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286章

作者:贪狼独坐

而亲自用活字印刷完毕后,朱厚照还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规整活字。

确保没有任何泄露,这才亲自封箱带着两本快马赶回了皇宫大内。

张小公爷对于朱厚照的做法只是淡淡的一笑,没有其他任何的表示。

如果这位太子殿下跟自己学了这么久,连这两部著作的价值都看不出来的话……

那只能说,他是蠢货中的蠢货。

然而小正德不仅不是蠢货,而且他比张小公爷从历史上到的更加聪慧。

是以仅仅是在张小公爷写这两本著作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了其中的价值。

但朱厚照并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弘治皇帝,只是恭敬的递上了这两本便告辞而去。

《夫战争述、《献给皇帝陛下之计然谏,便是这两本的名字。

洋洋洒洒的数十万字,弘治皇帝甚至花费了足足五日方堪堪品完毕。

看完后他便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何会如此郑重的亲自送来。

亦明白为何前几日他竟是调动了禁卫,将印房封锁亲自刊印。

弘治皇帝此时亦绝对不希望这两部著作流传出去的,者关系到了帝国最为核心的利益。

很多之前看似不解的难题,结合着两部刊照疑惑顿解。

这……这都已经不敢说是大才槃槃了,这简直就如天人神授一般啊!!

因为除此之外弘治皇帝真无法形容着两本,对于自己的震撼!

《夫战争述这本弘治皇帝踌躇了良久,终究是咬着牙将此刊印了五本交给了军部。

但所有人只许在军部内参阅,绝对不许带出。

这直接造成的是军部从王越到汪直,再到保国公、成国公他们几个近乎要魔怔了。

眼珠子几乎陷进了里根本拔不出来,很多是他们从前隐隐感觉到但形容不出来的。

毕竟他们行伍亦都做了不少,王越甚至还有地方治理经验的。

他们对于张小公爷的形容和描述,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

再结合他们从史上到的一切,顿时很多疑惑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陛下,此策决计不可轻传之!!”

这是虎头国公拿到这篇孙儿著出的,仅仅是看了前面三行便豁然起身怒目圆瞪。

“此策所言关乎国命,关乎帝国之安危!若非帝国忠良,决计不可授之!”

弘治皇帝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王越直至看完了才脸色苍白。

对弘治皇帝苦笑涩声道“陛下,老臣……服矣!”

玉螭虎在此必然撇嘴,您能不服么?!

这可是多少人的智慧总结,经过了多少次的提炼方才成型的。

别看咱张小公爷只是将其中的些许项目提炼出来,但能够结合古籍将这些嵌入亦是本事啊!

里面不敢说是字字珠玑,但绝对能让这些老将们有拨云见日之感。

第四百七十三章 东厂锦衣皆须改,咨政元老将出台

战争是什么?!要明白这点非常的重要。

这甚至一定程度上比战争本身,更为重要。

只有对战争有着清晰而透彻的认知,才会明白战争意味着什么。

华夏千年以来多数只研究于战略、战役、战斗,却没有人去研究过战争的本身。

那股重道轻器的思想,然后延伸至重文轻武。

先说“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又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这都还不够,还要说“战胜,以丧礼处之”。

连赢了都得按照丧事来处,那干脆卸甲别干了呗。

文官们因为这个思想对自己有利,而不断的将其广传之。

而张小公爷却不一样,他可是经历过后是各种熏陶的。

他很清楚的知道一点你不用,别人就用在你头上了。

“国虽大,好战必亡”没错,但别忘了下一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可以说弘治皇帝等人,是第一次从张小公爷的著作里了解到这种思维方向。

战争是国政的延续,国政是不流血的战争。

《夫战争述中,张小公爷首先陈述的就是战争与国政、国策和国利之间的关系。

完成了这个阐述,才接着阐述战争的目的。

战争的目的决定了战略目标和计划、战役的执行,及每一场相关的战斗……

这部《夫战争述还好,那部《献给皇帝陛下之计然谏才是最麻烦的事儿啊!

弘治皇帝倒是看的爱不释手看懂了,可这要不要给国朝重臣们看弘治皇帝却非常犹豫。

不给吧,那些老家伙不明白的话估计很多国策得变得偏颇。

可给他们看完了,弘治皇帝又觉着这相当于白白的给他们授予计然之策的核心!大亏啊!

踌躇了半响,弘治皇帝还是让萧敬把张小公爷找来了。

毕竟这玩意儿是张小公爷鼓捣出来的,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些东西的价值。

“这多简单啊!”

张小公爷眨巴着那双漂亮的丹凤桃花,笑眯眯的道“分其为上中下三部,为尚者可学上部。”

“入阁则是能学上中二部,唯有入元老院才能学尽上中下三部。”

弘治皇帝听得这话不由得眼珠子瞪的大大的,卧槽!还能有这样的操作?!

张小公爷眨巴着那双无辜的眼睛,很确定的用眼神告诉弘治皇帝就是有这样的操作!

