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241章

作者:漫客1

天子面色淡然:“倒也没有那么夸张,左右还是能再活一段时间的,召你进京,只是为了以防万一。”

种玄通垂泪道:“老臣感念陛下信赖,愿以此残躯,替陛下执掌禁军!”

天子闷闷的点了点头:“朕已经给尚书台下条子了,过几天兵部的流程就会走完,你与裴三郎各掌一半禁军,然后向京城靠拢,有两位大将拱卫京城,朕可以高枕无忧矣。”

种玄通悲声道:“陛下莫要思虑太多,将养龙体要紧,说不定过几日,陛下的身子就大好了。”

最初遇刺的时候,承德天子心中的愤恨倾尽三江之水,也未必能洗的干净,所以才有了李淳等人先后被杀的事情,但是到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时间让这位盛世天子冷静了下来。

“能不能大好看老天,朕不强求。”

天子眯着眼睛说道:“不过在听天命之前,咱们还是要尽人事不是?”

种玄通叩首道:“愿为陛下效死!”

“用不着你效死。”

天子淡淡的问道:“你离开北疆,云州城那边不会有什么大碍罢?”

种玄通摇头道:“回陛下,云州城三十年没有兵事了,我种家还有一千多个人在云州城里看着,万不会出事的。”

“这便好。”

天子站了起来,走到种玄通身前,把这位老将军扶了起来,拉着他的手,缓缓说道:“大将军年事也高了,本来朕不该不远千里把你唤回来。”

说到这里,天子摇头叹了口气:“只是朕身边着实无人可用了,种家与我姬家同休同戚一百多年,只好再劳动种家一次了。”

这句话是笼络人心的话。

不过种玄通显然很是受用,他花白的头深深的垂了下来。

“种家永不负大晋,老臣亦永不负陛下!”

天子拍了拍种玄通的肩膀,咳嗽了一声:“老将军一路舟车劳顿,未及休息就被朕喊进了宫,想必也累了,这就回府休息去罢。”

这位执掌朝政二十年的皇帝陛下脸上露出笑容:“等过几日,老将军养足了精神,再进宫一趟,朕与老将军好好聊一聊。”

种玄通退后几步,再次跪在地上。

“陛下保重龙体,臣不打扰陛下休息了。”

天子点了点头,挥手道:“陈矩,代朕送一送种老将军。”

大太监弯着身子,一路把种玄通送到了永安门外,这位大太监也有些感慨,走在种玄通身后低声道:“种帅,陛下他被人害成了这个样子,以至于无力顾看朝廷,种帅是国之柱石,在这个时候万望种帅理会陛下苦心。”

老将军微微低头:“陈公公放心,老夫理会得。”

“若有皇子行大逆不道之事,老夫这里第一个便过不去!”

陈矩恭敬低头:“有种帅这句话,陛下可以心安了。”

两个人作揖告别,陈矩转身回了永乐宫,走到暖殿里的时候,才看到陛下抱着一个暖手炉,坐在一张矮桌边上,对着矮桌发呆。

“陛下,您要不要休息一会…”

天子被这一句话惊的从出神中醒了过来,却并不生气,只是指了指矮桌对面,咳嗽了一声:“你坐在这里。”

陈矩犹豫了一下,规规矩矩的坐在天子的对面。

承德天子犹自凝视着矮桌,突然脸上露出一个微笑:“陈矩,你说京城里的四个皇子,朕应该立谁?”

陈矩额头上满是大汗,立刻跪伏了下来。

“陛下,这种国本之事,哪里是奴婢这等残缺之人可以议论的?”

天子笑了笑,轻声道:“你用不着害怕,朕已经立了太子了。”

“你坐起来说话。”

陈矩战战兢兢的坐回了矮桌对面。

“你猜朕立的是谁?”

陈矩颤声道:“奴婢不敢猜。”

天子难得的心情爽朗了一些,开口笑道:“你猜着了也没关系,朕虽然立了太子,但是却也给另外三个人留了机会。”

天子在矮桌上,一边比划,一边喃喃自语。

“裴进一个。”

“种玄通一个。”

天子用茶水在矮桌上写了两个人的人名,犹豫了一下,又写上了李信的名字。

“李信与侯敬德绑在一起,可以勉强算是半个。”

说到这里,天子抬头看了一眼陈矩,呵呵一笑:“你也可以算是一个。”

“京城里,大大小小错综复杂的势力也可以算是一个。”

“这些人,都是手里有兵的人。”

“如果你们三个有本事使得动这些人,就给你们废了太子又如何?”

说到这里,天子面色有些狰狞。

“为了选一个有本事治安天下的新君出来,京城里死一些人又算得什么?”

第260章 东宫之位

经过半个月的征募遴选,一共一千两百个羽林卫的名额,其中一千个都已经确定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当中,内卫监的两个少监并没有太多难为李信,基本李信点头的人他们都没有太过阻拦。

不过在这两个少监的手下,有不少京中的世家子也进入了羽林卫右营。

本来李信征人,都是只要寒门出身的军士之后,例如陈十六这些人,这些人出身低也就更听话,能够更好的收为己用。

但是那些世家膏梁子弟就没有那么好收服了,他们本来就熟知朝廷的规矩,二来也不太可能真正臣服与李信这么个农家子。

再加上他们背后的家世,都要远远大过李信这个从五品的羽林卫右郎将,因此这些人就会不可避免的成为右营的刺头,成为李信彻底掌控右营的障碍。

羽林卫左营也有这么一批人,侯敬德对他们的做法是眼不见为净,基本不去管束他们。

李信是极度反感这些人进入自己手底下做事的,但是这两个少监对他提出的人选从无异议,李信也不好否了这两个人的面子。

他们毕竟是宫里来的,多少代表了一些天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