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孙策要是真的北上,就看张辽如何应对了。
同理,刘表要是选择北上,乐进那边儿估计应付起来不会很难,但是也要装装样子,不能让张允为难。
这一战要是真的打了起来,郭鹏实际上已经把准备做到最高程度了。
战场争锋,双方的进退得失,都仰仗于谁能为自己创造更为舒适有利的作战环境,郭鹏经营淮南淮北数年之久,为的就是这个时刻的到来。
放置在边防线沿线的将军和郡守们,也要经历起严峻的考验,这个考验一旦通过,就会更上一层楼,若是通过不了,未来前途堪忧。
郭鹏相信,这一点,他们自己也能明白。
所以九江郡守毛玠和庐江郡守顾雍都非常努力积极的给军队准备足够的后勤,修缮足够多的军事道路和前进基地,积极深入基层掌握人口,以便随时征调壮丁协助作战。
无论刘表和孙策是否决定北上策应刘璋的凉州攻势,郭鹏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你要来,那便来,你若敢,那就来试试。
还真别说,无论是刘表还是孙策,得知刘璋北上凉州争取陇西的情报时,都打算试试北上争锋中原。
孙策的进取之心要远远高于刘表,因为刘表毕竟已经有了南阳可以作为荆州的屏障,而孙策却没有。
刘表召开军事会议商量这件事情的时候,遭到了部下们几乎一致的反对。
他们认为南阳郡掌握在手已经足够了,若是继续北上进犯豫州腹地,那必将触动郭鹏的神经,促使郭鹏不惜一切调动军队南下攻打荆州。
到时候南阳能否守住都不好说,就更不要说进取了。
刘表其实心里也在打鼓,他也觉得这帮人说的有道理,虽然这个时候北上是在欺负郭鹏不能回师中原,但是一旦真的惹恼了郭鹏,郭鹏必然报复,到时候能否守住南阳都是问题。
第571章.五百八十 魏公深谋远虑
郭鹏麾下百战名将很多,军队精锐善战,南阳地处北方盆地,地势平坦,无法发挥荆州水师的优势,却利于北方步骑集团的发挥。
郭鹏的优势就在于强悍的步骑集团,魏军步骑战力强悍天下闻名,南阳盆地一旦被郭鹏的重型步骑集团进攻,以张允率领的两万荆州兵能否守住,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荆州兵和江东兵一样,擅长水战,却未必擅长平原上的野战争锋。
尤其是对于拥有强大骑兵集团的郭鹏来说,更是如此。
这一点,刘表清楚的知道,蔡瑁知道,张允知道,蒯越也知道。
大家心知肚明,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盟约的内容。
一方进兵或者受攻打,需要另外两方一起出兵牵制,这样才能算是符合盟约的行为,要是第一次刘璋要求配合行动就不遵从,那么今后自己这边有需求的时候,又怎么能指望盟友支援呢?
这种事情是相对的,一个人是唱不了独角戏的。
“我们已经定下了盟约,若不进攻,就是违背盟约,则盟约直接废弃,高兴的是郭子凤,江南三州联合是我发起,我必然要遵守,无论如何,我都要出兵北上钳制郭子凤!”
刘表一锤定音,不顾反对强行出兵,又派人联络孙策,希望孙策配合一起出兵,钳制郭鹏,兑现盟约。
他特意强调,如果第一次出现情况就不兑现盟约,那么这个盟约就和没有缔结一样,高兴的是郭鹏。
孙策刚刚在郭鹏的政治攻势下失了先机,被偷袭得手,名望跌落,处境尴尬,于是刘表的消息一来,孙策立刻就决定要北上。
“魏公先出手了,我怎么能不出手,让魏公看我的笑话呢?”
孙策咧嘴笑了,满脸都是战斗的意志,满眼都是战斗的火光。
周瑜忧虑道:“我军若北上,目标必然是庐江和九江,这一点,魏公也一定清楚,所以他才在庐江和九江分置兵马,早已做了防备,我们这个时候北上,真的没有问题吗?”
“这是盟约,公瑾,这不是我愿不愿意的事情,此时我若不出兵,将来我有困难的时候,又如何能指望刘景升和刘季玉出兵相助?对抗魏公,一州之力是不够的,需要三州协力。”
孙策深吸了一口气:“而且,我江东水师甲天下,顺着水道北上,足以一口气杀到九江郡腹地,我倒要看看魏公的天下精锐如何与我在水上争锋,是下水与我接战,还是在岸上追着我跑?”
