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鹰狐
好在李易本人并没怎么动气,他觉得田楷应该没胆子羞辱他,只是脑子不够聪明,有点拎不清。
还有一个事情是与袁谭有关的。
袁谭带人逃到著县的时候,人困马乏,又没吃食,便让当地县令开门,迎他们入城,著县县令虽然已经知道了袁谭败北,青州大概要归属李易,可袁家积威之下,稍稍犹豫,就将袁谭给放了进去。
然后就祸事了。
孔顺与华彦给袁谭建议,青州既然不能守,留下来的东西都要便宜李易,于是,袁谭等人在酒足饭饱之后,居然一把火烧了著县的粮仓,而且面对百姓的苦苦哀求,袁谭不仅没有心软,反而还想掳人口过黄河去。
百姓们自然不愿,然后在几个县吏的带两下,当地青壮就与袁谭的残兵厮打了起来,最终袁谭虽然没能掳走人口,但著县的百姓也死伤惨重。
至于那位迎袁谭入城的县令,他根本没想到自己一时心软,竟然给满城百姓带来如此灾祸,惊恐之下,在袁谭离开的当夜便悬梁自尽。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李易先是愤怒,但很快就发现了其中蹊跷,联系情报中华彦与孔顺二人作为,总觉得他们是故意怂恿袁谭在著县胡作非为,目的是想要败坏袁谭名声。
而且确实效果显著,在著县的事情发生之后,再无一城一地敢接纳袁谭。
所以,李易虽然在表面上对这件事表示了极大的愤怒,但内心却是颇为平静,觉得自己无形中又赢了一步棋。
之后李易下令,著县县令引乱兵入城,使百姓死伤无算,虽然身死,却不能赎其罪孽,命人缉拿其家中老小,尽数送往著县问斩,告慰百姓冤魂。
李易这一手比较狠,几乎是诛了著县县令三族,但没有一个人敢为县令一家求情,因为大家都明白,李易本就有意找个倒霉蛋震慑一下青州官员,结果那著县县令眼也瞎心也瞎,自己主动跳李易手里,李易不拿捏他拿捏谁?
这件事说是祸事有些勉强,毕竟李易自己都不怎么恼火,可是,之后发现的一个情况却是真的叫李易生气了。
在颜良战败之后,华彦与孔顺似得了袁谭的授意,准备财货赠与李易,好交换颜良与田丰性命。
之后确认了颜良与田丰的死讯,按说那件事就算了,但华彦与孔顺胆子肥的很,竟然一直在利用这个由头敛财,东平陵被他们刮出了不少的油水。
此事颇为隐秘,还是宴请世家时候有人喝醉不小心说出来的,李易当时脸都黑了,不知道的以为他收了这比钱财,可李易想骂娘,那段时间他不仅一分钱没收到过,反而还赏了孔顺不少。
李易让蒋干记下了这件事,等打下河北一定要问问那两个家伙把他的钱给藏哪了。
钱财这东西李易已经不在意了,手下用的顺眼的人就算贪点藏点,只要别太过分,别动军费,别与民争利,他都不会太计较,可这种借着他的名号为由头敛财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忍的。
忙忙停停,李易在东平陵一整顿就是半个月时间,这时袁谭已经彻底逃离了青州,黄河对面的袁绍虽然稍有增兵,却没有渡河的意思,显然是认了青州了战败。
确认北方无碍之后,李易的兵马就开始做准备,打算寻个好日子就开始东进,一口气将青州彻底拿下,就连出兵的理由也找好了,李易给陈登写了青州刺史的任命,并呈报天子,但田楷却窃举青州刺史之位,故而大将军代天行罚。
至于陈登是如何上位的,外界传言不一,不过最靠谱的说法是陈登和曹豹拜了把子,然后又把曹豹的女儿送给了李易,得李易欢心,这才硬生生的将原本定给张辽的刺史抢了去。
不过,在李易出兵之前,田楷的使者又到了,本来田楷的使者李易是一律不见的,奈何,这次来的人有些特殊……
“幽州,公孙将军麾下,讨虏校尉赵云,见过襄侯!”
行辕大殿之中,赵云对着以躬身行礼,但行礼之后却久不见李易言语,赵云只当李易是故意给他一个下马威,心中轻轻叹息了一声,不过脸上却并无多少波澜。
对于李易,赵云的内心感官是异常复杂的。
当初他在公孙瓒麾下并不受重视,唯有同郡百十人受他统领,不过那时却偶遇了刘关张三人,一番交谈之后极为投缘,尤以刘备最甚。
两人互诉心中志向,赵云知刘备虽然落魄,却心怀高远,非是久居人下之辈,而且刘备虽然出身显赫,却多年困于市井之中,明白民生疾苦,言语中对百姓多悲悯之意,若刘备主政一方,必定造福百姓,于是,当时赵云便有了投效之心。
不过赵云乃是信义之人,既然去了幽州,虽不被重视,但公孙瓒也没有负他,赵云不会轻易改换门庭,更何况刘备自己也是寄人篱下,根本无法接纳于他。
直到有一天,刘备告诉他,天下忠义之士会盟讨伐国贼董卓,他要带着关张兄弟过去,既是除贼,也是为了搏一份功名。
虽然有些话没有言明,但赵云知道,刘备还有一层意思便是,等他有了功名,就邀赵云共举大事!
