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鹰狐
其中蒯越李易虽然信任他,却不愿他镇守襄阳,因为加上江夏的蒯良,这俩人一旦生出歹意,那个后果李易实在承受不起。
带上张昭的理由也很简单,张昭就是徐州人,关系多,方便李易打开局面。
原本李易还想带上诸葛玄的,诸葛玄做事踏实认真,而且有种铁面无私的味道,很适合做与财务或者律法有关的工作,奈何诸葛玄近来身体不太好,李易不忍心让他颠簸,便只好将他留下,改为让徐庶负责这方面事宜。
李易对自己的阵容感到非常满意,也就是他麾下这些人的名声还不够响亮,单纯比较水平的话,一点都不虚曹操和袁绍他们。
就这样,在十月的最后一天,李易告别相送的官员以及家人,带着三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了襄阳城,向着徐州而去。
李易这次出兵,并没有带太多口粮,因为李易早就与陶谦说好了,他如果要出兵相助的话,不单单是到了徐州后的口粮问题要陶谦解决,就连半路上的,也得陶谦负担。
李易这一路主要是要经过豫州地界,陶谦不可能从徐州往豫州运粮,那样耗费太大,也太傻。
于是,李易就当了甩手掌柜,由陶谦去给孔融做工作,也不知陶谦怎么说的,孔融竟然答应了沿路供给李易粮草。
这个结果让李易又是高兴,又是遗憾,他是很希望孔融不配合的,然后他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跟孔融干一仗,开几个粮仓,为将来的撕破脸埋下伏笔,现在却是没机会了。
不过孔融虽然答应提供粮草,但其他方面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气人。
李易进入豫州之后,孔融就让太史慈带着两千多人吊在李易的后面沿路“护送”,此外还派了一个书呆子,一本正经的告诫李易,让他千万不可扰民,不能纵兵劫掠,不然孔使君就要不客气了,一定会去天子面前弹劾他的云云。
李易都被孔融给气笑了,他虽然的确有着弄点摩擦的想法,可他从来都没将主意打到普通老百姓的身上啊,这孔融显然是把他但坏人来看了。
李易不开心,自然就要搞点事情了。
于是,在之后的行军过程中,但凡有路过城镇的,李易就让兵马靠近过去,也不进城,就是单纯的路过,不过路过的时候集体踏步踏,故意跺脚,而且一声口号连着一声口号,将不少人都给吓到了。
尤为好笑的是,李易刚开始这么搞的时候,第一个听到李易动静的城中县令是个窝囊废,还以为李易要攻城,脱下官府直接就跑了,等到后来才知道李易只是路过,这人直接成为了笑柄,也没脸再回去当官了。
起初百姓们也很恐慌,不过当他们发现李易真的不是攻打城池后,不但放下心来,还起了浓浓的好奇心,纷纷走出城门,看看是什么样的队伍竟然有这么大的动静。
之后李易在经过城镇的时候,总有许多百姓过来围观,然后好一番慷慨,说李易的兵马如何如何威武,李襄侯如何如何治军有方。
孔融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又叫人去告诉李易,批评李易这么招摇过市,不光扰民,还有失体统,有失大汉官员威严。
李易自然不把孔融的话当回事,于是告诉使者,说这是他的练兵之法,只有这样的兵才能打胜仗,如果让他一路默默无闻,恐怕走不到徐州士气就要耗没了,届时难免要步孔使君的后尘
李易的回复让孔融万分羞怒,气的想吐血,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边上书天子说李易胡来,一边眼睁睁的看着李易的名号在豫州越来越响。
终于,在十一月中旬末,李易一行人到了豫州东边的竹邑县,只要再走半日就能够进入徐州,然后避开被曹操占据的彭城,绕路下邳,再往北便可与陶谦相见。
进入徐州前,李易去见了跟他一路太史慈营,客客气气的对太史慈的一路“护送”表示感谢,然后也不管太史慈脸色尴尬,还送了他一张好弓,一匹上好的战马作为谢礼。
太史慈本是不想收李易的东西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护送其实就是监视,双方虽然同行,其实丁点情分都没有。
但李易的态度实在太过诚恳,送的也都是他心爱之物,太史慈推辞了几次后,便顺势收下了,心中也多了几分对李易的好感。
而李易在太史慈那里刷了一波好感之后,便将全部注意力放到了前路之上,李易已经打定主意,这次就算是豁出整张脸不要了,也一定要把刘备留在徐州!
