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一方
李世民道:“吐蕃方面,已经屯兵边境,随时可能进攻。”
长孙无忌皱眉道:“不可能吧,此前我们根本没有得到消息。”
李世民道:“在这种事情上,杜启不可能撒谎。如今的吐蕃赞普贡嘎,是杜启扶持起来的。吐蕃的大军到了边境,我们腹背受敌。一旦和杜启开战,吐蕃也会入侵。即便可以分兵抵御,可是吐蕃的开战,会牵扯我们太多的兵力,甚至于国内也容易引发战火。这样的战事,一旦开始了,就不容易停止。”
长孙无忌闻言皱起眉头,他思索片刻道:“陛下,可如果不管杜启,杜启这里的消息传出去了,大唐永无宁日。今日有杜启听调不听宣,他日就会更多的人效仿杜启。所以这一风头,臣认为必须要刹住才行。”
李世民道:“要刹住,可是拿什么去刹住。要知道,如今的杜启有十数万的大军。而且杜启的武器更为先进。朕就说一个简单的事情,一旦杜启直接撤离,退回柔远县城,凭县城死守。尤其有他的武器,我们不过是多杜启一倍的兵力,能拿下城池吗?”
顿了顿,李世民继续道:“对付突厥人,我们可以分化瓦解,可对付杜启,这些手段用不上。而且杜启的人,是他一手提拔起来,难以拉拢。甚至于,大唐如果在这里陷入战争无法脱身,下一步,我们想要脱身就不容易了。”
第839章 动不得
动不得
长孙无忌皱起了眉头,因为李世民并非不通战事的人。恰恰是李世民精通战事,所以知道眼下开战,就会存在诸多的隐患。
长孙无忌却是不甘心。
杜启一个二十出头乳臭未干的小子,竟独霸一方,且杜启更是富可敌国,每日赚取无数的钱财。一桩桩一件件事情,都让长孙无忌内心充斥着嫉妒。
所以,长孙无忌不愿意罢休。
长孙无忌沉声道:“陛下,杜启的确有诸多掣肘我们的手段。可这或许就是杜启的威胁而已,因为杜启笃定了陛下不敢开战。”
李世民道:“可我们的确不敢开战。”
顿了顿,李世民看向一直没有发言的李靖,询问道:“卫国公,你怎么看?”
李靖那微微眯着的眼睛,这才张开。对于和杜启的这一战,李靖早在长安时,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来。如今李世民摆明了是不愿意开战,所以李靖才愿意说。
李靖道:“陛下,关于和杜启的这一战。陛下看到了杜启的底牌是新武器,以及吐蕃,但是臣认为,杜启还有一个大杀器。”
李世民道:“还有什么大杀器?”
李靖沉声道:“大唐钱庄。”
李世民道:“钱庄有什么关系吗?”
对于这一点,李世民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原因很简单,大唐钱庄是在大唐境内的,不可能发生什么问题。
李靖正色道:“陛下,大唐钱庄是隶属于杜启的。大唐钱庄接受无数的百姓存钱,一旦大唐钱庄出现任何的问题,万千存钱的百姓,必然哗然动荡。这一事情,会影响到整个大唐。”
李世民的面色陡然大变。
这是他不曾考虑到的。
钱庄接受存钱,有无数的百姓存钱,然后从钱庄得到利息。钱庄却是把这些钱用来周转,确保钱庄的稳定运转。
一旦钱庄出了问题,无数的百姓向官府报案,到时候即便官府要处置,又能处置
谁呢?毕竟钱庄幕后的人是杜启,而杜启在西域,根本无法控制。
李世民越是琢磨,一颗心就越是下沉。
杜启这小子有太多的手段。
长孙无忌涉及到杜启上,内心更为急躁,也缺少了自己的思考,一听到李靖的话,想都不想,直接就开口道:“陛下,杜启的钱庄既然是一个隐患,只需要一道命令下去,就可以查封大唐钱庄。杜启的钱庄,也就彻底废了。”
李世民哼了声,道:“无忌,你是被愤怒冲昏了脑子,还是怎么一回事?刚才卫国公已经说了,一旦对付钱庄,钱庄如果跑路,必定造成动荡。”
“虽说朕不懂钱庄的运转,但朕知道大唐钱庄,已经遍布整个大唐境内。只要钱庄跑路隐藏钱财,就等于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人会因此而丢失钱财,甚至一辈子的钱财都打水漂。所以大唐钱庄,绝对是不能轻易动弹的。”
李世民咬牙道:“杜启这小子,手段真是阴狠啊!”
