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69章

作者:御炎

  荀氏来信里说的很明白,荀彧站错了队伍,得罪了郭鹏,在该表态的时候不表态,不和郭鹏一条心,所以不再被郭鹏当作自己人,而是被当作了敌人。

  事实证明,做郭鹏的敌人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

  有官职有地位有俸禄有事儿干,就是无关紧要的边缘人。

  荀彧被郭鹏毫不犹豫的从权力核心内赶了出去。

  郭鹏毫不犹豫的把荀氏的代表赶了出去,荀氏一时间危如累卵。

  荀攸此来,不仅是为了他自己,也是为了荀氏,为了一大批颍川士人的野望。

  于是荀攸明白了自己貌似是赶上了一个特殊时期,一个非常不妙的特殊时期。

  自己来,是来止损的。

  那个小了自己七岁的叔父会犯这种政治上的错误,可真是不应该。

  如果换作荀攸,一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这种错误甚至可以说是愚蠢的,时局到了这个地步,难道还看不清楚未来的走向吗?

  但是不得不说,荀攸挺佩服这位小叔父的。

  因为他言行如一,表里如一,是真君子,从来不说违心的假话,不做违心的事,说什么就是什么,私下里和公开场合也是一模一样,不是两面人。

  荀攸一直都觉得荀彧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个世道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的。

  而且还偏偏出现在荀氏,出现在这个累世高门之家,成为它的一份子。

  学足了本事,带着自己做人的本分投入了仕途,一直都在坚持着某些事情,面对时光的流逝,面对大势的转变,不为所动,坚持本心。

  天下到了这个地步,大势到了这个地步,过去已经不可能再回来了,大家都开始为了生存而努力拼搏,可荀彧,还是在为自己的本心而活,活成了他自己。

  多少人都戴着面具苟且求生啊,这不丢人,真的,这不丢人。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

  荀攸无奈的摇了摇头。

  兴平三年八月二十,荀攸抵达了新生的魏国国都,邺城。

  抵达的第一时间,荀攸哪儿也没去,径直去魏公府上递了拜帖,然后就站在魏公府门口,无视了来来往往的官吏、将军和士兵,以及负责营造宫室的匠人们。

  郭鹏当时正在召集参谋台的参谋们联合商讨接下来一个阶段的北伐南匈奴的战略计划。

  对于南匈奴,郭鹏是势在必得,必须要剿灭南匈奴,重新占据并州,恢复并州段的长城防线。

  然后才是幽州,收拾幽州的各部杂胡,乃至于那个自立在辽东的辽东王公孙度。

  彻底荡平北边,然后才是南边。

  先北后南的战略规划是不会改变的,这是大家一致认同的。

  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出兵北伐草原,狠狠的打击一下鲜卑,消灭他们大批量的有生力量,让鲜卑也不能趁着郭鹏南下扩张势力的时候从背后捣乱。

  郭某人最讨厌的就是两线作战,那非常困难,现在就要趁着这个好时机,把北边的祸乱全部根除。

  “南匈奴王庭在美稷,距离我们所掌握的并州最前线,奔袭的话,也就三五日的路程,不远,南匈奴所部户口和兵马并不少,不过从於扶罗等人离开王庭之后,南匈奴就发生了内乱。

  若不是我们将於扶罗等人击杀,南匈奴还无法恢复,眼下南匈奴有了新的单于,有了统一的首领,这不是好事,我等需要尽快对南匈奴展开行动,我以为,动用五万军队足以办到此事。”

  戏忠阐述了自己的意见,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郭嘉也不反对,不过郭嘉提出了另外一个意见。

  “乌丸早晚也是祸害,现在乌丸听命于我,何不利用乌丸的兵力,与我军联合,一起讨伐南匈奴,则胜算大增,还能借刀杀人。”

  郭嘉的眼里闪着狡猾的光,郭鹏哈哈一笑,点头应允。

  “都是祸害,早晚都要除掉,但是不把最后的利用价值给榨干了,我还真舍不得那些精悍的乌丸骑兵,哈哈哈哈!”

