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贪狼独坐
“虎哥儿……”
朱厚照甚至有些颤抖,几乎不敢置信的望着张小公爷。
“此事,出于我口、入殿下耳便算了结。”
张小公爷笑吟吟的拍了拍朱厚照的肩膀,轻声道:“你心中有底便是……”
朱厚照听得一头黑线,这特么……怎么了结啊!
看着张小公爷一身短打,笑嘻嘻的挽起袖子一会儿清理猪圈、一会儿扬粪。
熊孩子只能闷着头,帮着一起干活儿。
直至当天晚上一切都结束了之后,他才沉默的来到了草庐前。
现在他已经不必每晚都要回到皇宫里了,弘治皇帝特许在周侗等侍卫的陪同下他可以留在草庐。
“虎哥儿,你这不是折磨人么……”
已经自己寻思了一个白天的熊孩子,毕竟摸到了一些头绪。
熊孩子并不傻,相反的他极为聪慧。
最简单的事实,如果你把一个会说鞑靼语、乌斯藏语、梵语……等八门语言。
且能书写梵语、能葡萄牙文的天才,当成一个傻子、笨蛋。
那只能说,这么认为的人自己就是个笨蛋。
只是从前他不曾琢磨这些事情,一如很多学霸对于人情世故不是不懂而是不屑一般。
然而任何事情都经不住琢磨,尤其是聪明人的琢磨。
张小公爷仅仅是给他破开了一道口子,熊孩子就能够撕开一片天地!
“先说说你自己的想法罢!”
笑吟吟的让妙安把熊孩子领进来,让他坐下倒上了一杯茶。
张小公爷这才轻声道:“你性子急躁,这是让你学会要缓。”
熊孩子呼出一口气,沉吟了会儿才斟词酌句的道。
“并举……难以并举啊!并举后,何以治天下耶?!”
张小公爷并没有正面的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轻声问道。
“如今官宦,如何来的?!”
“自然是科举啊!”
熊孩子有些莫名其妙,这谁都知道啊!
“那么,参加科举的是什么人呢?!”
这话熊孩子觉着问的更傻了:“读书人啊!他们识字,曾读圣贤啊!”
“若是,这天下所有人都读书识字呢?!都曾读圣贤呢?!”
卧槽!这句话直接让熊孩子瞬间傻了!
他下意识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倘若这天下孩童皆可从小入学,并如同‘桃林草庐’一般由蒙学读至成均呢?!”
朱厚照听得这话彻底就傻眼了,若是如此的话……
那……那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张小公爷低着头,心里轻叹着。
若非我是从那个时代来的,我也不敢想象可以实现这样的事情。
这简直就堪称是壮举!
数十年间,从初期高达80的文盲率直接扫到仅有872。
这数十年究竟付出了多少,即便是想想都不得不肃然起敬。
“当然,此事的话如今殿下就不必作想太多了。”
张小公爷淡淡的道:“此事,能够于百年内成就已算是大业!”
“而今,我推动于学馆实在也是以此为基为殿下、为帝国奠基!”21
第六百零九章 朝堂纷乱有信至,聪慧异常朱厚照
r
张小公爷并没有打算一蹴而就,他只是把这件事情的最终目的明明白白的让朱厚照知道。r
r
作为太子,他必须也必然要知道这些事情的根底。r
r
这才能够保证他今后即位的执政方向,制定针对性的相关策略。r
r
“痴虎儿此举……大手笔啊!”r
r
自己的儿子看不出来,但弘治皇帝这已经为政多年、与群臣周旋的老皇帝怎会看不出来?!r
r
四民并举之策,最大的受益者是谁?!r
r
这无疑必然是皇家啊!r
r
为何文臣敢于在朝堂上攻讦、敢于威逼帝王,其中原因很多。r
r
但士族一家独大,几乎把握了全部的话语权这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r
r
甚至哪怕是商贾,都需考一个功名出来。r
r
一旦有了秀才功名在身,顿时便可区别于草民之列。r
r
若是考得举人,那更是四方来投挂于门下以求免税、免徭役。r
r
士人在大明朝高人一等,甚至可以说是天龙人族群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r
r
北宋汪德温公的那首“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更是反应了这种风气。r
r
“陛下,如小公爷所言此事,不可急切!”r
r
戴义、萧敬,这是现在弘治皇帝手上唯二能商量的人。r
r
于是现在整个御书房里,只有他们二人。r
r
甚至下面的小太监都被远远的支开了,击技内监直接将四周围封锁。r
r
陈州同带着带刀舍人,在外围进行全面的警戒。r
r
终明一代,卫戍皇城、负责皇帝安全者为上直二十六卫。r
r
其中“府军前卫”则专职皇帝近身侍卫,又称“带刀舍人”。r
r
与击技内监一并,负责的是皇帝的近身安全。r
r
“朕自是知道的,此事恐怕终朕乃至太子一朝亦未必能成啊……”r
r
弘治皇帝感慨,这几年他的身体好多了。r
r
从前勤政几乎全凭虎狼丹药支撑着,如今有陈州同的吐纳法配之药浴。r
r
竟是身子骨大好,且今年隆冬之时行走宫内赏雪亦不觉冷。r
r
往年隆冬总是不免畏寒,如今却无此虞了。r
r
弘治皇帝缓缓的站了起来,走下了御座对着躬身而立的戴义、萧敬二人沉吟道。r
r
“无怪乎痴虎儿让朕提军械营造局工匠之位,后又组‘货殖会’、再列军部……”r
r
还有现在开始建立学馆,这些看起来似乎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好像无甚关联。r
r
可如今他这“四民并举”之说出来,顿时可串到一起了!r
r
他就是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r
r
现在这几部已经初步的形成了影响力,士族没有发动反击那是因为他们还掌握着主动权。r
r
历代改革几乎都是人亡政息,当年洪武陛下何等英明神武?!r
r
可即便是洪武陛下当年的严策,亦随着他而飘逝。r
r
为何这些个文宦敢于与皇帝对抗?!r
r
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极大的话语权,甚至可以说是身前身后的一切话语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