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744章

作者:漫客1

毕竟再有几年时间,他也该致仕回乡了,一大把年纪,没有必要去跟那些正在青壮时期的手下人死磕。

谢隽沉默了很久,最终缓缓低头。

“李尚书是我兵部的尚书,既然尚书盖了印,兵部自然应该奉行。”

说着,他把李信的那封文书收在了袖子里,咬牙道:“李尚书要的这些东西,库部司会很快给侯爷送到镇北军去,请侯爷放心。”

谢隽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他是个很理智的人,库部司的亏空显然已经瞒不住了,既然瞒不住,那就要想办法把这个窟窿给补上。

至于用什么补……

自然是那些拿了钱的人,再吐钱出来填满这个窟窿。

靖安侯爷笑意盈盈的看着谢隽。

“如此,就麻烦谢侍郎了。”

“库部司在京畿一带有八个库房,这八个库房里的东西,我明天就要提走,至于剩下的缺漏,还请谢侍郎尽快送到镇北军去。”

说到这里,李信又看了一眼谢隽。

“谢侍郎如果碰到了难处,没有办法很快送东西去镇北军,那就给本官写一封信,本官会如实呈报陛下,到时候我兵部的家丑漏了出去,无非是咱们这几个尚书侍郎革职问罪而已。”

李信做不做兵部尚书其实无所谓,但是谢隽这个在兵部做了半辈子的老侍郎,如果在将要致仕的时候被革职查问,那么一辈子的名声就算是毁了。

须发都已经花白的谢老头,咬了咬牙,低声道:“李尚书放心,兵部就是砸锅卖铁,也不会少了镇北军的物资。”

李信这才满意的拍了拍这老头的肩膀。

“谢侍郎很恨我?”

谢隽深呼吸了一口气,低头道:“下官不敢。”

“你们自然是敢的。”

李信笑呵呵的说道:“这件事情办下去,整个库部司乃至于半个兵部,都要出血去补这个缺漏,到时候我这个断人钱财的尚书,便会被你们在背地里大骂特骂。”

“你们说不定连刨我家祖坟的心思都会有。”

靖安侯爷面色平静,淡淡的看着谢隽。

“你们心里会想,兵部从来都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我这个愣头青尚书要跳出来做这种恶事。”

“但是兵部原本不应该是这样的。”

李信看着谢隽,一字一句的说道:“圣人的圣贤书也没有教你们去搜刮油水。”

“你们先做了恶事,我只是把它稍微纠正过来一些,让你们吐一点出来,弥补弥补。”

“如果你们还是不愿意,那么就不是破财免灾这么简单了。”

李信负手离开自己的尚书班房。

“没了你们,兵部一样会转,天底下想要当官的人多了去了,他们削尖了脑袋想要挤进兵部里头来。”

“这件事办还是不办,应该怎么办,都由你们自己去考虑,不过丑话说在前头。”

“我不介意承担一个御下不严的罪名。”

第712章 授业之恩

从前李信还是一个小人物的时候,做事只问利害,不问对错,这是很正常的成年人心态,李信还曾经把这句话,教给叶家的小侯爷。

但是叶晟临死之前,又教了李信另外一句话。

那就是,如果已经站的足够高了,做事之前不妨也问一问对错,然后再去想利害。

这句话李信听进去了,并且深以为然。

所以他才会在这个当口,以这种强横的姿态,得罪几乎整个兵部。

毕竟他要是想要物资,有很多别的路可以走,比如说直接跟太康天子要,再或者亲自去一趟户部要钱,不管哪一边都会给他李信一点面子,弄点东西总不是难事。

实在不行,库部司账册上记载的数字,他也不用要这么多,如果只要一半的话,那么库部司的库存即便不够,那些兵部的官员也会心甘情愿的去补这个缺漏。

李信可以有很多别的选择,但是他偏偏选择了这种最生硬,也最“愣头青”的做法。

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因为本来就应该这么做,二来是……因为他已经站的足够高,高到这些兵部的人根本够不到他的脚踝,也没有办法把他拉下来,所以他才能肆无忌惮的去得罪这些人。

从兵部离开之后,时间还没有到中午,李信上了自己的墨骓马,朝着城南的羽林卫大营走去。

很快,他便到了羽林卫大营门口。

此时,羽林卫右营的人全部被种衡拉着去北边送东西去了,还没有回来,因此羽林卫大营里只剩下左营,大部分都是李信的旧部,他很顺利的就进了羽林卫左营,被人带到了羽林左郎将王钟的班房门口。

班房的房门被死死地关着。

几个左营的都尉挨个去敲门,对着里面喊说李侯爷来了,但是里面还是没有动静。

李信很干脆的挥了挥手。

“撞开。”

于是,左营的四个都尉很干脆的朝着这个房门撞去,房门本来就是木门,被四个大汉合身一撞,两块门板立刻倒在地上,掀起了一阵烟尘。

房门一开,一股浓烈的酒气扑面而来。

蓬头垢面的左郎将王钟,半躺在椅子上,一只手拿着酒壶,喝的不省人事。

即便房门倒在地上,他也无知无觉。

李信皱了皱眉头,迈步走了进去。y

“王师父这样多久了?”

他对一个都尉问道。

这个羽林卫的都尉,曾经是他手下的一个队正,闻言连忙说道:“回侯爷,王头儿他从…叶老公爷走了之后就这样,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喝酒,也没有怎么过问过羽林卫里的事情了……”

叶晟的八十寿辰当天,王钟带带着十六个老卒一起去给他贺寿,当天十八个人一起,喝的畅快不已,但是第二天,老公爷叶晟便撒手人寰。

这其中的原因,旁人不了解,身为内家拳宗师的王钟肯定是知道一些的。

叶晟走了之后,他还去找了尚未来得及离京的秦元化问过,得知了老公爷的确带着病,不能饮酒,王钟知道了之后,当即就扇了自己几个响亮的嘴巴。

那次大家一起去拜寿,是他去联络的,他自然把这件事归咎到自己头上。

从那以后接近两个月时间,王钟都是这个模样,每日喝的大醉,半梦半醒之间,还会起来抽自己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