周瑜皱着眉头,觉得孙策说的有道理,但是……
“咱们能想到的事情,魏公会想不到吗?魏公一定早就想到了,早有准备应对,伯符,你要三思。”
“我三思过了,这一战,我必须要打,也是不得不打,公瑾,助我一臂之力,这一仗打赢了,咱们在之前遭到的损失吃过的亏就全都找回来了,这一战要是打不赢,那……”
孙策没有把话说绝说死,但是他的意思,周瑜明白。
这一战要是打不赢,那情况就真的很不妙了,江东军能否再次北上,就真的很困难了。
政治战场上战败了,结果在军事战场上也要战败,那好不容易被压制住的江东本地人的反抗之心,恐怕又要爆发了。
兴平五年八月初一,蜀军还没有走完艰难的祁山道开始进攻凉州的时候,郭鹏写给张辽的信就被六百里加急送到了张辽手上,张辽立刻将信件展开来阅读。
看完之后,沉默了一阵子,张辽对自己身边的部将们说道:“魏公深谋远虑,这一战,我军必胜。”
随后,张辽把信件焚毁了,没让其他任何人看到。
当时,郭鹏已经从张允的途径得到了刘表即将派兵北上进攻汝南郡和颍川郡的消息,而张辽已经得到了各方面情报的佐证,证明孙吴政权正在进行一系列的战争准备,兵锋向北,即将进攻江北。
郭鹏写信的时候还不知道刘表和孙策的行动,他只是推测这个行动的必然性,然后给张辽出主意,张辽这边正有些紧张,结果郭鹏的信就到了。
张辽信心大增。
但是连被郭鹏调派到张辽身边协助作战的马延、成廉、曹性、郝萌、侯成等部将都不知道郭鹏写了什么给张辽,让张辽有如此的信心。
不管怎样,张辽的确是开始行动了。
张辽很快就把江防部队主力撤离,只留下象征性的警戒驻守部队,根本不打算在孙吴水师进军的时候和孙策决战。
接着还下令将九江郡合肥以南、庐江郡襄安县以东的民众全部迁移到合肥以北与襄安县以西,所有物资全部转移开,留下一条战略真空带。
郭鹏在九江的屯田重心如今还是在寿春一带,在庐江郡则是皖城一带,沿江一带在人口重置的时候郭鹏就刻意没有放置多少,所以现在内迁非常轻松。
张辽轻轻松松就打造了一片战略空城区,让孙吴军队进军的时候无法得到任何补给,也不能破坏什么。
当然了,张辽直接就等于是放弃了合肥以南的防御,没有打算在这些地方和孙吴军队纠缠。
事实上张辽也没有和孙吴水师作战的能力,没有船只,没有水军,郭鹏没有在巢湖和长江沿线练水军,唯一的水军远在青州,张辽是没有办法。
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孙吴水师顺着河流一举进入九江郡内而无法阻挡。
魏军唯一可以阻挡孙吴水师的地方,就是合肥。
合肥城经过张辽的修缮,今非昔比,已经成为一座相当坚固的军事堡垒,虽然距离水面较近,但是,这就是胜机。
虽然郭鹏很赞赏孙伯符,称赞孙伯符是狮儿,锐意进取,不过张辽可一点都没有认为孙策可以从他的手里把九江夺走。
当孙吴船队抵达施水源头,不得不登陆前行攻打合肥的时候,就是张辽开始发威的时候了。
在九江郡布防的同时,张辽还有些担心在庐江郡布防的新人将领、横江中郎将徐晃,他认为郭鹏让名不见经传的徐晃代替关羽曾经的职位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举措。
第572章.五百八十一 庐江有失,徐某提头来见!(修)
徐晃没有带过大军打过大战,也没有太多独当一面的经历,年纪也相对较轻,把庐江郡的防御重任交给徐晃,张辽心里有点没底。
他觉得比起新人徐晃,郭鹏更应该让于禁压到前线来守庐江,而不是坐镇后方。
为此,张辽还亲自策马前往庐江郡查看徐晃是如何设置防线准备对抗江东军可能到来的入侵的。
郭鹏推测江东军会从濡须水进入庐江郡,然后进入巢湖,抵达九江郡,那之间,江东军或许会分兵进取庐江郡,攻取皖城一带郭鹏设置的屯田农场,以获取足够的粮秣和人口。
九江庐江二郡有人口近五十万,都是屯田民,不断开拓土地耕种粮食,使得九江庐江二郡在短短两年间成为江淮粮仓,丰美富足。
张辽以为郭鹏的推测是对的,孙策必然会分兵图谋庐江郡,那么徐晃的任务就非常重要了。
张辽来到了襄安县,这里是距离濡须水最近的县城,徐晃在这里设下重兵把守,积极修筑防御工事,决定打防守反击战。
徐晃试图收缩防线,谨守县城,但是张辽抵达的时候发现了这一趋势,立刻予以阻止。
“收缩防线谨守县城,可以让江东水兵离开舟船的防御,方便我军发挥骑兵优势,这难道不是正确的举措吗?”
