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化龙 第538章

作者:鹰狐

黄忠抱拳,重重的喊了一声,只是他心中多少还有点惭愧,他觉得李易太高看他了,什么三生之幸,什么大事可成,黄忠感觉自己真的有些承受不起。

然而李易可不是恭维黄忠,他是真的高兴,他身边将领都是小年轻,虽然用着顺手,可李易总感觉心虚,现在终于有个年纪大的,还能镇场子的,自然是高兴了。

“哈哈,好,将军请放心,既然将军以易为主,易将来也必不相负,对了”

李易忽然拍了一下脑门,道:“将军可能还不知道,令郎跟随两位神医之后,虽然是在书院任职,但战时却也编入军中,应对后勤之事,主要负责安排救治伤员,虽然比不得将军冲锋在前,但只要兢兢业业,一样可立军功,将来一样可与将军上阵!”

黄忠闻言,有些意外的看向黄叙,黄叙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启禀父亲,的确是这样的,而且今后”

说到这里,黄叙忽然打住,转头看向李易,见李易笑着给他点头,这才继续道:“今后不久,主公于荆南或有战事,儿子也会随军同行,而且儿子已经决定长留军中,虽然不能斩将夺旗,却可为父亲,以及其他诸位将军,解除伤病之忧,如此,也算是继承父亲家业!”

黄忠嘴角动了动,缓缓浮现一抹笑容,轻声道:“好,好孩子!”

李易在一旁看得却是有些唏嘘,他虽然还没儿子,可如果就一个独子的话,李易绝对是舍不得把他往战场上送的。

收敛心神,李易向这对父子笑道:“好了,之后你父子有的是时间说话,现在还是先回去喝酒才是正事,黄将军,稍后便坐我身边,我要与黄将军饮上三百杯!”

黄忠虽然有点羞于见人,但李易都这么说了,也就不在含糊,道:“能与主公同席,是黄某荣幸。”

李易笑了笑,当即就要往回走,却见郭嘉蒯良等人向这边走了过来。

郭嘉见李易与黄忠说笑,当即上前一步,大声道:“嘉恭喜主公,再得一猛将!”

其他人也纷纷上前说道:“恭喜襄侯。”

李易哈哈一笑,道:“同喜,同喜,今日大家不醉不归!”

说罢,众人便簇拥着李易回到宴会之上。

之后的的酒宴就很安稳了,除去伏德几次向李易欲言又止之外,一切都很正常,等酒宴结束,李易又留下黄忠谈了一些关于刘磐的事,然后襄阳,或说整个荆州,便进入了全新的一页。

在政务方面,因为刘表之前就做得很不错,李易便没有画蛇添足的,非要在短时间内做什么改变,李易的主要精力,全都放在了针对荆南的攻略计划,以及被俘扬州军的安置,处理工作上。

首先,荆南四郡那边在得到了李易的军令后,没有一个来襄阳拜见李易,更别提派兵来给李易使唤了,哪怕后来李易正式被朝廷任命为荆州牧,情况亦是如此。

不过荆南四郡那边虽然全都没有按照李易的命令行事,但态度方面是有区别的。

首先是韩玄那边,他的态度比较模棱两可,回信中拽文拽的李易都不明白他想说什么,总而言之就是表示自己愿意服从李易的指挥,按时缴纳赋税,但就是不想去襄阳。

李易把回信交给郭嘉和荀攸他们分析,他们给出的结果是,韩玄很可能原本是想来的,可是因为刘表的死讯,心生畏惧,害怕李易是借机害他性命,所以不敢来了。

特别后来李易又任命了蔡瑁为长沙太守,虽然蔡瑁并没有去上任的意思,但这件事不管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李易对韩玄没多少善意,韩玄心中警惕倒也理所应当。

然后就是武陵太守金旋,金旋本人虽然没到,兵也没派,却是让使者给李易送来了厚礼,相当厚重,就连蒯越这个本地大户看了之后也是连连咂舌。

金旋的使者告诉李易,金旋认为李易是当世英雄,是当之无愧的荆州之主,他非常仰慕,也愿意派兵,只是中间有长沙与零陵阻隔,实在难以容许大军通过,所以如今金旋正在与二郡太守商议,只等他们同意,立刻就会派出兵马北上,交给李易调遣。

金旋的心思比较好猜,李易自己就看明白了,这是不想来襄阳,同时又畏惧李易将来打过去找他算账,便把锅甩给了长沙和零陵。

如果将来李易不去荆南,金旋估计是一辈子都跟那两郡谈不拢的,可相反,李易只要去了荆南,随便把长沙或者零陵给占了,这家伙多半就是个纳头便拜的主。

李易很看不上金旋这种处理事情的方法,看似安稳,可实际上就跟寒号鸟一般,根本就是在得过且过,就跟等死似的,非常愚蠢。

李易又找蒯越问了问,好被告知,金旋为人贪婪,特别爱财,搜刮百姓很是厉害,且生活奢靡,之前刘表就非常不喜这人,只是天高皇帝远,刘表也管不住金旋,只能去信规劝,但是没多少效果就是了。

收集到这些消息,金旋的结果基本就已经注定了,不过他毕竟有些远,李易也就没把他放在首要关心的位置上。

最后就剩下桂阳太守赵礼与零陵太守刘度了,不同于之前那两位虽然拒绝,但在言语上,对李易还是很小心的,可这两人的回复中却是压根就没有半点善意。

赵礼直接回信称,桂阳太远,出兵耗费巨大,所以就不派兵了,至于他自己,因为近日要续弦,所以呢,恕难从命。

看到赵礼的回信,李易其实还好,笑笑就给扔一边了,可他身边那些人却是非常气愤,认为赵礼是在故意羞辱李易,将来必须要给其一个教训。

李易没着急就赵礼的态度做出回应,他倒想起了一件事,刘备征荆南的时候,当时的桂阳太守好像是赵范来着,而且赵范还想用他的漂亮嫂嫂与赵云当兄弟,也不知那个赵范跟赵礼是不是一家人。

赵礼的态度,李易没往心里去,不过在看到刘度的回信后,李易的目光就有些不善了。

因为刘度很嚣张,直言李易害死刘表,窃取州牧之位,如此恶心,是为贼!