“陛下这次即便是不召小子,小子亦想来与陛下聊聊……”

对于东缉事厂、锦衣卫这俩部门,还有后来的西厂其实张小公爷已经是蛋疼很久了。

洪武皇帝不放心文臣武将这个事情,他能理解。

但特么搞个锦衣卫出来,结果权限太大又为了限制锦衣卫搞个东厂出来。

东厂完了权限太大又出个西厂,西厂完犊子了还曾经有个内厂……

反正张小公爷是觉着这事儿搞的很扯犊子,就不能各自划分一下、各自限制互相制衡一番么?!

锦衣卫和东厂一定程度上是陷于内耗的,职能方面很多时候又重叠着实麻烦。

“锦衣卫,宫内可分‘仪卫’、‘皇家禁卫’,及‘帝国皇家特勤情报局’……”

职能细分、互不隶属、各自统御、统一负责,这就是张小公爷提出的新方案。

仪卫,只是负责仪仗、维持上朝秩序的专门队伍。

他们只是负责这一块儿,其他的不需负责、不留宿宫内。

皇家禁卫则是负责皇宫内的安全,按照张小公爷的意思目前的皇家禁卫将会逐步的替换。

一方面是要从新建国防军中遴选,必须要上过前线、立过战功确认是对国朝、对皇家绝对忠诚方可担当。

另一方面则是有一定限制,年龄、婚配、身家筛查……等等。

帝国皇家特勤情报局那就简单了,首先就是整合锦衣卫及东厂原本在九边及九边之外的力量。

将他们专门组成成为只负责对外一切情报收集、分析的专门机构,他们将全面负责对外的情报分析。

一切边境上帝国的敌人、潜在的敌人,他们都会负责渗透、情报收集、分析。

并将这些情报传回帝国,而他们只对皇帝陛下、内阁负责。

内阁有弹劾权但没有任免权,唯一的任免权只有皇帝有。

他们与汪直负责的“帝国皇家最高军事谍报司”形成互补,军事谍报司负责的是军事情报收集。

而他们负责的是全面的情报收集,双方的情报还可以互相印证一番。

东缉事厂则是同样也需要细化和拆分,首先就是皇宫内的职能拆为“皇家近卫”。

而原属外部的情报机构,在敌境、负责刺探的部分全数切割给“帝国皇家特勤情报局”。

但同时原本隶属于锦衣卫在内部负责监视、缉查的相关人员,亦都全数转交于新机构。

这个新机构的名字,则是叫“帝国皇家特别调查局”!

帝国皇家特别调查局那就相对简单了,基本就是现在锦衣卫的职能。

只是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口号是“上查国蠹奸佞,下缉不法盗匪”。

涉及盗匪者报备大理寺、司律部,便可将其传唤、缉拿、审讯。

收集证据后直接提交司律部,向大理寺提起诉讼由大理寺依证据、《大明律审判。

官员方面五品以下官员,调查局有权传唤、审讯,需报备大理寺、内阁及皇帝陛下。

如若查实者则将由司律部核实起诉,大理寺审理判决。

若不服司律部、大理寺之判决,可申诉至内阁重新审理。

五品及以上、二品以下官员,则需报备内阁、皇帝陛下再行传唤审讯。不必报备大理寺。

涉及二品则是只需要报备帝国皇帝陛下,获得陛下首肯后方可传唤审讯。

但没有起诉及审判权,无论任何一级皆不可严刑逼供……

弘治皇帝听着张小公爷一点点的陈述,不由得入神了。

不得不说这虽然拆分了两个部门的权限细分了,但实际上职能也清晰了。

同时各自都有了制衡、有了明晰的角度,同时六部、内阁都有了知情权、弹劾权。

这也会让文官系统的反弹,减轻许多。

新设的两个部其职权清晰后,反而安全了许多。

而且在张小公爷的规划中,这两部门的负责人亦是在达到一定年龄后可进入元老院的!

这可是一个巨大的萝卜啊,萧敬初时还担心此事在锦衣卫、东厂会引起反弹。

可张小公爷这最后的一击,直接就是致命绝杀啊!

进元老院,那可是连文官都扛不住的诱惑何况锦衣卫、东厂乎?!

而且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看似风光,但很多时候下场可都好不到哪儿去。

这也是他们在位的时候极为疯狂的原因之一,若是能够给一个元老院的名额……

卧槽尼玛!那必须小心翼翼,又得好好卖死力气啊!

论面子,还有比这“元老院”更好的地儿么?!

论里子,元老院的元老们年俸一千两啊!

弘治皇帝沉吟了好一会儿,便先把老戴义给找来了。

老戴义这可谓是劳苦功高啊,进显忠祠那是妥妥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现在弘治皇帝决定更进一步,到时候老戴义也第一批先进那元老院中负责。

老戴义匆匆赶来,听得弘治皇帝居然准备让自己进筹备中的元老院顿时感激的脑袋磕在地上。

那哇哇哭的跟月子里的娃似的,对于弘治皇帝让自己筹备东厂、锦衣卫改革事宜毫不犹豫的应承了下来。

萧敬虽然现在是负责人,但毕竟他也负责东厂啊。

所以他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避嫌,再说老萧现在好歹还得继续混下去呢。

上一篇:大魏能臣

下一篇:巴比伦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