徐晃有些不解。
“魏公调配给你的投石机是用来做什么的?”
“啊?”
徐晃看着张辽,眨了眨眼睛,有些不理解。
张辽没好气的开口道:“投石机能干什么?”
“扔石头。”
“扔石头干什么?”
“砸人。”
“所以?”
“所以?”
看着徐晃的模样,张辽气不打一处来,一跺脚,怒道:“榆木脑袋!用投石机砸他们的船啊!楼船高大,行动迟缓,上面载士兵人数多,简直就是活靶子!傻子!把他们都砸死在水面上!”
徐晃猛然瞪大了眼睛,大喊了一声:“啊!我懂了!”
“魏公怎么会想到把那么重要的前沿大郡交给你来防守的?公明,你记住了,但凡庐江郡有失,你不死在战场上,我就拿你的头颅去向魏公请罪,听明白了吗?”
徐晃被张辽杀气腾腾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表示自己一定小心,不敢有任何疏漏。
然后张辽指点徐晃,怎么样用投石机把他们砸到水里喂鱼,运气好的话一口气全歼江东水师,就能立下大功。
到时候徐晃这个横江中郎将也不是不能变成横江将军,全看徐晃自己的努力了。
徐晃顿时眼睛就红了。
“庐江有失,徐某提头来见!”
只有魏军掌握的重型战场大杀器投石机,它的存在至今还不为江南人士所知,郭鹏对这一杀器的存在是竭尽全力的封锁消息,不让江南人知道。
但是这一次,就是该让投石机发挥出自己的效果的时候了。
经过数年改进,投石机在准头和射程上有了极大的突破。
工匠们根据郭鹏的指示,研制出了配重投石机,大大增加了投石机的射程以及发射石弹的重量,东南方面军配备的就是这种新型配重投石机。
郭鹏要张辽拿这些投石机来打一场歼灭战,在内河水道之中将江东优势水师给灭掉,以免他们屡次三番前来进犯,骚扰自己的东南防线。
未来一到两年,郭鹏的重心还是在西边,要在西边完成很多任务,如果没有东南方向的安稳是行不通的。
这一战,灭掉江东的嚣张气焰,告诉他们就算战船多,面对我的黑科技,你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你这个落后反动的政权,做好感受恐惧的准备了吗?
估计是没有的。
此时,孙策正联合周瑜还有诸多功勋旧将一起商量进取江北的具体战术。
全据扬州,让扬州的版图完整,是孙策一直以来的目标。
可惜平定江东以后一直没有得到进取的机会,这一次好不容易得到了进取的机会,孙策非常重视,要求全军一定要加紧练兵整备。
这一战孙策决定全力以赴,在策应刘璋的同时,也要顺势取得九江和庐江,这是实打实的战略目标,不可动摇。
江东之地看似地图广大,实则大部分都是无法利用的山越等原住民占据的原始森林,未曾得到开发,孙策集团可以利用的,不过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一带狭长的平原区。
汉人的人数和聚居点在整个江东范围内来看都是少得可怜,这极大的限制了江东本地政权的潜力。
对于孙策来说,得到九江庐江不仅是扩充领土,也是获得北部屏障,更是获得大量人口补充江东政权最大的短板的渠道。
“时魏公主力在关中,无法东顾,长江沿线兵马不过三万,不能与我抗衡,更有刘景升、刘季玉同时出兵北上,正是我进取庐江、九江的大好时机,如此时机,必不可失!
庐江、九江有民十万户,民户充实,物产丰饶,魏公在两地屯田,所获粮秣非常丰厚,对于江东而言,九江庐江二郡势在必得,诸公需奋勇向前,争夺二郡,若得二郡,则大事成矣!”
孙策一拳捶在了桌面上,表达了自己无可动摇的决心。
环视周围,孙策看到了一张张坚毅的面庞。
程普,韩当,黄盖。
三名跟随孙坚已久的老将。
吕范,周瑜。
能臣,几乎是和自己一起长大的亲密的朋友,堪称自己家人。
孙贲,孙静,吴景,徐琨。
四名亲族本家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