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侯爷 第1626章

作者:东一方

燕久行了一礼,便转身退下,而燕久退下后,扶余璋又说了其余的事情,吩咐所有人各司其职严阵以待,便让所有人退下。

第1396章 燕久心思

燕久心思

杜启率领的大军,在十一月底,已经靠近了泗沘城,距离泗沘城不过六十余里路。虽说如今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但对于夏国的军队来说,却没有太大的影响。一众将士,穿着厚实,即便是天气寒冷,却也依旧斗志昂扬。

抵近中午,大军找了处空旷地方停下埋锅造饭。

杜启也是停下休息。

上官仪、马周和关之澜,都在杜启身旁,三人的神情,显得颇为轻松。因为这一路过来,他们所向披靡,根本没有能抵挡的,甚至于百济国各城,也根本不抵挡,都是直接放弃投降。

“报!”

就在此时,有士兵来到杜启身边。

士兵说道:“陛下,有新罗国使臣燕久,前来求见。”

杜启吩咐道:“带过来。”

士兵应下,便转身去通知。

不多时,燕久来到杜启的身旁,当燕久见到了杜启,看到杜启的样子,心下也是赞叹不已,杜启年纪不算大,三十岁都不到,却是打下了偌大的一个帝国,堪称是奇迹。

燕久双手合拢,九十度弯腰揖了一礼,郑重道:“百济国使臣燕久,拜见夏国皇帝陛下。”

燕久年轻时,在大隋呆过。

所以能说汉话。

杜启听到了燕久的话,打量着燕久,道:“你来所为何事?”

燕久沉声道:“回禀夏皇,老朽这一次来,是为了百济向夏国称臣的事情。我夏国方面,愿意向夏国称臣,且年年纳贡。”

杜启直接道:“朕需要你百济的称臣吗?如果是称臣,朕就不必覆灭高句丽,更不必大费周章的覆灭新罗。对于百济,也不至于兴兵讨伐。朕治下的夏国,不需要附属国,只需要归属于夏国的区域。”

燕久闻言顿时就皱起眉头,脸上一副凝重神情。

因为杜启直接就拒绝了。

好在燕久的内心,实际上已经早有准备的,所以他顺势道:“夏皇,您不愿意我百济国归顺,那也无妨。我百济国上下,自是愿意归顺夏皇,愿意为夏皇驱策。”

反正百济国挡不住了。

所以,他直接就表态愿意投降。

燕久说道:“请夏皇放心,老朽这就返回,把夏皇的下次告知我百济国主。同时,老朽会促成百济国归顺投降的事情。待夏皇抵达泗沘城之日,便是百济国上下归顺之日。”

杜启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道:“如此最好,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泗沘城,令扶余璋投降,朕记你一大功。”

燕久顿时激动了起来。

他一开始得了扶余璋的安排,得知要来求和,内心是无比担心的。可是转念一想,又是近

距离接触杜启的几乎,更是他的机遇。

如今就是机遇来了。

燕久再度道:“老朽,定不负夏皇厚望。”

说完,燕久便告辞离去。

上官仪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如今我们得了百济国的内应,要打破百济国,便更加的容易了。这一战对我们来说,难度不大。”

杜启笑道:“事实上原本就没什么难度,区区百济国,即便扶余璋要抵挡,那也是负隅顽抗。到了如今的地步,扶余璋守不住的。”

上官仪点了点头。

等到队伍吃过午饭,大军又再度启程,往泗沘城的方向去。

在杜启大军距离泗沘城越来越近时,燕久已经是先一步赶回。燕久一回到了泗沘城,,却是不曾立刻入宫觐见,而是安排人,把朝中主要的官员,尽数都召集到了他的府上。

沙千秋也是赫然在列的。

沙千秋是清流领袖,性子却是颇为急切,眼见燕久迟迟不说话,他迫切道:“燕久大人,有什么消息,你就直接说,别磨磨蹭蹭的。我们如今,都等着你的消息。”

其余人纷纷开口。

一个个不断说话,眼神期待。

燕久沉声道:“老夫见到了夏国皇帝杜启后,表明了大王的态度,说百济国愿意向夏国称臣,且年年纳贡。甚至于,也愿意再做让步,给予更多的好处。可是夏国皇帝,根本就不搭理,直

接拒绝了。杜启说,他已经覆灭了高句丽和新罗,不可能单独留下百济国。如果是要接受称臣,就不必覆灭新罗和高句丽。”

沙千秋顺势道:“杜启拒绝了后,你是怎么回答的?后续,杜启提出了什么方案没有?”

燕久说道:“我当时,直接据理力争了。说杜启如果不同意咱们百济国归顺,那么,百济国上下,必然死战到底,即便无法挡住夏国,但也会给夏国造成巨大的伤害。我如此说了,但杜启方面,仍是没有半点的松口,依旧是执意要覆灭百济。杜启说了,不灭百济国,誓不罢休。”

他这是故意为之。

给自己加戏。

原本这些话,他是不曾说的,可杜启不可能拆穿他的话,所以他如今面对着沙千秋以及朝中的官员,他要怎么说,那就怎么说,毕竟嘴巴长在他的身上。

沙千秋等人闻言,喟然叹息。

一个个都是颇为紧张。

沙千秋捋着颌下灰白的胡须,再度道:“燕久大人,你就别兜圈子卖关子了,直接说结果。杜启这里,是怎么考虑的。最终,你又是怎么考虑的。”

所有人又再度纷纷附和。

一个个都赞同沙千秋的话,毕竟他们可都是担心这一战百济国覆灭。准确的说,他们所担心的不是百济国覆灭,而是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安全和前途。

百济国灭了,他们如果能追随夏国,那也一样,反正他们的权益不会削弱多少。可是如果百济国灭了,他们也得跟着赴死,那就不值得了。

燕久沉声道:“老夫面对杜启的强势,即便据理力争也没用。所以最终,老夫同意了杜启的话,说愿意劝服大王投降。待杜启大军抵达之日,就是我百济投降归顺之日。杜启当即就同意了,还说只要是能完成任务,不吝嘉奖。所以老夫一回来,就把你们请来议事,商议一下这事情该怎么处理。”

众人听到后,都是松了口气。

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杜启不吝嘉奖,意味着杜启不会赶尽杀绝。

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要知道,杜启覆灭新罗和高句丽时,杀干净了两国的权贵,即便是新罗、高句丽剩下了一些人,但这些人都不算是昔日真正的权贵。

如今他们有了生路,自是心中踏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