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175章

作者:鹰狐

见蔡瑁一脸疑惑,李易继续道:“蔡中郎所学,可使人明是非,懂善恶,知羞耻,识良莠,然,乱世之中当有雷霆手段,这些文雅之学难免有些不足。”

蔡瑁微微皱眉,觉得李易这话太过冒失,不过鉴于李易之前给他的印象比较高深,并没有出言质疑,而是问道:“那襄侯还打算要书院教授些什么?”

李易点了点心口,道:“我自己钻研出来的学问。”

蔡瑁面皮顿时绷紧,他怕自己会忍不住笑出来,不过紧接着李易的下一句话,就把他的笑意给震了回去。

“旁人做学问,或是为了心中清明,或是为了一世显贵,可我,却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军师,你说说看,在书院中讲这样的学问,如何?”

蔡瑁嘴巴动了动,他想说李易是在大言不惭,可就听这几句话的气势,是个大言不惭的人能讲出来的么?

这要是真的,李易的心该有多大?

李易瞧见蔡瑁差不多给自己忽悠蒙了,微微一笑,继续道:“有一处这样的书院,有弟子百人,各个身负经世之学,军师,你说,天下乱时,我李某人身为院长,当如何啊?”

第158章 蔡瑁的九死一生之局

可惜蔡瑁是古人,否则他此刻的心情用“卧槽”来形容最恰当不过。天见可怜,他原本只是想探探李易来荆州的态度,如果能深入了解一下这个人更好,因此,在见面之前,蔡瑁其实是有些担心的,他怕李易口风太紧,问不出东西,然后影响到刘表那边做决断,毕竟南阳郡的事情不好再拖了。

结果让蔡瑁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易跟他竟然一点都不见外,他只是稍稍问了一下,李易就什么都往外说,甚至“过线”了也不在乎,着实叫他有点承受不住。

如果李易是胡言乱语也就罢了,他完全可以当面笑呵呵,转头就把李易卖给刘表,然后带着几百刀斧手过来将李易给砍了。

可是,蔡瑁不得不承认,李易的眼光貌似比他看的要长远的多,叫他自愧不如,而且李易的许多看法让人听过之后会产生一种恍然大悟之感,让蔡瑁情不自禁的想要多交流一些。

除此之外,最最重要的是,蔡瑁没从李易身上感觉到对他个人的敌意,这也是蔡瑁能与李易聊下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易抿了口酒,微微闭目品味着其中甘甜,看上去极为陶醉,待他将一盏饮尽,发现蔡瑁还在那里低着头琢磨,心中一笑,道:“我已经说了自己,接下来就说说军师,或者说蔡家吧?”

蔡瑁这时终于稍稍回过神来,拱手道:“请襄侯赐教。”

蔡瑁在心中已经隐隐有了主意,李易这人若是直接杀了也就罢了,否则,还是与之交好吧,不为别的,光冲着对方的眼光就值了。

李易脸色一正,道:“军师在荆州得州牧倚重,军中诸将也以军师为首,荆州大半兵马都在军师的掌握之中,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听闻军师族中也有多人担任军中要职,蔡家同样是风头无二。”

“其余荆州世家,如庞、黄、蒯等,虽然各有底蕴,但在州牧平定荆州之时,只有蒯家出力甚多,所以,其余几家远不如蒯家得州牧器重,当然,也可以说他们不愿意被州牧重用。”

“然而,蒯家虽有蒯越蒯良两位大才常伴州牧左右,看似不可缺少,其实如同美人,招之则来,挥之则去,若是哪天州牧心烦,一言换了便是,荆州世家众多,这点人才还是不缺的。”

蔡瑁见李易将蒯家的两位与美人做比,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别看他们同在刘表麾下,也算是团结,一般不会故意对对方下绊子,但暗中的较劲争宠还是有的。

李易继续道:“可军师却是不同,军师于州牧却是枕边利刃,没有利刃在手,州牧便是睡觉也不安宁,而且,州牧伸手可及的利刃,只有军师这一把,暂时无可替代,所以,蔡家为荆州第一,当之无愧!”

蔡瑁抚了抚胡须,下意识的想要自谦几句,可没等他开口,就先注意到了李易那笑眯眯的眼神,心里莫名一阵寒意传来,感觉到李易的话应该没说完,而且后面的多半不是什么好话。

果然,就见李易自斟自饮,又是一盏美酒入喉,然后长长的呼了口气,道:“军师将蔡家经营到了如今局面,可谓是一时人杰,然而,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如今危机就在眼前,可将军却一叶障目,犹不自知啊!”

蔡瑁脸色微微一沉,他想说李易是在危言耸听,因为就荆州局势来看,袁术退走,他在外没有强敌,在内与刘表正好的蜜里调油,甚至马上还会成为亲家,这种局势之下,荆州还有谁能危害得了他蔡家?

如果李易刚见面就说出这番话,蔡瑁必然开口驳斥,不会对李易客气,但鉴于李易之前说的头头是道,叫蔡瑁不得不按下了心中不快,拱手道:“请襄侯明言!”

