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所以郭鹏会压制本身的情感,大小桥姐妹的意愿也没有听取的必要。
桥蕤很快就很高兴的安排着家人在许褚的保护下离开了寿春,向濮阳而去,自己留下来帮助郭鹏在寿春办事,凭借自己的主场优势出力,的确为郭鹏办了不少事情。
比如作为赵云的副将和领路人,领兵一万,南下占领庐江郡,行动非常顺利。
另外郭鹏任命张辽为主将,统兵一万进攻九江郡,为郭鹏把长江以北的扬州全部占领,完成攻略袁术之战的最后一步。
九江郡、庐江郡和汝南郡将成为日后郭鹏攻打扬州江南部分和荆州的重要前进基地。
这次占据了豫州和长江以北的扬州之后,这三个郡就是郭鹏要重点经营的地方。
为此,郭鹏调任枣祗做了庐江郡太守,任命关羽担任庐江郡守备。
调任夏侯惇担任汝南郡太守,任命郭烈担任汝南郡守备。
又调任毛玠担任九江郡守,令张辽担任九江郡守备。
这三个郡将重点屯田,屯兵,练兵备战,储备粮草,修缮道路,建立情报站点,在南下出征之前就要把一切准备工作完成,为之后的南下大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此,郭鹏还需要留在这里做一些先期准备工作。
第452章.四百五十一 郭鹏的野望
现在的江东十分混乱,但是郭鹏没有余力掐去掺一脚,否则的话这个时候奠定江东攻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
为此,郭鹏感到很遗憾。
荆州则不考虑了,江东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统治者,荆州却有,只会比江东更不好对付。
江东现在就是地方势力和孙策相争,而朝廷任命的真正的扬州牧刘繇已经被孙策赶到豫章郡苟且求生去了。
相当的没有牌面。
小霸王还是战斗力十足,就是不知道会不会一样被刺杀而死。
反正孙氏政权在小霸王手上开创,在孙权手上本地化之后稳固,看上去很难攻打,可是在郭鹏眼里,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筛子。
一个继承了袁术的四不像的军事政治体制的杂糅体。
小霸王有攻打天下的能力,却没有治理的能力,若不及时进行本土化,他再晚死几年,孙氏政权估计就要自行崩溃了。
小霸王不是郭鹏的对手,刘表和刘繇也不是,陶谦也不是,刘璋就更不是了。
现在,郭鹏需要把注意力转移到西边,弘农。
说巧也是巧,郭鹏觉着袁术的脑袋应该还没有送到弘农,时间上不对,但是弘农那边,却来了阎柔的亲笔信。
阎柔在信中向郭鹏简略的讲述了一下他在弘农城里工作得到的成果。
简而言之就是贾诩认识到了天下大势不可逆转,于是决定投靠郭鹏,为他办事,利用手中的权力,榨干汉室的最后一丝利用价值。
当然禅位是不可能的,阎柔传达了郭鹏的想法给贾诩知道。
就是更进一步,封公。
虽然小皇帝曾经在激动之下宣布要给剿灭逆贼袁术的人封王什么的,但是这的确不是什么具有可行性的决策。
刘邦平定开国分封的易姓诸侯王们的叛乱之后,就在渭水边率领群臣杀白马宣誓非刘姓不得封王,西汉如此,东汉也如此。
所以不是刘姓皇族就别想着封王,如果僭越,天下共击之。
以至于汉室四百年江山,在早期异姓王被全部拿下之后,只有一个曹操成为了异姓王,曹丕也跟着做了不到一年的魏王。
而曹操之下唯一一个这样做的人,就是王莽,但是王莽没有封王,而是封公,之后就做了皇帝了。
其实封公在汉朝也是极其罕见的举措,真要算起来,也就是王莽和曹操两人得到过,究其缘由不是难封,而是汉朝的爵位制度里没有公爵。
周王朝的分封制度里是有公爵的,但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取消了周王室的分封制度,改为以军功为基础的二十级封爵制度,最高一个等级的为彻侯,后来为了避讳汉武帝,改为列侯。
亭侯乡侯县侯这三个级别就是列侯这个层次的爵位,是大汉王朝的最高爵位,王爵是刘氏专属。
汉朝的爵位制度里就不存在公爵,公爵还是王莽为了方便篡位显示自己的不寻常而从先秦制度里面重新找出来给自己封上的。
王莽这样做是有极其明确的政治野心,而郭鹏这样做则并非如此,而是小皇帝自己说的,为了奖励郭鹏为朝廷讨伐袁术,所以朝廷要奖励郭鹏,兑现皇帝的诺言,加官进爵。
贾诩和阎柔商议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所知道的消息是郭鹏围住了寿春城,即将破城而入,伪陈覆灭在即。
这个时候,其实局势已经明朗,没什么好说的了,贾诩知道郭鹏已经没有人可以阻挡,于是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决定,向阎柔表达了自己愿意投靠郭鹏的意愿,只愿郭鹏遵守诺言。
阎柔大喜。
随后两人商议,是否要给郭鹏封王,阎柔立刻摇头。
他说封王实在是太勉强,眼下还不到那个时候,虽然小皇帝说出了这样的话,但是真要这样去做的话,估计朝中反对者会很多。
贾诩说朝中反对者已经被段煨和张济用兵力控制住了,只要郭鹏愿意,贾诩可以保证这个决议顺利通过。
阎柔还是拒绝。
“昔日高祖杀白马宣誓,非刘姓不得封王,虽然皇帝有言在先,但是如此一来,恐天下非议者不少。”
贾诩皱眉道:“话虽如此,但是封公者,自高祖宣誓之后,只有王莽一人,虽然王莽以假皇帝的名义登上皇位,但是也的确只有他封了公,这样一来,会不会对将军有什么影响?”
