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716章

作者:漫客1

时间过得很快。

转眼间,距离李兴被杀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时间,来到了太康八年的五月,此时天气已经燥热了起来,永乐坊里的不少人家,已经开始用冰了。

此时的长公主,早已经过了月子,没日里在家也不干别的事情,只是安心带着大闺女还有小儿子。

而李大侯爷本人,除了没事跟赵嘉下棋之外,就是会去陈国公府探病,前几日为了喜庆,他还把小儿子李平抱去给叶老头看了看,向来觉得小孩儿吵闹的叶老头,见到了这个刚满月没多久的小孩子,笑得合不拢嘴。

这天,李信正在后院的凉亭下面与赵嘉下棋,一身单衣的赵放站在李信身后奉茶,随着棋盘上黑白二子越来越多,在一旁看棋的赵放终于忍耐不住,小声开口道:“老师,您下在这里,赵师的这一片黑子便统统都死了。”

因为赵嘉曾经把赵放带在身边教了一段时间,而且赵嘉的学识也的确足够做赵放的老师,所以从西南回来之后,他便称呼赵嘉也作老师。

靖安侯爷皱眉思索了一番,随即回头,没好气的说道:“观棋不语真君子,要你小子多话么?”

坐在李信对面的赵嘉呵呵笑道:“侯爷说得对,不能照这小子说的下,不然显得侯爷你没本事。”

李信眼睛都没有眨一下,直接把白子放在了赵放指着的那个位置上,大咧咧的说道:“他便是不说,我也是要下这里的。”

赵幼安有些无语。

“侯爷说什么便是什么罢。”

两个人继续落子,过了一会儿之后,李信回头,无意间看到赵放腰里挂着的一个绣着青草图案的香草包,他有些漫不经心的问道:“谁给你弄的?”

香草包里一般有苍术,山奈,白芷等药材,可以防虫防瘟,这种东西比较精致,一般都是女子所制。

赵放今年才十四五岁,闻言也没有多想什么,大咧咧的说道:“这个是小小姐姐送我的,她说我刚才西南回来,那边会有一些瘟瘴之气,让我戴上这个祛祛病气。”

靖安侯爷脸色变得不太好看了,他闷哼一声。

“让你背的武经,会背了么?”

赵放显然没有察觉到事情不对,大咧咧的说道:“老师从师祖那里带回来的书,弟子全部都背熟了。”

李信脸色更加不好看了。

“那就去把兵部这几年汇编的《地理志》背熟,小小年纪,不知道好好学习,每天看一些棋谱杂书,半点也不成样子。”

兵部职方司编撰的地理志,何止百万字,赵放神色一苦,低头道:“弟子这就去。”

说完,他逃也似的的跑远了。

等到赵放走远,坐在李信对面的赵幼安才哈哈大笑。

“侯爷吃这小子的醋了?”

“胡说八道。”

李侯爷脸不红气不喘,淡淡的说道:“他们年纪太小了,正是学本事的时候,不许早恋。”

赵嘉笑眯眯的开口道:“侯爷说的是,咱们继续下棋。”

白养这小妮子十年时间,从来没有给她哥弄过什么香包。

靖安侯爷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罢了,不下了。”

因为赵放刚才的指点,原本棋力就只比李信高出一筹的赵嘉在棋盘上已经不占上风了,因此他很干脆的点了点头,微笑道:“侯爷把他支开,是有事情与我说?”

李信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才缓缓开口。

“军器监今天应该是交付最后一批兵器,甲胄,御酒司那边的两万坛祝融酒,也都已经装车装好了,不出意外,最多再有两三天就要出京城,送到云州城去了。”

赵嘉微微点头,开口问道:“侯爷是在考虑运送这批东西的人选?”

李信微微摇头。

“选人是陛下的事情,跟咱们没有关系,只要不是蠢猪,带着一两千个人总不会连批东西都看不住。”

“问题是……”

说到这里,李信顿了顿,然后开口道:“问题是这批东西到了云州城之后,用不了多久,北边的第一波战事就要开始了,而且……”

“场面应该不会太小。”

赵幼安一边收拢棋子,一边开口问道:“何以见得?”

“因为种家需要一个大场面。”

道理很简单,种家已经很多年没有立功了。

武皇帝指挥南征北战,北边的是叶晟,南边的则是李知节,在四十年前那场大战之中,身为大晋第一将门的种家,并没有什么很出彩的表现。

甚至此后四十年时间里,也都颇为平庸。

此时,李家已经倒下,叶家青黄不接,京城又出了靖安侯府这个新兴的将门,种家一旦接下这个任务,就必然会全力像天子证明种家的能力。

哪怕只是试探性的碰撞,种家也不可能会小打小闹。

赵嘉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然后微笑道:“侯爷,北征这件事,与咱们靖安侯府,能扯到关系么?”

北征的第一步,是由种家完成,如果第一步完成,之后的全面战争,多半也是由叶家的镇北军去完成。

选在京城的李信,出京带兵的几率并不是很大。

李信抬头看了赵嘉一眼,随即自嘲一笑。

“不管有没有关系,咱们该往北边看,还是要往北边看的。”

第686章 不谋而合

北征这件事,太康天子已经筹备了三年多时间,时至今日,这个“项目”终于开始运作起来了。

第二天,军器监将兵部定制的两万副甲胄,以及箭矢,长刀等等,统统交付给了兵部。

确切的说,是交付给了羽林卫右营,谢岱为首的羽林卫右营,将这些东西一一清点完毕,装了整整二三十辆大车,然后开到了靖安侯府门口。

没有办法,这些东西既然交付了,本来是应该送到兵部去,再由兵部的人负责配送给地方军中,但是这件事从头到尾都跳过了兵部衙门,因此只能把这些东西送到靖安侯府里来。

即便李信家里足够大,但是也不能让这些大车进家,李信吩咐他们把马车停在了靖安侯府后处的大街上,然后他和赵嘉一起,亲自去检收了这批军械。

刀甲都是两万套,被整整齐齐的码在一辆辆马车里。

这些东西并不是简简单单的铠甲和长刀,事实上这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朝廷明文禁止的禁品,寻常人家只要私藏,轻则打板子坐牢,重则要充军的。

因为一套刀甲,都可以代表一个战力,任何一个普通人,穿上这副甲胄,再提上一柄长刀,走到人群里就会成为一个可怕的杀神,随意几刀下去,就是一条人命。

大晋朝禁刀不禁剑,民间佩剑的不少,佩刀的却寥寥无几,即便有,多半也是有朝廷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