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672章

作者:漫客1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低声道:“况且,北边还有一个宿敌在等待着陛下。”

天子微微动容。

李信所说的北边,是指北边的残周,也就是当年被叶晟打散的北周。

三十多年前,北边的鲜卑政权北周,幅员辽阔,占地足足是南晋的两倍有余,但是偏偏大晋出了叶晟这么个猛人,一鼓作气把上层有些腐烂的北周打的稀烂,终于导致了天下一统,大晋把边境推到了幽云一带,叶家带兵守蓟门关,种家带兵守云州城,看住了北边的两大门户,彻底守住了叶晟打下来的国土。

但是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更何况是当年几度觊觎中原的庞大北周?

北周政权瓦解之后,并没有烟消云散,几个北周的宇文氏王族,又在北边聚拢起了部落,虽然暂时进不来蓟门关,也破不了云州城,没有成什么大气候,但是经过三十多年休养生息,这些北周残余势力,大多也都缓过气来了。

当初李信奉承德天子的命令,去北边送东西的时候,曾经在蓟门关附近的小陈集,遭遇过残周部族在边境打秋风,那是叶鸣有意让给了李信一份大功,也是李信平步青云的开始。

那一战,虽然尽在叶鸣掌握之中,但是这些残周部族既然敢进大晋国境,肯定是有了一定的底气,甚至是有了威胁边境的力量。

天子皱眉道:“长安你的意思是,要朕去……清理残周?”

三十多年前那一战之后,北周与南蜀两国自然分崩离析,不复存在,但是大晋也是“身受重伤”,以至于此后的三十年,都在尽力休养生息,承德朝十九年时间,几乎都是死守边境,没有再对北边的残周用兵。

李信深呼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如今禁军元气大伤,朝廷当下要对北边用兵是不太现实的,即便可以,天下人难免会诟病陛下穷兵黩武,但是臣以为,陛下想要比肩武皇帝,这件事就必须要提上以后的规划,最起码现在就要开始着手准备。”

“如今西南安定,陛下有禁军,有叶家又有种家,再加上先帝朝几十年来的积累,如此底蕴,若陛下不能开疆拓土,只做一个守成之君,那就太过可惜了。”

开疆拓土,几乎是每一个皇帝的毕生梦想,也是他们最大的荣耀!

听到李信这么说,太康天子表面上虽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皱眉思考,但是李信可以清楚的听见。

他的呼吸急促了。

第638章 大事件的推手

老实说,在李信说出这些话之前,这位刚刚坐稳帝位,“迫不得已”平定了西南的太康天子,从来没想过去超越先帝,更没有想过去跟那个姬家历史上最为耀眼的武皇帝比肩。

他就只想老老实实的当好自己这个皇帝。

但是李信这段话,反倒是提醒了他。

是啊,先帝没有解决的西南问题,朕解决了,这件事未来记在史书上,朕比先帝也就不差多少了。

如果朕再能把北边的残周给彻底解决了,就能把国土往北边最少再开拓一千里,到时候朕虽然未必比得上武皇帝,但是还真的就可以远超先帝了!

问题是,这个计划如何才能行得通。

天子皱着眉头认真想了想,随即下定了决心。

没有什么好犹豫了,如李信所说,如今大晋国富民强,兵强马壮,只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机会,自然就可以横推北边的残周。

现在的残周一盘散沙,固然不会成什么大患,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几十年后如果宇文诸部被统一到一起,倒真有可能威胁到大晋的北部边境。

没有道理把隐患,留给后世子孙。

太康天子心里这样想。

想到这里,他深深地看了李信一眼,沉声道:“长安你说的不对,先帝是我大晋的圣天子,武皇帝更是我大晋几百年一出的雄主,无论如何,朕也是及不上他们半分的。”

说道这里,他顿了顿之后,缓缓的说道:“但是北边的宇文诸部,也已经休养生息了三十多年,再这么放任下去,恐会遗祸子孙。”

李信深深低头,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陛下圣明。”

他跟天子提出这个事情,有一部分的确是为了给大晋扫除隐患,但是他也有一份私心。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如今西南这只飞鸟在太康天子心里已经落袋,平南侯府这只肥兔子也已经入腹,李信这一把良弓,很有可能成为天子的敌人,所以为了缓和矛盾,给自己制造一些斡旋的空间,李信就要人为的给他再制造一些飞鸟,一些狡兔。

而北边残余的宇文诸部,就是最好的飞鸟。

这些鲜卑族人,以游牧为生,常年与弓马为伴,几乎是天生的精锐骑兵,很难真正消灭掉。

北周时期,这些鲜卑高层沉迷享受,髀肉横生,有些人连马也不会骑了,才被叶晟这杆长矛一下子捅了一个通透,但是三十多年前他们被打散之后,已经恢复了游牧生活,如今再想要去消灭他们,是一件非常难以做到的事情。

不过如果太康天子真的做成了,那么他还真能远超承德圣天子,成为大晋有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几个开疆拓土的皇帝。

不过这些都是皇帝的事情,暂时跟李信是没有关系了。

天子拍了拍李信的肩膀,沉声道:“长安,朕心里清楚,朕不过中人之资,与先帝相比都要逊色良多,朕本来不该有这些念头,但是有你在,朕便可以多一些野心了。”

“你要帮朕才是。”

李信低头沉声道:“陛下,北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单单准备就要好几年的时间,而且本朝名将辈出,不管是叶家还是种家,都要胜过臣不知道多少。”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

“不过如果朝廷准备好了,陛下有用到臣的地方,臣义不容辞。”

天子笑了笑。

“有长安这句话,朕便可以放手去准备了,长安你是朕的福将,有你在,什么事情都可以做的成。”

李信摇头连道不敢,接着起身对着天子作揖道:“陛下恩赦了李邺几个孙儿死罪,臣代他们谢过陛下恩德,方才臣在偏殿侯见的时候,见到了以前在羽林卫的老上司侯将军,此时他应该还在候着,臣的事情已了,这便告退了。”

天子犹豫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说起侯敬德,朕还有一件事情忘了跟长安你说。”

李信垂手而立。

“臣洗耳恭听。”

太康天子拉着他重新坐了下来,笑着说道:“用不着这么严肃。”

“西南被长安你平定,大兄也不幸薨逝,那个曾经被你我捧上大都督府的裴进,也就没了威胁,而且这个人才四十多岁,就弃置不用未免可惜,所以朕这几天召他见了几次,他也愿意效忠朕,因此朕准备让他先接手你在禁军的位置,做一段时间观望观望。”

“反正禁军有侯敬德看着,出不了什么大事情。”

李信恭声道:“禁军是陛下刀剑,自然应该陛下圣断,臣没有任何意见。”

天子摇头笑道:“毕竟是接手你的位置,好歹你也说两句。”

李信犹豫了一下,随即缓缓开口道:“裴大将军这个人,固然能力出众,但是他从前是禁军都统大将军,现在更是大都督府的右都督,让他自降两级去做一个二品将军,恐怕他心里会不舒服。”

天子笑着说道:“他已经赋闲两年多了,在大都督府里憋的快疯了,现在莫说一个二品将军,就是让他去带一个折冲府,恐怕他也会低头答应。”

靖安侯爷沉声道:“他答应是他的。”

“按着臣的意思,裴大将军可以去带右营,但是他的品级要高一些,陛下可以给他一个从一品的武散官,让他兼任禁军右营将军,这样这位裴大将军,就会对陛下心服口服了。”

天子点头微笑:“还是长安你心思缜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