  一群参谋无良的笑做一团,言辞之间完全没有把这些乌丸人和匈奴人的命当一回事的样子,这种态度让郭鹏十分满意。

  就是要这种态度,就是要这种行为,就是要这样的觉悟,只有这样,才能将敌人全部干掉。

第483章.四百八十三 战争和隐户

  五胡乱华的经验告诉郭鹏,这些家伙全都是潜藏的敌人,一时臣服,一旦有机会,一定会迫不及待地跳起来造反,统统不可信。

  长城防线以内,郭鹏不能允许心怀叵测的人存在,否则,就是对自己身后的汉民们不负责任。

  既然他们正在乖乖的做自己的工具人,那么自己这个首脑就有则认为他们营造一个相对舒适的工作环境,总不能让他们流汗流血又流泪。

  流汗是避免不了的,流血流泪,多少还是能控制一下的。

  郭鹏于是定下了北伐南匈奴的计划,要和南匈奴骑兵打一场硬仗,将之全灭,恢复整个并州。

  这一战,就是刚刚得到封赏的各大将领们和参谋们摩拳擦掌出力的时候了,也是大半年修养之后的新一轮征伐。

  冀州将成为整个行动的后勤基地,一力承担起北伐南匈奴和征伐幽州乌丸杂胡的计划,休养两年有余的冀州一百一十万户口,五百五十万人口是足以承担起这个职责的。

  古代王朝的人口数目素来都是一笔算不清楚的糊涂账,记录在王朝户籍之中的人口往往都是明面上的纳税人口,但是这绝非总数。

  屯户、兵户、吏户、隐户、佃客、部曲和降服的少数民族等人口数量,是不曾记录在王朝户籍之中的。

  蜀汉亡国时广为人知的数据户口二十八万,在籍民众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以及官吏四万。

  这一百零八万人口所指的,就是蜀汉政府直接掌握的人口,可以从他们身上征税征兵统计到位的人口数目,而非总数。

  现代学者考虑未纳入户口统计的兵籍、吏籍、漏籍、荫户、佃客及少数民族等不纳入统计的人群,而认为蜀汉时期的益州范围内总共生活着约四百万人,而蜀汉政府只掌握了其中四分之一左右。

  剩下的四分之三,要么是南蛮等少数民族,要么是豪强地主和士族家中的佃户和部曲,亦或是官员以及官员家中的奴仆等等。

  这些人口都是不能算在国家户籍之中的,也就不能成为蜀汉的国力。

  同样的情况一样发生在曹魏和孙吴身上。

  蜀汉灭亡的那一年,曹魏在籍人口约有四百四十三万,而现代学者考虑未纳入的屯户、兵户、吏户、隐户、佃客、部曲等人群,估算曹魏境内约有一千三百万人在生活。

  曹魏政府所掌握的能化为国家力量的户口也就是三分之一。

  孙吴政府灭亡的那一年的人口数目约在二百五十六万,而算上那些不能被计算在内的户口以及山越和五溪蛮族等少民,一般认为东吴境内生活着五百五十万人以上。

  总人口和国家掌握人口并不是一样的数目,被官员和士族、豪强地主所隐藏起来的人口,还有生活在境内的南北少民,都未曾记载进入国家总人口数目之中,当然也不是国家的力量。

  国家政府甚至不能占据绝对主动成为主导者,三国发展到后期,就是三个国家比烂罢了。

  三个六十岁的浑身都是病痛的老人比赛谁能活得更长。

  蜀汉和东吴都病死了,而寄生在曹魏身上的司马晋从诞生之初就是个六十岁的老人。

  毫无疑问,失去了诸葛亮和他的继承者们的蜀汉政府在后期完完全全的退化成了没什么存在感的小政府,连抵抗都办不到,就在内外敌人的里应外合之下被抛弃了。

  曹魏政府也在之后步上了后尘,孙吴稍微好一点,因为政权从孙权时期就开始的深度本地化,蜀汉灭亡之后又苟延残喘了近二十年。

  这个事情从郭鹏在青州平定之后统计户口的时候就发现了。

  从青州刺史府邸里面搜寻到的本地户口数量和之后人口普查所得到的人口数量一对比,就很有意思。

  最后一次统计得到的人口数量约是六十万户,三百余万口,但是初平二年底郭鹏统计出来的经过战乱之后的数目居然和这个数字相对持平。

  天下大乱数年,更经过黄巾之乱,结果你们的人口数量未曾减损?这遍地白骨是哪儿来的?

  这里面的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被隐匿的户口在战乱的时候被暴力无意间解放出来了,郭鹏来了以后搂草打兔子一勺烩,全部笑纳,结果得到了一个人口并不少的青州。

  之后的兖州也是如此,八十万户,四百余万口,郭鹏在平定黄巾和平定吕布之后分别作了一次人口统计,然后综合对比一下,也得到了三百八十万人口,等于那么多年的战乱就损失了二十多万人口。

  这不正常。

  唯一的解释就是死的人一样很多,但是被毁灭的豪强地主家里的隐藏户籍被解放了,重新被纳入统计,让郭鹏占了大便宜。

  豪强地主之家所占据的人口数目到底有多可怕呢?