“王莽没有军功,将军则是为国家剿灭叛逆,实打实的军功,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最多嘴上说两句,但是那么大的军功,不赏赐,又怎么说的过去?这是名正言顺的赏赐,大汉最重军功,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阎柔开口道:“若是说僭越,以将军目前的地位来说,怎么升迁都会有人说僭越的,那么大的功劳,真的要赏,封王的确不在话下,难道不是这样吗?”
贾诩觉得阎柔说的有道理。
“那么,封号该如何拟定?将军那边有什么想法吗?”
贾诩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阎柔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值得商榷,于是写信派人送给郭鹏,问问郭鹏的意见。
而贾诩那边也同时向张济和段煨通气,怀揣着的异样的心思和他们商量此事,询问他们的看法。
很快,得到阎柔来信的郭鹏则开始考虑阎柔询问的封号的事情。
封号什么的可不是小事,这个事情关乎于之后自己建立的国家的国号,不谨慎选择可不行。
一般来说,要么是出生地籍贯,要么是发迹地,要么是被封爵位的所在地,宋朝之前基本上都是这样,而就郭鹏来说,其实他的选择并不唯一。
因为之前他也没有说建国之类的,政治中心和军事中心随着需要而迁移,一开始在齐国,后来迁移到了济北国,再后来是东郡濮阳县。
讨伐袁术之后,郭鹏下一步的军事战略重心在北边,南方没有足以威胁他的势力。
刘表刘璋刘繇,三个汉室宗亲的势力都十分虚弱,对上郭鹏那是不堪一击,郭鹏就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小霸王虽然勇猛,但是莽,江东尚且还没有平定,哪里有北上威胁自己的力量呢?
弘农那边就更不要说了,自保尚且是问题,还能出征?
所以这几大势力根本就没有威胁郭鹏的力量,郭鹏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就算他们联手,也办不到。
因为他们治下的户口数量加在一起也没有郭鹏治下的户口数量高,郭鹏的战争动员力超过了他们全员的总和。
完全不虚。
第453章.四百五十二 魏
话虽如此,如此强大的郭鹏也需要时间屯田练兵,积蓄力量,与民休息。
所以郭鹏短时间内不会再在南方用兵,那么自然要把精力放在北边。
尚未完全平定的并州和幽州,将是他下一步的计划。
将幽州和并州完全掌握在手,恢复完整的边防线,排除掉北方草原部族对中原军事政治局势的影响,消除外患,然后专心内务。
所以下一步计划的核心区域将在冀州,尚未遭到长期大规模战火破坏的民户相对保存的较好的且已经发展了一阵子的冀州。
曹操这个冀州刺史还是很尽职尽责的,忠实的履行郭鹏的屯田政策和安民政策,大力恢复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将冀州治理的不错。
郭鹏若要对并州和幽州动手,必然要以冀州作为前进基地,所以郭鹏决定下一步就把自己的驻地迁移到邺城去,专心经营冀州,训练更多更强大的军队,北伐并州和幽州。
既然如此,郭鹏就需要一个安稳的政治环境,方便自己在冀州动手动脚,积蓄力量。
同时在冀州积蓄的实力也能策应到雒阳弘农一带的局势,如有需要,可以直接通过河内进军雒阳,然后向西进发直抵弘农,位置十分优越。
想到这里,郭鹏笑了,提笔在一块竹板上写上了一个大大的『魏』字。
魏,另外一个时空里,曹操的封国号。
击败袁绍和关中群雄之后,因为和许昌朝廷关系恶化,曹操选择了将自己的政治军事中心迁移到河北。
一方面威慑袁氏残余的势力,一方面远离许昌,弱化许昌在自己的势力集团内的政治地位。
因为邺城古时候为魏都,曹操遂以魏为封号,得封魏公,建魏公国,仿春秋战国诸侯国旧例,置百官,加九锡,建宗庙祭祀先祖。
怎么说呢,这个感觉就很奇妙。
对于这个国家,对于这个封号,郭鹏总有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
或许是出于对于这段历史和那个人的认同感吧?
