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348章

作者:东一方

李孝恭是杜启的岳父,便是国丈。

李孝恭听到后却是摇头苦笑道:“药师公,你就别折煞我了,你年长于我,称呼一声贤弟,如此便已经足够了。这称呼国丈,我实在是受之有愧。”

李靖道:“如此,我就僭越了。”

顿了顿,李靖继续道:“说起来,曾经你我同在大唐朝廷为官。而如今,你我却是同在夏国为官,又在陛下的麾下任职。人生际遇,莫过于如此。只是我所不曾预料到的,便是陛下如此的年纪,在大唐已经是定鼎天下的情况下,硬生生拿下了立足之地,然后奠定了夏国的根基,如今更是和大唐交锋。”

李孝恭说道:“早些年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陛下会走到这一步。也就是陛下和大唐第一次开战取胜后,当时我才隐隐有了判断。几年时间,世易时移,夏国已经成了庞然大物。而大唐在夏国的面前,已经是日渐的捉襟见肘了。”

两个人在一起,说着话。

更是唏嘘不已。

因为眼下发生的一切,让人感慨良多,尤其杜启的所作所为,等于是硬生生在大唐身上撕下了一块肉来,然后开始蛇吞象,一步步和大唐掰腕子,到了如今能压制大唐。

这是极为不易的。

李孝恭和李靖许久,等到傍晚时分,杜启亲自设宴,为李孝恭夫妇接风洗尘。一场宴席,虽说酒水少,却也气氛十足,宾主尽欢。

翌日,清晨。

李孝恭一行人便已经是先一步离去。

他们是径直往帝京城去。

只要李孝恭一行人到了帝京城,李烟云自然会安排的,不需要杜启去操心。

杜启率领的大军,依旧是在肃州酒泉城外。他麾下的大军,依旧是把酒泉城包围了起来,并没有采取行动。只是让杜启意外的是,如今大唐一方不曾采取任何行动,尤其酒泉的李勣也一样不采取任何的行动,让杜启颇为意外,因为自始至终都不曾采取行动。

因为李勣方面不曾采取行动,所以杜启当下也是静观其变,暂时不曾出兵。

第1135章 希望和失望

希望和失望

长安城。

如今的整个长安,已经是风起云涌。

因为被抓的夏国商人太多了。

这一事情,使得人心惶惶,因为都担心夏国报复。在大肆的抓捕中,长安城内,忽然间,便有了无数的消息传出。

传出的消息,便是杜启的应对。

杜启勒令李世民释放所有夏国的商人,如果不释放,将会刺杀大唐的官员。

这是夏国的应对。

消息传得满天飞,很快被不良人知道,不良人在最短的时间内,便已经把消息传到了李世民的面前,当李世民得知后,面色顿时有了变化。

杜启的威胁,极具针对性。

甚至让李世民掣肘。

李世民当即传召,召房玄龄入宫来议事。等房玄龄入宫后,李世民说道:“玄龄,关于如今长安城传播的关于杜启的消息,你可曾知道?”

房玄龄道:“臣今日还在忙碌公务,所以暂时不知。”

李世民当即道:“如今杜启的威胁,便是勒令我们释放夏国的商人。一旦我们不这么做,杜启将会刺杀我大唐的官员

。而且杜启已经先传出了消息,告诉所有的官员,让官员各自辞官,否则一旦朕拒绝释放人,他就会下令刺杀官员。玄龄,我们如今怎么办?”

房玄龄的神情,也肃然起来。

杜启的应对太狠了。

太果决了。

如此安排,超出了李世民的考虑,也是超出了房玄龄的考虑。

李世民见房玄龄沉默,一时间也是有些凝重。因为在当下如果大唐采取硬抗的手段,那么一旦杜启的人刺杀,到时候即便是官府做出了准备,也可能有损伤。如果是大唐直接释放了夏国的商人,便等于是认怂服输一样。

房玄龄沉声道:“陛下,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断。因为如果不搭理杜启的威胁,那么官员可能会很多辞官。而且刺杀下,也会有许多官员被杀死。所以最终,必定是人心动荡,各地也会出现动乱。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地方官员不断被杀,极可能导致地方动乱。至于释放夏国的商人,也等于是主动向杜启认输。所以两种选择,都有一定的为难。”

李世民神情也是尴尬。

眼下处境不妙。

李世民沉声道:“房卿,你说该如何办?”

房玄龄道:“陛下,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李世民心中叹息一声。

这一刻,他开始怀念杜如晦了,因为杜如晦在的时候,但凡有需要决断的,杜如晦都可以立刻做出决断。可是房玄龄

这里,要说出谋划策分析局势,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可要说让房玄龄做出决定,却是有一定的难度。

李世民当即道:“来人,请太上皇来。”

内侍立刻去通知。

不多时,李渊拄着一根拐杖来了,如今的李渊,已经是风烛残年。他的脸上,已经是有了老年斑,背脊都佝偻着。

李世民直接赐座,李渊坐下后,看向李世民道:“皇帝召我来,可是有什么事?”

李世民直接说了杜启威胁的事情。

李渊听完后道:“你如今说杜启威胁你,那么你,为什么要抓捕夏国的商人?”

对于外界的消息,李渊如今是不闻不问的。自从把手中的棋子,全部交给了李世民,李渊就不曾过问事情。尤其是这几年内,李渊本身更是苍老了太多太多,也已经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事情,整日里都是呆在宫中。

尤其是去年寒冬,他数次发病,近乎是已经撑不住。好在最后,李渊又熬了过来,只不过李渊本身,却知道自己恐怕是时日无多,最多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了。

李世民听着李渊的询问,心头却是叹息道:“因为李孝恭自长安消失,也是杜启的人带走的。这个长安中,杜启要带走苏定方的家眷,那就带走苏定方的家眷;要带走李靖的家眷,也是直接就带走李靖的家眷。如今,连李孝恭一家人也带走。所以朕把夏国的商人抓起来,一一提审,要查出杜启的眼线,把杜启安插在长安的眼线一网打尽。”

李渊再度道:“如今你拿下了杜启的眼线吗?”

李世民道:“还未有发现。”

李渊沉声道:“既然是没有发现,何必要一直继续抓人。而且抓了的人,为什么不释放。提审是可以,问题是这提审

的方式,却是不应该如此暴利啊!皇帝,你做事情,以往不是这么毛毛躁躁的,怎么这一次涉及到李孝恭的事情,确实如此的急躁。”

这一刻的李渊,有些恨铁不成钢。

李世民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