  举两个例子。

  一是糜竺,糜氏家族,私兵、仆从和佃户,总人数过万,刘备就是从糜氏手里得到了两千私兵。

  二是李典,李典家族部曲三千户,一万三千口。

  两家,超过两万人,五千多户,不交税,不纳入统计,和空气一样,活着就和没活着一样。

  这只是冰山一角。

  比糜氏和李氏还要大的豪族,或者是还要小的豪族,大大小小盘踞在这片土地上,将完整的国家分裂成一个一个的小庄园。

  东汉帝国的躯体就是如此这般,遍体流脓,可怕至极。

  战争和隐户,真的太可怕。

  也就是郭鹏下手早,及早的平定了这些地方,然后设置强有力的政府机构管束平民,也给了他们安全的保障,没让他们大批量的饿死,大批量的死于战乱。

  于是东汉王朝留下来的些许元气就被郭鹏得到了。

  冀州的人口损失其实还是挺大的,尤其是渤海郡和清河国等地,历经战乱,经历黄巾之乱,郭鹏和袁绍的局部战争,公孙瓒和袁绍的局部战争,以及郭鹏消灭袁绍的战争,的确损失不少人口。

  不过其后郭鹏借袁术的旗号大规模摧毁豪强地主之家,解放隐户,纳入统计,又得到了张燕所带来的十数万山中逃户,统计之后,就得到了一百一十万户,五百五十万人口这样的数据。

  这还是建立在冀州有保留一批豪强地主的基础之上,郭鹏还没来得及下黑手,要是下了黑手,这个数字还能提升。

第484章.四百八十四 荀攸来了

  在这三地,郭鹏掌握的人口数量就达到了一千两百多万。

  这个数字基本上和东汉政府在战前的统计数据持平,可见战争以及隐匿户口的影响。

  但是如果没有经历战乱,若是解放出了那些隐户、逃户,这个数字应该可以继续向上攀升很大一截。

  可惜,如果没有战乱,还真不方便从这些家伙手里夺取人口。

  现在郭鹏是不担心了,掌握了足够的人口,有足够的动员力,以冀州五百五十万工具人作为底气,郭鹏有充分的底气可以对并州和幽州发起战争,全面掌控这两个州。

  这场战争的计划就这样确定了,郭鹏继续和大家商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商量着商量着,外面有卫兵前来汇报,说有一个自称是颍川荀攸公达的人在外面求见郭鹏。

  “荀公达?”

  参谋们纷纷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外面,然后又看向了郭鹏。

  荀彧在政治上出了问题,从而被郭鹏制裁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是谁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件事情,无论是为荀彧说话还是诋毁荀彧什么的,大家都不会去说。

  这个敏感的时刻,谁也不知道什么会触动郭鹏的敏感神经。

  对荀彧的处理是郭鹏第一次对部下的士人们进行惩处,在此之前最严厉的一次惩处是被一撸到底的曹洪,是经济问题不是政治问题,所以没人当作一回事。

  但是这一次,荀彧的问题实实在在的是政治问题,作为跟随郭鹏五年的仅次于元从集团的老人,荀彧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实在是不应该。

  现在郭鹏已经进位魏公,建立魏公国,开始实施统治,木已成舟,这个时候你荀公达到这里来,到底是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呢?

  郭鹏接过了卫兵递来的拜帖,稍微翻看了一下,顿了顿,开口道:“叫他进来。”

  “是!”

  卫兵跑出去喊人,不一会儿,一个穿着普通儒士服,显得有些风尘仆仆的中年男人出现在了郭鹏的面前。

  “颍川荀攸公达,拜见魏公。”

  荀攸长身一礼。

  郭鹏盯着荀攸看了好一会儿没说话,身边的其他谋士们也没说话,大家就这样站着,场面有些诡异的安静。

  荀攸的腰身看起来不错,维持这样的姿态,一点也没有叫苦叫累什么的。

  “荀攸,荀公达。”

  郭鹏咧嘴笑了,伸手虚扶:“久闻大名,不曾见过,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请起。”

  “谢魏公。”

  荀攸这才直起腰身,面色平静,微微颔首,不直视郭鹏。

  郭鹏在荀攸身边缓缓踱步,审视着荀攸,而荀攸一句话也不说,就像一尊雕塑一样,面不改色。

  “从荆州来的?”

  “是。”

  “花了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