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204章

作者:漫客1

李信只觉得困乏无比,闭上眼睛就睡了过去。

等到他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起来,满脸都是倦色的魏王殿下,坐在了他的床边。

李信的精神顿时振奋了一些,哑着嗓子问道:“殿…殿下,陛下他怎么样了?”

“不知道。”

七皇子摇了摇头,神色复杂的说道:“从北山回宫之后,太医就一直进出未央宫,我与三位皇兄就跪在未央宫门口,直到今天早上,陈矩才把我们赶了出来,叫我们回府等消息。”

李信犹豫了片刻,最终咬了咬牙问道:“殿下……”

李信还没有说出这句话,魏王殿下就摇了摇头:“羽林卫右营八百个羽林郎,都被拿进了大狱等候发落,你那两个兄弟算是救驾有功,没有进大牢,不过也被限制在了羽林卫大营,等候发落。”

七皇子长叹了一口气:“连叶璘还有侯敬德,都受到了牵连,我能把信哥儿送到小九这里来……已经是担了责任了。”

魏王殿下看了一眼李信,语气有些无奈。

“信哥儿要理解我才是。”

李信默然点头:“殿下说的是。”

圣天子乃是九五至尊,如今因为羽林卫右营失职,置君父于险地,若不是因为李信等三人护驾有功,此时这八百个人的人头估计都落地了!

周大年等人死有余辜,甚至周大年的家人们也逃不掉罪衍,但是羽林卫其他的人都是无辜的。

想要给他们脱罪,就必须要承德天子亲自开口。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殿下,这次刺杀…会不会是…”

七皇子脸色变了变,摇头道:“储君未定,几位皇兄都不会做这种蠢事,就算他们……得手了,皇位也不会落到他们手上!”

李信皱了皱眉头。

如果不是皇子们动的手,那么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要对天子下手呢?

七皇子拍了拍李信的肩膀,摇头道:“信哥儿你这段时间就尽量安心在这里养伤,朝廷那边我会尽量帮你保住羽林卫,有什么消息,我也会随时送到小九这里来。”

说到这里,七皇子站了起来,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我也有一天一夜没有睡了,我要去稍微睡一会,等醒了之后,还要进宫去探望父皇。”

李信半躺在床上,缓缓的吐了一口气。

“殿下,羽林卫右营不会牵连到魏王府罢……”

“羽林卫右营这次过错不小,自然会牵连到魏王府。”

魏王殿下停住脚步,摇头道:“所以他们我是保不住的,不过信哥儿却不会,昨天夜里你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救了父皇的性命,这是许多人亲眼看见的事实,无论是谁要动你,我都不会答应。”

说罢,七皇子勉强一笑:“你在这里先修养一段时间,等你伤好了再说。”

李信沉默了一会,最终涩声道:“殿下,如果宫里那边……有什么不好的消息,你就要准备夺嫡了…”

七皇子沉默了一会,最终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迈步离开。

李信眯了眯眼睛,躺在床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第226章 瓜蔓抄

刺杀天子,尤其是接近刺杀成功,在一个朝代数百年的历史里,都可以算是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这一次承德天子秋猎被刺的事件,几乎是必然要被后世写进大晋国史里头去的。

老天爷不说话,天子就是天。

现在天破了!

承德天子依旧人事不省,无人对这件事下论断,于是三省的宰辅以及六部的堂官们,聚集在了尚书台,开始对这件事下决断。

如果把皇帝从朝廷里头剔出去,这些人其实可以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议会”,是可以代表朝廷最高权力的。

六部之中的四部,是由四位皇子挂名,因此这四位皇子也都被请到了尚书台。

尚书台的尚书仆射,姓张名渠字浩然,因为其主掌尚书台,乃是当朝首相,朝野上下都尊称其为浩然公。

这位浩然公,今年也已经年逾花甲了。

因为是在尚书台议事,张渠又是首相,自然是该他先开口,此时,浩然公满脸肃然,沉声道:“国朝开国百余年,经历七帝,从未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发生,今圣天子在朝,泽被苍生,恩抚万民,却有人做出这等令人发指之事!”