思考片刻,郭鹏下定决心,写了一封回信,送到弘农县交给阎柔。
郭鹏向阎柔表示阎柔做的对,自己是个谦虚谨慎的人,绝对不要封王,那太惹人眼红了,要个公爵就挺不错的。
至于想要的封号——魏。
自己想要建立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魏公国,地点就在冀州。
他要安平、常山、中山、河间、清河、赵国、巨鹿、渤海、魏等九个郡国作为自己的封地,建立魏公国!
把封在冀州的刘氏诸王统统迁移走,让冀州属于自己!
消灭了袁术这个逆贼,挽救了你汉室的命运,难道这点赏赐都不能给予我吗?
郭鹏野心勃勃的设想着自己建立魏公国以后的一系列举动,并且开始设想自己该如何分封属于自己的百官和将军。
当然先期准备还是要做好的,比如郭鹏立刻写信回去给程昱,让程昱快速筹备,将自己的将军府和一众配套设施迁移到邺城去。
这将是一系列大变革的先期准备。
郭鹏还要留在淮南一阵子,处理好淮南的诸多事务,之后,再启程回邺城,做好受封的准备。
贾诩一定会给自己一个很大的惊喜。
郭鹏有这样的预感,除了封公之外,还有其他的惊喜。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给程昱的私人信件,通过临淄营的渠道送给了程昱。
郭鹏送去给程昱的信件很快就被送到了。
不过数日的时间,程昱就得到了郭鹏的正式命令,要程昱筹备起迁移将军府和配套措施去邺城的准备。
平素里帮助程昱办事的人主要是荀彧,然后又有崔琰、董昭和辛毗田丰等人在一旁协助,组成个一个类似于尚书台的工作单位。
程昱为首,荀彧次之,其他人都是类似于侍中一样的职位。
除了这些士族子弟以外,也有其他人加入其中作为办事人员,抄抄写写跑跑腿,比如郭氏子弟数人,以及郑玄推荐来的国渊和郗虑等人。
这一群人组成的决策机构是郭鹏离开之后主持日常工作的机构,平时作为郭鹏的秘书,郭鹏离开之后,就是秘书长程昱全权负责管理政务。
程昱是最早跟随郭鹏的元老,虽然出身不高,但是作为郭鹏最早的故吏,很受郭鹏信任,本身也有很强的理政能力和一定的治军能力,遂被郭鹏委以重任,连荀彧都要给他打下手。
虽然也有争论,说荀彧出身颍川荀氏,正是最好的人选,但是郭鹏信任程昱,让程昱做这样的事情,便没有人可以动摇程昱的地位。
荀彧的确是个君子,说自己经验不足,投入郭鹏麾下办事不过五年,不比程昱跟随郭鹏十年,军务政务都处理过,是最早的元老,而且程昱大他二十二岁,他又如何能处于程昱之上呢?
话虽如此,荀彧没有意见,有意见的人也不能说少。
程昱到底是出身寒门,没有靠谱的文凭,很难得到社会主流的认同,程昱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所以在郭鹏的授意下,从来不对此发表公开评论,只是老实做事。
反正他知道郭鹏的真正野心,他不在意这些,他看得更加长远。
所以得到正式命令之前,程昱已经在私下里得知了郭鹏的真正命令。
迁都邺城,为魏公国的建立做先期准备。
郭鹏要在邺城为自己未来登基称帝打下基础,先搞定未来的行政架构,试运行一阵子,把冀州治理好,将来也好方便治理全国。
郭鹏还特意提到了程昱是他手下最重要的谋臣,他会给程昱位高权重的身份,让程昱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
程昱大喜过望,强行忍耐住了心中的喜悦,在得到了正式公文的时候,不紧不慢的将迁移将军府的命令公布了。
得知这个命令,政务所的诸位都觉得有些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