第455章 陈登
进入徐州之后,李易的行军就放稍稍慢了下来。
李易此时自然知道,曹操已经率领主力人马北上开阳,如今留在东海郡的是夏侯渊,而夏侯渊手中的兵马大概是在一万五千左右,只有李易的一半,
但在打仗这件事上,李易轻视谁都不可能轻视曹操,他如果闷着脑袋往前走,难保不会步了孔融的后尘。
根据斥候传回的消息,夏侯渊的确已经在关注着李易这边了,双方的斥候在野外也不止一次见面,不过双方都比较克制,斥候只是互相驱赶对方,似乎都不想率先挑起战火。
就这样,李易一路小心翼翼,终于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到达了下邳城。
李易是征南将军,荆州牧,位高权重,这次又是相助徐州,于是下邳国相笮融与其他下邳官员,以及当地世家豪族非常热情,出城十余里相迎李易。
对于下邳官员表现出的热情,李易也给出了良好的回应,对长者不骄不躁,对年轻之人,也不摆太大的官架子,整体来说,基本算是一次比较愉快的见面。
之所以说是“基本上”,却是因为笮融这个人给李易的感官不太好。
笮融乍一看也属于面善的,但不同于刘表的那种善,笮融看上去甚至都有点圣母了,李易虽然不喜欢圣母,但也不会以为人家是圣母就生出敌意,可问题是,一番言谈接触之后,李易总感觉笮融这个圣母有点精神不正常。
只是李易的这个判断并没有什么证据,他完全是通过感觉来判断的。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腹诽,李易并没有在表面上显露出来,毕竟笮融是下邳的一把手,对他的时候礼数也没问题,李易要是轻慢了人家,那就是李易的不对了。
除去笮融之外,迎接他的人中,还有两位引起了李易的特别关注,甚至,李易在听到对方的名字之后,脸上的笑容就没听过。
那是一对父子,父亲叫陈珪,儿子叫陈登。
因为年迈的关系,陈珪已经告老,但他之前也是个比较厉害的一个人,担任过沛国相,相当于太守,陈家在下邳的世家威望最高,即便是在整个徐州都有着相当重的分量。
不过,真正让李易感兴趣的,却是陈珪的儿子陈登,陈元龙!
徐州在三国乱世中,先后经历了四任主人,陶谦、刘备、吕布、曹操,而陈登在每一次徐州之主更替过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每一次更迭之后陈登不但没有污名,相反还会继续被重用。
可见陈登的智谋手段。
而陈登的才能可远远不止于此,在李易看来,陈登是一个真正的全才。
李易在南阳开展屯田的时候,其实徐州这边就已经在搞了,比他还早了两年,并且干的有生有色,效果非凡,而这件事的主使之人就是陈登。
这是文治,在武功方面陈登同样相当出彩,在原本的历史中,陈登后来当上了广陵太守,在广陵任上,陈登将他的军事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
曹操当时讨伐下邳的吕布,陈登是最先出兵的,而且直接就把吕布给围了。
还有孙策出兵北上,想攻占广陵,结果连着两次都被陈登给撂翻了。
陈登的战绩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比很多所谓的宿将都要闪亮,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然以陈登的才干绝对能在三国之中大放光彩。
对于陈登,李易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连入城的时候都让陈登站到自己身边,以此来表示自己对他的看重。
李易入城,自然是要饮宴的,宴会上相互寒暄自然难免,也没多少营养,李易对这些俗事不慎在意,他在意的是笮融,因为李易进入笮融的府邸后,终于知道,自己为何看对他感觉古怪了。
笮融是个信佛的,府中多有佛教事物,这倒没什么,可问题是,笮融在看着那些佛像的时候,那目光太过痴迷,甚至有点疯。
李易找同行的糜芳打听了一下,被告知,笮融的确信佛,可他却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和善。
笮融对治下百姓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的。
但凡是信徒,笮融就会免他们徭役,还给予饭食,绝对的大善人一个。
可对于其他百姓,笮融就像是一个魔,极尽贪官污吏之能事。
甚至,糜芳还告诉李易,在曹操攻打徐州之前,广陵、下邳、彭城三地的粮食是笮融督管的,结果全被笮融拿去挪用,或是办他的善事,或是兴建庙宇,总之全都没用到正经地方。
李易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一种太阳了狗的感觉,他怎么都没想到陶谦竟然会重用这样的人。
糜芳给出的解释是,陶谦比较信笮融的那一套,两人又是老乡,再加上笮融总打着做善事的旗号,算是勉强有个理由,于是陶谦就不怎么管他,听之任之,对笮融非常放纵。
听完糜芳的介绍,李易看笮融的眼神就非常不善了,这家伙整个就是一脑子有病的大蛀虫,搁他手里早就弄死了,哪还能让他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