刘度虽然姓刘,却不是汉室宗亲,李易都不明白他哪来的火气和底气,竟敢如此说他,不知是太愚蠢,还是太耿直,总之,李易是是容不下他了。

随着荆南的消息传来,李易这边对荆南的攻略,也渐渐的有了框架,不过并未马上实施,因为李易现在有个很迫切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扬州的俘虏问题。

先有李易之前在襄阳附近俘虏的败兵,再加上后来文聘陆续在江夏那边俘获的,如今襄阳城城外的俘虏足足有五万多人,纵然去芜存菁,挑去老弱病残,也能留下四万来人。

对于这些人,李易自然是要收编的,可是人数实在太多了,当这几万人拿起武器,那就是巨大隐患了,万一有人带着他们倒戈,纵然打不下襄阳城,但绝对能把李易的荆南攻略拖到明年。

而且这些兵马基本都是扬州人,都有家人在扬州,现在他们无所依托,不得已,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俘虏大营里面,可一旦他们感觉自己的性命无碍,肯定会有相当多的人逃离,选择回到扬州与家人团聚,这都是麻烦事。

对此,郭嘉,荀攸,还有蒯良蔡瑁他们全都纷纷给李易献言献策。

首先,蔡瑁表示,城外俘虏太多,每日消耗粮食甚多,虽然襄阳能够负担,却非长久之计,所以,他建议李易驱逐老弱,伤病之人,送他们回襄阳,以此来缓解襄阳粮食消耗。

蒯良当即反对,认为粮食消耗乃是小事,关键在于人心,之前李易能顺利让驻扎在襄阳城南,也就是乐就的那些部下投降,而且事后也没有祸端,主要就是因为李易让军中医师救治那些伤残之人,扬州军的士卒被李易的仁心打动,这才愿意安生投降,后来甚至还帮着李易去招揽其他扬州败军。

这时李易如果抛弃老弱伤病之人,出尔反尔不说,扬州军卒更会认为李易其实不过如此,将来纵然是在李易麾下效力,他们也会担心自身有了伤病而被李易抛弃,很难成为敢战精锐。

两人提议各有道理,争吵不休,李易也有点头大,好在荀攸及时的给出了一个让李易还算是满意的答案。

第432章 留扇窗户

荀攸的提出的方法非常“大度”,那便是让各部将领告诉那些有伤病的降兵,说李襄侯念在他们生活不易的份上,可以任凭他们去留。

这些人里面,有想要回扬州与家人团聚的,只要提出来,李易就可安排人送他们出江夏,去往扬州,而且路上还负责他们饮食,甚至在离开后还会再送他们三日口粮,以示李易恩德。

至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想走的,李易不会抛弃他们,也不会将他们罚去做苦力,而是会安排他们去屯田,亦或者按照情况,分派其他一些对身体需求不大的活计。

这个方法算是折中,毕竟那些伤了残了都还要选择离开的人,这些人李易留着没意思,反而还是拖累,不如给他们自由,多少落个差不多点的名声。

而且,这些人以伤残之身回到扬州之后,对袁术来说绝对是个负担,让他左右为难,同时他们还会让扬州的百姓对于和李易交战这件事产生畏惧的心理,算是为将来李易对扬州的攻略提前布下一颗棋子。

至于那些因为种种原因选择留下来的,这就是李易的贞节牌坊了,必须要高高挂起,让世人都看看李易的好心肠,哪怕是对手的受伤将士,李易都会给以生路。

几人一番讨论,对于扬州军中的伤患之人,大概就如此定了下来,不过众人并没有感到轻松,因为真正的问题是那四万多青壮,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才是真正需要动脑筋的。

按照一般来讲,最简单粗暴且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人打乱,编入荆州军里面,一般的降兵这时候就很难再翻出什么浪花了。

可问题是这些降兵实在太多了,就算打乱编入荆州军中,人数也要占到三成还多。

这情况很像白起当年,那时白起为啥一口气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他真就那么狠?

原因是俘虏实在是太多了,他自己消化不了,为了不让俘虏们闹事,只能下杀手了。

当然,李易是想要坐天下的,他自然不会那么搞,不过在征集了几人的建议之后,李易还是给徐盛下了一道密令,让徐盛查找扬州军中那些有威望,能聚拢人心的中下层军官,以充入南郡守备兵马为由,将其调出降大营,然后半路处决。

因为这一道密令,上百人稀里糊涂的就掉了脑袋,之后李易心里也有不忍,而且还有些不舍,他知道那些人里面有不少都是值得培养的人才,可为了大局,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服那些俘虏,李易不得不有所取舍,行此毒计。

好在这一计划还是有效果的,很快,那些降兵营中的气氛虽然沉闷,却明显比之前安分了,随后李易就让蔡瑁等人开始逐渐将这些降兵编入其他营中,只等徐晃到来,然后再进行统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