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庶子 第949章

作者:漫客1

他面孔都有些扭曲了。

“这些人,没有一个与朕是一条心的!”

“朕是皇帝,是天子!”

萧正垂手站在天子的旁边,低头道:“那些文官,总是想着守规矩,虽然有时候很可恶,但是打理天下少不了他们,有些事情也只有他们才做的成。”

“他们根本不可能让朕罢相!”

天子满脸通红,怒声道:“这样下去,朕就不得不放了那几个老家伙,到时候他们便会为所欲为!”

天子发了一通火之后,又跟萧正商量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比如说禁止种家与叶家的人与宫中有任何往来,禁止任何人出入内宫等等……

再有就是,可以……尝试着与沈宽等人接触接触。

两个人说完这些事情,差不多就已经中午了,萧正正要怎怎么处理尚书台里的几个宰相的时候,他的干儿子萧怀,急冲冲的闯了进来,直接跪在了地上,五体投地。

“陛下,干爹……”

天子坐在龙椅上,没有理他。

萧正把萧怀扶了起来,皱眉问道:“在陛下面前,这么没有规矩,出什么事了?”

萧怀上气不接下气,颤声道:“干爹,大事不好了……”

“国子监里有太学生,在说宫里的坏话,此时已经有几十个太学生,正在国子监门口,说……说……”

“说什么……”

萧怀声音颤抖,低头道:“说陛下……宫里藏了先皇的贵人,然后…几位宰相进宫劝谏,被陛下给……”

萧正闻言,心里也知道咯噔。

他回头看向身后,年轻的天子已经脸色铁青,咬牙切齿。

“让千牛卫与羽林卫去抓人,有一个抓一个,把这些造谣之人给朕统统抓起来,扔进京兆府,问罪杀头!”

天子眼睛都红了。

“还有沈宽严守拙这些老头,都给朕拉出去杀了,朕直接让侯敬德把禁军左营开进京城里来,看谁还敢说朕半句不是!”

“陛下息怒。”

萧正跪在地上,苦笑道:“陛下,杀人不难,梅花卫在京城有几百人,陛下相杀谁都很容易,问题是杀了人之后怎么收场。”

“宰辅可以杀,但是不能无缘无故的杀,不然今后大晋朝廷立时就要大乱,陛下您年纪太小,恐怕镇不住京城……”

天子咬牙切齿。

“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抹黑朕不成?”

萧正沉默了一会儿,最终低下了头。

“先拖着吧。”

他看向南方,苦笑了一声。

“奴婢六百里加急送出去的书信,再过几天,应该就可以送到李侯爷手里。”

“他如果肯回京,就没有人能动的了陛下了……”

第908章 霍光故事

就目前而言,尚未亲政的元昭天子权力极其有限,基本上不可能从朝堂上给几位宰辅论罪,也不太可能拿掉他们身上的辅臣的位置。

现在想要解决这个困局,其实也不难,京城三禁卫都掌握在皇帝手中,金吾卫与京兆府还有皇城兵马司等衙门暂时不敢跟皇权作对,这时候只要小皇帝肯下决心,大开杀戒,直接把几个宰辅砍了,再用三禁卫把闹事的人全抓起来,有一个算一个,全部就地杀了,在这种高压之下,基本就没有什么人敢再乱来了。

但是到时候天子乱母,暴虐嗜杀的名声也就会传出去,他才十四岁,兄弟颇多,而且他的叔伯辈也大多健在,如果背上一个失德的名声,只要有人有了歪心思,那么帝位易主,只在顷刻之间。

说白了,他的母族山阴谢氏的势力太小了,如果不是太康天子在最后几年有意提携谢家的人,元昭天子现在手底下就几无可用之人,在这种情况下,他背不起杀这么多人的锅。

其实就算李信回京,想要稳住局势,能够做的差不多也就是这些,只不过李信能够扛得住,小皇帝不行。

大朝会之后,萧正让人在皇城里收拾出了一间藏书的宫殿,把原本关在尚书台里的几位宰辅从全部请了进去,禁止任何人探望。

与此同时,元昭天子召见礼部尚书孔昱,得到礼部的支持之后,派羽林卫驱散了太庙的太学生,并且张贴告示,再有闹事的太学生,革除功名,以及太学生身份。

能够在太学上学的,多半是秀才或者是举人,功名是他们的死穴,告示张贴之后,这些太学生立刻偃旗息鼓,不敢再胡说八道。

不过暗地里的闲言闲语,还是免不了的。

就这样,年轻的元昭天子,与朝臣们对峙了起来。

而元昭天子让萧正送给李信的书信,也在六百里加急送往永州。

永州距离朝廷差不多两千四百多里,六百里加急驿使一人三马,路过驿站便换马或者换人,昼夜不停,一天差不多能跑五六百里,到了第四天,一身风尘的京城驿使看看来到永州城下,他并未进城,而是朝着祁阳县的方向飞奔而去。

到了下午快黄昏的时候,驿使来到祁山脚下的李宅门口,翻身下马,叩响了房门。

“京城六百里加急!”

这个驿使声音有些嘶哑,连续高喊了几声之后,终于有门房过来开门,询问清楚来意之后,门房并没有让他进去,只是从他手里接过了这封京城送过来的书信,转身找到了正在后院亭子下面与妻子孩子一起支着烤架烤肉的李信,恭敬弯身:“侯爷,京城六百里加急送过来的。”

李信转了转手里已经烤成金黄色的羊肉串,递到了大女儿手里,笑着说道:“来,阿涵,这个可以吃了。”

小阿涵继承了她母亲的吃货属性,闻言立刻接了过去,对着李信甜甜一笑:“谢谢阿爹。”

九公主则是白了一眼李信,仿佛在埋怨他偏心。

李信这才用手帕擦了擦手上的油渍,回头接过了这封信,淡淡的问道:“谁寄过来的?”

有资格用六百里加急送信的人不多,因为一天跑六百里伤人又伤马,经常有跑死马的情况发生,一般只有兵部的军报才会用这个规格送信。

李府的门房,也是靖安侯府的家将,他低头沉声道:“那人说,应该是宫里送过来的。”

李信这才来了兴致,拆开信封之后,从中抽出足足三页的信纸,他半眯着眼睛,把三张纸从前到后一一看了一遍之后,脸上渐渐露出笑意。

“好啊,我前两天还在想,怎么稳住西南局势的问题,这才过了几天,京城那边就给了我这么大一个惊喜。”

李侯爷把信纸叠好,塞回了信封里,微笑道:“人家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没想到这些大头书生不是大将军,却要做霍光故事。”

听到李信的这几句话之后,九公主也放下了手里的羊肉串,好奇的看了李信一眼:“霍光是谁?”

“京城里出什么事了?”

李信把信塞进了自己的袖子里,呵呵一笑:“没什么大事,就是有人不想让你那个大侄子做皇帝了。”

九公主神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