人,青楼楚馆之中,就会有许多好酒之人经常赌斗。

得意楼,是京城里最大的一间青楼,根据崔九娘的情报,经常来得意楼的三品官就要超过十个。

这样就导致了,得意楼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广告平台,只要在得意楼里弄出这么个东西,用不了几天,这种烈酒就会被广而告之,传到整个京城。

京城是天下龙首,京城的消息最多一年半载,就能够通传天下了。

第二天晚上,得意楼如李信所说,贴出了一张大大的告示。

告示是崔九娘亲自写的,字迹清逸。

“东家偶得佳酿数坛,以为古往今来至醇至烈之酒,寻常人饮之立醉,东家乃好酒之人,不忍独享,特此分与大家,凡在小楼饮此酒三碗,一柱香不醉者,与钱千贯,另准与采衣姑娘共度良宵。”

告示旁边有一个高台,上面摆了三个瓷碗,里面已经倒满了酒。

得意楼每一年都是要捧出几个清倌人逊位头牌的,这些头牌个个才貌双绝,虽然不卖身,但是挣得钱比那些卖身的还要高了不知道多少,等红火个三四年之后,这些头牌才真正开始接触客人,或者留在楼里做生意,或者外嫁出去给人做妾。

很久很久以前,还没有得意楼的时候,崔九娘也是这批人当中的一员,只不过她是以清倌人的身份,做了七皇子的外宅。

这位采衣姑娘,就是得意楼这两年最红的清倌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京城里不少贵人出上万贯钱买她,崔九娘都没有点头答应。

现在,只要喝三碗酒就能够一亲芳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