长孙无忌被呵斥,面颊抽了抽,面子略微有些挂不住。好歹,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子。
是朝廷的重臣。
长孙无忌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快速的思考着。他仔细的琢磨一番,顿时明白了钱庄的重要性,沉声道:“陛下,既然知道钱庄的危险。我们眼下,可以着手打压钱庄。”
李世民道:“怎么打压呢?”
长孙无忌道:“自然是处处找茬,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蛋,既然钱庄运转,就总有这里那里的问题。另外,也可以逐步收买钱庄的人,让他们为朝廷效力。”
“总之,为了避免杜启的钱庄人员狗急跳墙,只要我们走堂堂正正的阳谋对付,以及安排人收买拉拢,总归是有办法的。”
顿了顿,长孙无忌继续道:“既然大唐钱庄可以运转,朝廷也可以出面,专门成立所谓的钱庄,就从钱庄挖人,化为己用。只要逐步的替代掉。到了那一步,我们即便彻查杜启的大唐钱庄,问题也就不大了。”
李世民点头颔首道:“无忌,你是几十岁的人了,应该要保持理智,不要因为私人的情绪,影响到你的判断。”
长孙无忌道:“臣谨记。”
李世民却是很惆怅,道:“要对付大唐钱庄,至少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唯有足够的时间,才能削弱大唐钱庄,最后转换为朝廷掌控的钱庄。”
长孙无忌道:“从长远来看,这是怎么都划算的。因为钱庄的存在,是有利于朝廷的。所以这一模式不应该被废掉,应该是要留着的。”
李世民道:“无忌所言甚是。”
说到这里,李世民再度感慨道:“杜二郎这小子,真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小狐狸啊!朕小觑了他,他做事情一贯是滴水不漏,谋定而后动。既然这一次有了准备,就不可能打无准备的仗。这,才算是杜二郎的风格。”
李靖道:“陛下英明!”
高士廉、苏定方纷纷开口,都是拍李世民马屁的。谁都清楚眼下这一战,极可能打不起来了,因为杜启的准备太充分。
李世民道:“罢了,准备撤军吧。”
“是!”
李靖立刻就应下。
对李靖来说,他其实本不赞同开战。
因为杜启和突厥、吐蕃、高句丽等不同,杜启和大唐有太多的联系,勾连太多。这些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杜启太了解大唐。
对付杜启,等于是对付大唐。
高士廉想着对付杜启的事情,忽然道:“陛下,我们如今虽说要撤军。但实际上,这一战才刚刚开始,因为一切的安排,是为了下一次讨伐杜启。终究这西域之地,要纳入大唐的掌控。而陛下率军返回后,是否要着手打压杜启的商业体系呢?杜启在大唐境内,除了正常经营的钱庄外,还有茶铺、酒楼等这些。”
李世民道:“大唐的繁华,离不来这些。更何况朝廷每年的赋税,大部分是杜启的这些产业提供的。除此外大唐诸多退役的伤兵,也是这些商业在维持。”
“伤兵在战场上受了伤,虽说看似正常,实际上耕种却不容易。”
“他们进入杜启的商业体系,就可以赚钱养家。一旦把这些打压了,无数的百姓,就会因此而受到波及。于国于民来说,都不能处置杜启的商铺。”
李世民道:“这是不可能去安排的。”
高士廉道:“不处置这些,杜启的商铺就源源不断的,替杜启赚钱,使得杜启富可敌国。使得杜启在西域,根本不缺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