李易听出蔡瑁的语气比之前生硬了一些,不过他也不在意,笑呵呵的说道:“此中有些复杂,还请军师听我慢慢道来。”

“先说说这荆州之内,我刚才说军师乃州牧枕边利刃,但我想问问军师,若军师是州牧,身边却只有这一柄利刃,可否安心?”

蔡瑁眉头一挑,此话有明显的挑拨离间之意,干脆不答,就看李易怎么说。

李易也不敢试探太过,见蔡瑁不语,便转而道:“当然了,以州牧睿智,自然做不出那伤人伤己之事,可州牧一旦再想收他人为利刃,军师想来定是不快的,势必要出手阻拦,之后不管事情成与不成,州牧即便嘴上不说,心中必然不悦,此为危机之一。”

“哈”

蔡瑁哂笑一声,摇头道:“襄侯所言呵,我也不做那虚伪之人,承认襄侯前面说的有理,可后半句,这点小事也算得上危机?”

李易面色不变,笑道:“这只是其一,军师听我说完可好?”

“请!”

“州牧虽为荆州之主,但荆州几大世家真正为州牧效力者,不过蔡、蒯两家,为何?因为诸多世家还在观望之中,想看看州牧是否值得他们效力,或者说州牧是否有手段在这乱世中争得一地安宁。”

蔡瑁忍不住打断道:“襄侯此言差矣,州牧乃汉室宗亲,名列八俊,才学当世少有,美名天下皆知,之前荆州之乱也是旦夕平定,如此威势诸多世家已然看在眼中,何来继续观望一说?”

李易被打断也不生气,反问道:“州牧之才比之蔡中郎如何?”

蔡瑁呼吸一滞,不得不承认道:“略有不如。”

“州牧之名比之蔡中郎如何?”

“略有不如。”

“呵呵。”

李易笑了,笑的有点坏,低声道:“之前易所言略有隐瞒,还望军师莫要怪我。”

蔡瑁心念急转,奇怪的看向李易,却想不到他在那里骗了自己。

“实不相瞒,蔡中郎虽然才名满天下,但在长安得罪小人,险些身死,当时是我救了蔡中郎一命,不过之后却不是将蔡中郎请到南阳,而是将他掳来的。”

“什么!你,你竟然,好大的胆子!”

蔡瑁惊的目瞪口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蔡邕这种人才华非凡,连董卓都对他尊敬的很,李易却是敢掳走他,这要是传出去,李易难道就不害怕被天下人唾骂么?

李易仿佛没看到蔡瑁的脸色一般,丝毫不见心虚,继续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蔡中郎于我有用,所以我便要将他请来,此事传出去虽然对我名声有碍,但当真诽我谤我者,不过一些愚蠢顽固之辈罢了,真正有识之士,却是明白我所作所为,其实是两利,即便蔡中郎本人虽然对我有些怒意,却无半点怨恨。”

蔡瑁很想说李易这些看法都是歪理,可李易已经提前说了,诽谤他的都是愚蠢之辈,蔡瑁只好强忍着不去质问李易,不过马上他心中就是一惊,道:“如此机密之事,你为何告诉我?”

李易微微拱手,温声道:“因为我想让军师知晓,我是以诚待军师啊。”

以蔡瑁如今的地位,亲近示好,或者拍马屁的话听的太多了,但李易这句以诚相待却是叫他心中莫名有一道暖流涌动。

是啊,连掳走蔡邕这般“不要脸”的事都与他分享了,的确是真诚的不能再真诚了,同时也让蔡瑁再次确认,李易对他,对蔡家真的是抱着善意的。

“襄侯好好手段,蔡某佩服。”

蔡瑁苦笑着拱了拱手,随后又保证道:“蔡中郎之事,蔡某绝对不言语第三人知晓。”

“哈哈,那就多谢军师了。”

李易还礼,蔡瑁的话同样是一种善意,虽然李易并不完全相信蔡瑁的保证,不过正如李易所说的,蔡邕的事情真正传开也只是有些无伤大雅的小麻烦罢了,这可是乱世,人人都在为自家忙活,能有几个闲着没事来管蔡邕死活的?说不定还有不少人欣赏他这种干脆的做事手段呢。

有了蔡邕的例子垫底,李易继续之前的话题,道:“乱世之中,才学贤名固然有用,却也有限,之前荆州宗贼扫灭,乃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再加上蔡蒯两家推动,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州牧不过恰逢其会,与名望关系不大,所以,州牧的手段究竟怎样,还是要看看才会知晓,因此,诸多世家选择观望,看似过于小心,实则稳妥之举。”

可能是因为那句“以诚相待”起了作用,蔡瑁觉得自己与李易亲近了一些,直言道:“那襄侯便是说我蔡家与蒯家孟浪了?”

“非也,蔡家与蒯家接纳州牧入荆州,于公可保荆州百姓,于私则让家族壮大,实乃绝对明智之举,只是,时也势也,天下局势变化之快,却不是当时所能预见的。”

听到这里,蔡瑁忍不住又看了李易一眼,近来的时局变化,李易可是居功甚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