浩然公怒道:“此事,无论涉及到谁,都必须彻查到底,但凡牵扯到此事,一律夷抄三族,以示国法森严!”

这位首相发了话,其他人自然纷纷点头,只有门下侍中桓楚微微皱眉,开口道:“浩然公,那十几个刺客已经尽数伏法,这事该从何处查起?”

“就从羽林卫开始查!”

张渠面色冷然:“本官已经派人去查问过了,按照当夜的踪迹,这些人多半是从羽林卫右营负责的区域潜入进来的,便从羽林卫开始查起,扯到谁便查谁,扯到哪一层便查哪一层,把这些躲在幕后的国朝匪类,统统查出来!”

桓楚淡淡的看了张渠一眼,开口道:“那羽林卫右营的郎将李信,张相以为要不要查?”

李信那天晚上英勇护驾,是许多人看在眼里的。

说句不客气的话,当天晚上如果不是李信三个人,承德天子此时尸骨都凉了!

如果李信与羽林卫无关,这一次他就是护驾有功的第一功臣。

张浩然低头沉吟了一番,开口道:“李信此人护驾有功,暂且可以洗脱嫌疑,但是其他人一个也不能放过,这次这些刺客做下泼天大恶,如果不能正国威,正国法,朝廷法度何在?”

张渠是尚书仆射,是首相,而且这会儿又站着一个理字,桓楚拗不过他,只能摇头叹了口气:“老夫只是觉得,总有些羽林卫是不当死的,浩然公这样一刀切下去,刀下难免会有不少冤魂。”

“宁杀错,勿放过!”

浩然公面色冷然:“这种泼天大案,真冤到他们头上了,那也是他们该死,再说了,那个周大年总归是他们的同袍,检举不力,也是罪过。”

身为工部尚书的魏王殿下皱了皱眉头,缓缓开口道:“浩然公,小王的意思是,先从周大年这条线查下去,毕竟这才是罪魁,才是祸首,至于羽林卫连坐的事情,等这条线查出个究竟之后,再做决断不迟。”

兵部尚书姬桓冷冷的看了一眼七皇子,低喝道:“父皇都要被羽林卫右营给害死了,老七你还在袒护他们,当日那个李信莫名其妙第一个到场,说不定连他都跟周大年有所勾联!”

魏王殿下站了起来,闭目道:“羽林卫是天子亲率,父皇的亲军,如今父皇没有开口,你们就要动手杀了他老人家的亲军不成?”

“狗屁的亲军,哪有把刺客引进来的亲军!”

此时四皇子已经顾不得矜持风度了,他站了起来,冷声道:“依着本王的意思,这件事就应该按照武皇帝时的巫蛊案来办,牵扯到谁便顺着藤蔓摸过去,再扯出瓜苗来,一层一层杀将过去,一来是给父皇出一口恶气,二来让那些反贼知道,我姬家不是好欺负的!”

武皇帝,也就是先帝时期,后宫一个妃子在宫里埋藏巫蛊,意图魇镇武皇帝,魇镇太子,其后事发,当时刚刚一统天下的武皇帝勃然大怒,下令掀起大狱。

当时负责办案的人名叫周元礼,此人是一个酷吏,便从这个妃子一路顺着藤蔓摸了下去,藤蔓连出瓜苗,瓜苗又扯出藤蔓,周而复始的绵延下去,以至于这件事前后历经三年时间,因为这件巫蛊案,前后一共死了上万人!

这件旧事,被后人称之为“瓜蔓抄”。

承德天子继位之后,就要比先帝仁厚的多,整个承德朝也没有这种大狱产生,渐渐的大家都把二十多年的巫蛊案抛在了脑后,此时,这位四皇子,突然就旧事重提了。

门下侍中桓楚,眼皮子抖了抖,看向姬桓的眼神有些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