于是,赵云期待着,等待着,结果等来的不是刘关张建功立业,反倒是三兄弟被泼了一身的脏水,处处受人提防忌惮,刘备本人更是成了诈称帝王之后,想要图谋不轨的奸邪小人。
得到这个消息后,赵云一脸的不可置信,认为全是那个叫李易的家伙的污蔑,因为刘备虽然有鸿鹄之志,但为人豪爽,行事仁义,绝对与小人二字搭不上边。
正当赵云为刘备担忧气愤,关靖忽然找上了他,问刘备是不是曾经拉拢他,试图共举大事。
以赵云心性当时也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要祸事临头,但让赵云奇怪的是,在他否认之后,关靖不但没有怀疑逼问,反而出示公孙瓒手令,擢升两级,并赐下许多财帛。
当时赵云就懵了,他能否认,是因为有些事情刘备并没有挑明,算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但赵云本身还是心虚的,认为关靖肯定不会轻罢休,结果人家二话不说,直接表露了信任,这让赵云非常忐忑,同时也多了几分愧疚。
对于上次,赵云初时推辞不受,于是关靖就将当时联军大帐内李易黑刘备的一通经过与赵云娓娓道来,并问他是不是认得李易,是否对鬼谷一门有所了解,若是能将李易拉拢到公孙瓒麾下,必有重赏云云。
然后赵云就更迷糊了,他可以肯定,自己肯定不认得叫做李易的人,鬼谷一脉更是别提了。
最后关靖勉励了赵云一番就离开了,但自那之后,赵云就记住了李易这个人,同样也对这个名字充满了疑惑。
刘备拉拢他的事情是非常隐秘的,甚至两人之间都没挑明,李易一个外人如何能知道?
还有他师父的事情,他从未对外人提及,李易怎么又知道了?
难道说鬼谷传人当真有神鬼莫测之能?
赵云有点被李易给吓到了,甚至对刘备的人品也产生了一丝怀疑,毕竟他与刘备虽然一见投缘,但相处毕竟日短,彼此感情还不是非常深厚,生出疑虑也算是正常。
然后就是讨董事毕,公孙瓒回到青州,刘备虽然活命,但明显受了排挤,而赵云因为李易的赞誉,很是被公孙瓒重用,不吝提拔赏赐,完全是被当做亲信培养。
但赵云却无丝毫欢喜,有道是无功不受禄,许多赏赐都被他给推到了。
公孙瓒也不恼火,反而称赞赵云德才兼备,对赵云也越发亲厚。
当时的赵云虽然遗憾刘备的境遇,但也明白事情无法挽回,背上那些污名,刘备这辈子都难有作为,再加上公孙瓒确实待他不错,倒也真的生出了几分一辈子跟着公孙瓒效力的想法。
只是这个想法没有持续太久,就开始不断的动摇,甚至干脆是摇摇欲坠。
先是李易化名李白,孤身一人进入洛阳,委身事贼,一番斗智斗勇之后,以一人之力将十八路诸侯都奈何不得的西凉势力土崩瓦解。
赵云听说之后,虽然因为刘备的事情对李易心有芥蒂,可还是忍不住为李易的壮举拍案叫绝,感慨如此方是世间真英雄。
反观他追随的公孙瓒,就相差太多了。
李易在谋划董卓的时候公孙瓒也没闲着,到处征战,可除了对付黄巾残余是师出有名之外,其余时间赵云都不明白公孙瓒到底是为何未战。
而且公孙瓒在征战中为了振作士气,对于军纪约束越来越弱,每每兵马所到之处,不说是生灵涂炭,但百姓看到幽州兵马当真是如遇豺狼。
赵云多次向公孙瓒进言,请他严明军纪,公孙瓒都是点头答应,但事实上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说的多了,公孙瓒虽然没有发作,却也不怎么喜欢与赵云相处了。
这让赵云非常失落,然后恍然大悟,公孙瓒对他的信任和重用都是来自于李易的褒奖,如果没有李易,像他这样的人或许可以小有作为,但想要得到公孙瓒的信任,很难!
不过赵云不是火爆性子,虽然内心深处有了裂痕,但公孙瓒表面对他不错,赵云也不能翻脸或者拂袖而去,只能继续在公孙瓒麾下耗着,忍耐着,直到公孙瓒杀了刘虞,赵云与公孙瓒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
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
赵云当初去幽州投奔的虽然是公孙瓒,却也不能说他完全是冲着公孙瓒去的。
那时幽州的主官是刘虞,但凡是老刘家血脉的那些地方大员都是行的仁政,很有人望,比占据冀州的袁绍要强很多。
赵云就是奔着幽州的仁政去的,至于赵云不拜刘虞而拜公孙瓒也很简单,公孙瓒是带兵的,为大汉守边疆又多有功劳,赵云想建功立业,不跟公孙瓒跟谁?
所以,在公孙瓒杀了刘虞,并挟持天使给他自己加封之后,幽州的仁政也就到头了,赵云对此是极为愤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