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鹰狐
然而李易自然明白,东郡的事情虽是因为免赋税的事情而起,但真的不是他的安排。
思虑了一番,李易对此事不承认,也不否认,一边偷乐,一边叫人给臧洪写了一封长信,以一副襄侯爱世人的口吻说乱世民生不易,虽偶有叛乱,也是生活所迫,是无奈之举,民心依旧向善,所以请臧洪用心教化百姓,切莫对无辜百姓举起刀兵,只要东郡百姓安好,他李易就替东郡百姓谢过臧洪了。
李易去这封信没什么明确的意义,主要就是给袁绍添堵,他很爱惜百姓不假,但百姓在他心里却有着先后主次之分,最重要的自然是他治下之民,那些不在他治下的,暂时只能抱歉了。
除了东郡,还有一个好消息是郭嘉送来的。
大约一月之前,交趾太守士燮备下重礼,装了整整二十辆马车,外加六头大象,由士壹带着北上,作为交好李易之用,并顺便求购纸张。
这一行人一路北上,一路听着李易的各种战绩,最后更是知道李易已经是大将军了,让士壹受了很大的刺激。
于是,士壹一行人到长沙的时候,去见了一趟蔡瑁,商谈之后,士壹这一行使者就改了名目,从交好求购,改成了为大将军贺,打着交州旗号,牵着大象,一路上招摇好不热闹。
郭嘉给李易写信说明了情况,建议李易修改部分对外方略,在今后开始交好交州。
自李易到了荆州,他一直都很在意与周边势力的关系,更是一早就定好了不同阶段与天下各个势力之间的相处方式,也正是因此,李易虽然一步步的打下了许多的地盘,却从未出现举目皆敌,被天下诸侯围攻的悲催场面。
而交州作为荆州的邻居,李易自然也有着相应的布置。
交州在大汉最南,很是偏远,且道路难行,将交州收入麾下,李易获利很少,反而要担负许多负担,相反,放着交州不管,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师上,交州都对荆州没什么威胁。
所以李易一开始就对交州不怎么感冒。
当时担任交州刺史的,是名将朱儁的长子朱符,是朱皓的兄长,同样,朱符也是心向大汉的。
因为有个好爹,再加上天高皇帝远的缘故,朱符这人在交州做事很是霸道,虽然是大汉的拥护者,却也是地方上的土皇帝,很是不得民心,李易当上荆州牧之后,按说朱符应该主动表示庆贺一下,但事实上却是一点动作都没有,甚至坊间有传言,朱符曾当众嘲笑李易出身,说李易根本就是沐猴而冠。
于是,综合考量之后,李易最终把交州定位在了一个不冷不热,不闻不问的关系上,朱符也很“配合”,几年过去,两边的高级别官员基本就没什么往来。
这一情况直到朱皓被许褚撞死发生了改变。
李易担心朱符会兴兵为朱皓报仇,就知会了郭嘉和蔡瑁,让他们在南边加强戒备。
但也只是加强戒备而已,交州位置太偏了,路又不好走,对荆州的威胁非常有限。
然而,朱符的兵马没有北上,反倒是士壹带着礼物来了。
按照士壹的说法,在朱皓死亡的消息传入交州之前,朱符就因为对百姓压迫太过,引发内乱,于混乱中被百姓杀死。
郭嘉在信中告诉李易,士家在交州势力很大,也很爱护百姓,在当地非常有威望,所以,尽管没有直接证据,但朱符的死怎么看都有士家的暗中参与,最起码也是知情者,
而且,朱符死后,交州的军政大权几乎全部落在了士家人手中。
郭嘉推断,交州变故中士家扮演的角色或许并不光彩,甚至还是无奈之举,尽管最终获利巨大,但也因此背负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还有李易这个强的不讲道理的邻居在,他们怕是睡觉都不踏实。
所以,郭嘉认为士家割据自立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次给李易送重礼,其实就是一种主动服软,找靠山的表现。
于是,郭嘉建议李易当对士家进行拉拢,至少要安抚士家一下,保证交州数年内不出变故,那么等李易打败袁绍,再西进掌握朝廷之后,只需一纸调令,一个侯爵,就能够轻易收服交州。
李易认为郭嘉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他记得历史上士燮最后好像是投靠了孙权,而他如今的势力已经远远强过孙权,将来还怕不能收服士燮?
也就是交州太远,管理起来太麻烦,不然李易觉得自己直接任命一个交州刺史,多半也是可行的。
于是,几番斟酌之后,李易上书朝廷,先是对朱符的意外身亡表示了惋惜与心痛,然后又言明地方上不可一日无官,否则民乱再起,恐酿成大祸,幸有交趾太守士燮世代忠良,且为人宽厚有度,礼贤下士,深得交州百姓爱戴,正好稳定交州民心,所以,李易举荐士燮为交州刺史,希望朝廷可以应允。
除去这一封正式上书之外,李易还分别给伏完,以及士燮本人写了信。
李易告诉伏完,他举荐士燮是害怕有人在交州安排人手,对他不利,希望伏完可以让朝廷明白他的苦衷。
当然,这只是翁婿二人的配合,实际上,李易在上书的当天,就以大将军的名义给士燮发了一道正式任命,任命士燮为交州刺史。
李易相信,士燮多半不会拒绝这道任命,而一旦士燮接了,基本就没回头路了。
第706章 臧霸
六月二十,李易带着三万兵马进入琅琊国,五天后,李易的大军到了开阳城下。
“这开阳城之前有多少人?”
