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东一方
要知道,临汾县令高亚至,虽说上了一定的年纪,但算是比较强横的人。可是在杜启的面前,依旧是脆弱不堪,轻易就落败了,而且是身死被杀。
如此多的贼匪,没有给杜启一行人造成什么伤害,反倒是被杜启一路杀着走,晋州境内的贼匪,近乎是被杀了个干干净净,所剩不多了。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没有人再敢和杜启为敌。
晋州沿途官府,各县的县令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各县的县令,或多或少都参与了驱赶贼匪对付杜启的事情。
只是他们不曾像高亚至那般带兵围杀杜启,所以有了临汾县的这一战,真正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其余各县的县令,全都老老实实的,不敢再出手。
消息也快速的往北,传到了太原府王家。
当王宗熙得到晋州境内的消息,气得大怒,大骂晋州的官员是废物,大骂晋州的贼匪更是废物。晋州上下官员,养着这些贼匪,就是为了在关键时候,让贼匪做官员不敢做的事情,可是最终,一个个贼匪尽数被杀了。
王宗熙安排了人,把王育、王乔等人喊来,各房的人,全部聚在了一起。
王宗熙环顾众人,道:“诸位,我们安排人劫杀杜启一家人的布局,又再度落空。如今,杜家的人即将离开晋州,要往我们太原府来了。你们说说,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育开口道:“家主,依我看,干脆在太原府动手。太原府境内,我们的力量更强。甚至到最普通的村落,我们都有人在,完全可以动用地方上的力量,把杜启一家人诛
杀在太原府。”
王宗熙道:“这事情,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晋州发生的事情,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好杀死杜启一家人,晋州这么大的一盘棋,也不至于失败了。”
顿了顿,王宗熙道:“你们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到底该怎么办?”
王育想了想,又立刻说道:“家主,干脆暂时不出手了。我们暂时不管杜启,等杜启、杜如晦一家人北上。他们抵达了代州后,我们再来对付杜如晦。杜启身边的力量很强,要劫杀不容易。可官场上,我们力量是足够强的。”
这是变着花样的认怂。
俗称战略性防守。
此话一出,得到王家各房的一致认可,一个个全都忙不迭的附和。毕竟王家已经是全力出手,但还是难以成功,所以都不愿意再出手。
干脆任由杜如晦去赴任,等杜如晦抵达后,再设计对付杜如晦不迟。到时候,杜如晦在官场上寸步难行,一切的安排,也就成功了。
王宗熙表情很阴翳,但最终,他也是点了点头。
只能这么办。
因为没有其余的办法。
他摆了摆手,众人各自退下。王宗熙一个人坐在大厅中,神情却是无比的难堪。因为在王家已经调动很大力量的情况下,劫杀还是没能成功,让王宗熙备受打击。
可王宗熙作为家主,即便困难,他也必须走下去。如果不报仇雪恨,王宗熙这个家主,就难以坐稳位置,所以他必须要撑下去。
第384章 困局
困局
杜启一行人自晋州临汾县北上,一路上,再没有遇到任何阻拦的。很顺利,便自晋州进入了更北面的汾州。
汾州和太原府接壤。
这一区域内,王家的实力更强。不过这一路,却更加的顺利,沿途该补给则补给,该休息则休息,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
杜启对此却不曾大意。
从汾州进入太原府,进入了王家根深蒂固的区域后,杜启一直心怀警惕之心。偏偏他如此的警惕,整个太原府境内,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很顺利便进入北方忻州,最后进入了代州境内,往代州首府雁门去。
这样的场景,令柳正希觉得古怪。
柳正希作为王宗周的谋士,对王家是极为了解的。他背叛了王宗周,消息虽说暂时没有透露出去,但实际上,这根本不可能一直隐瞒。
王家终究有发现的一天。
到那时,王家的新掌舵人,必定会把他除之而后快。所以柳正希最希望的,便是
扳倒王家,令王家再无半点的机会。
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柳正希来到了杜启身边。
杜启道:“先生有什么事?”
柳正希道:“公子,咱们从晋州,进入汾州,甚至进入太原府,如今过了忻州,都已经进入代州,王家自始至终,都没有任何的举动。我认为,这绝对是有问题的。所以我推断,王家把接下来交锋的地点,安排在了代州境内。”
杜启道:“柳先生在王家呆了十数年,对王家是极为了解的。那么柳先生认为,王家接下来的布局,会如何安排?”
柳正希道:“王家的安排,必然从地方上入手,在官场上掣肘杜总管。毕竟从上到下,无数人都是王家的人,甚至于整个地方上,都成了王家人,杜总管要有所作为,便无比的艰难了。”
杜启道:“柳先生所言甚是,对于代州局势,我也这么认为的。”
柳正希说道:“公子既然知道,那么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呢?代州的这个局,必须要打破,否则杜总管就难以施展抱负。”
杜启道:“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且柳先生你虽说了解王家,但也只是知道一个大概,不清楚所有情况。我们还得抵达了雁门后,再做安排。到时候一个个查清楚
,再来逐一的处置。即便王家在代州,根深蒂固,也架不住我一步步拿下他们。”
柳正希道:“公子有了打算,那就好办了。”
杜启道:“到雁门后,很多事情,还得柳先生盯着。”
柳正希道:“卑职责无旁贷。”
杜启不再多言,稍做休息后,过了中午便继续北上。这一路北上,速度虽说不快,但实际上,一路上没有阻拦,沿途各县的县令,还会出来迎接。
很顺利,便抵达了雁门。
雁门,南城外。
城门口。
如今的代州上下官员,齐聚于此,是为了迎接抵达的杜如晦一行人。
其中,代州长史名叫司马长盛。
他四十出头,国字脸,浓眉大眼,面颊黝黑,是雁门本地人。一州之中,总管不在,便是长史代管政务。在李大恩离开代州期间,便是司马长盛一直处理政务。
原本司马长盛认为,李大恩离开代州后,而朝廷暂时又没有安排人,司马长盛有很大的希望执掌代州,成为代州总管。
没想到,朝廷安排了杜如晦来。
他的希望彻底破灭。
除了司马长盛这个代州长史外,还有代州的司马苏江,以及兵曹、法曹、户曹、仓草等六曹参军,乃至于雁门县令,以及其余的大小属官,尽数都抵达了的。
司马长盛,以及苏江等人,都在翘首以待。
苏江瞥了司马长盛一眼,表情肃然,开口道:“司马长史,听闻杜如晦是秦王府的人,是秦王的心腹,极为厉害。这样的人,怕不容易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