大军在城外扎营后,李易便带着少量轻骑在城外查看开阳情况,顺便看看当地风土人情,可是,这一看却是让李易心情颇为沉重,因为他目光所及只有荒草,基本就没瞧见几个百姓,若不是城头上还有零星的几个兵丁不断往他这边张望,李易甚至都要怀疑这是一座死城了。
但即便如此,这琅琊治所给李易的感觉也是异常阴森,叫他很不舒服。
糜芳叹息了一声,答道:“开阳乃是大城,本有家户数万,然而曹操那一次直接杀绝了城中百姓,全城活命之人不到两掌之数,而且最后也都疯癫了,唉,后来臧霸虽然有心恢复,奈何陶使君与其不合,不但不愿帮衬,反而设下了诸多限制,以至于直到现在,开阳的元气也恢复不到一成。”
糜芳语气很是低落,随行的徐州籍官员脸色一样很难看,甚至还有愤恨,莫说他们是徐州人,就是随便一个稍微有些良知的人面对屠城这种事,都不可能淡然处之。
李易又看向城池外面荒废的田地,问道:“即便陶谦不帮衬,臧霸就不曾以田地引百姓在开阳落户?”
糜芳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不清楚,但一旁的曹豹开口说道:“曹操退去之后,臧霸的确打算让开阳恢复生机,也迁了百姓过来,但这里每到夜晚,就会有鬼魅啼哭,叫人心中惊恐,夜不能寐,还有人因此失魂患病,百姓们恐惧非常,都说是冤魂索命,自然就很少有人愿意来了,最后,臧霸几番努力无果,也觉得事不可为,便将驻兵之所改在了临沂,开阳只留下百十来驻兵,而现在的城中百姓,也都是一些实在没有着落的,或者不被官府所容纳之人。”
糜芳与曹豹的话说得李易心里沉甸甸的,甚至他都怀疑,只要扒开脚下的土地,就能找到那些无辜百姓的骸骨。
李易心情不好,目光直直的看着仿佛死城一般的开阳,良久之后对鲁肃说道:“子敬记一下,打下河北之后,我要在开阳有一所别院。”
众人闻言,齐齐一惊,鲁肃更是急忙劝道:“主公不可,主公万金之躯,此处却是大凶之地,如何能让主公安居?”
“此地凶险,请主公三思!”
“还望主公能以自身安危为重!”
其他人也是纷纷劝说李易,都不赞成李易在这里修别院,哪怕这是李易第一次主动提出盖房子。
这年头莫说达官贵人,就算寻常百姓盖房子,那也是要讲风水的,最起码也要让长者来看一看,而李易说在开阳要一个别院,今后多半就是一处行宫,那讲究就更了,一般的风水宝地都不够格,结果李易却偏偏选了这个一个凶地。
李易摆摆手,打断了众人劝谏,解释道:“这一路行来,虽然见过兖州、彭城诸县荒芜,却都不如开阳凄凉,我在此设别院,自然不是为了安逸享乐,只是想要时时警醒自身,也提醒尔等,今后莫要在有如此人间惨祸,否则,我等还有和面目立足天地间?”
李易如此一说,众人脸上尽是敬佩之色,虽然有人依旧觉得李易的安排不妥,却再无人能够劝阻。
李易踱了几步,又道:“子敬,稍后你去信联系郯县,之前怎么做的就不论了,今后琅琊这边该扶持就扶持,该用钱粮就用钱粮,不够就告诉我,我来想办法,总之要让这边的情况尽快好起来。”
李易眉宇间的神色颇为不善,他自然不是针对刚上任的糜竺,而是陶谦。
的确,陶谦与臧霸关系不好,他不愿意给臧霸便利,但枉顾民生就是他的不对了,而且如此特殊对待,不仅臧霸会越发离心,就连百姓都不会认他。
糜芳与曹豹等徐州官员,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齐齐对着李易拜道:“属下代徐州百姓谢过主公!”
李易轻轻点头,然后不做痕迹的看了蒋干一眼,后者心领神会,明白这件事情是要宣传出去的,甚至为了衬托李易,踩一踩徐州的前任陶谦也无所谓。
“走,随我进城看看。”
说着,李易就准备带人进城,他的兵马虽然没有接管城池防务,但已经有不少亲卫进去打前站了,所以李易进城倒也没什么不妥的。
众人应是,正要入城,后方有一骑飞奔而来,马上骑士对李易说道:“主公,臧将军已经至,军师请主公回营。”
“哦?还不错,臧霸来的不算晚。”
李易低低说了一声,旋即下令道:“我们这就回去,不过我还要更衣,会耽误些时间,子敬先去接待臧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