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御炎
陆议只是感觉到,这位太子殿下,真不愧是那位皇帝陛下悉心培养的儿子。
越来越像了。
真的越来越像了。
各种意义上来说,都像的一塌糊涂。
像到让陆议感觉即使郭鹏不在了,某些人心里的所思所想也绝对不可能成为现实。
关于让郭珺在他身边办事的事情,郭瑾同样告诉了曹操和郭嘉,他们都是对郭家兄弟很熟悉的人,瞒是瞒不住的,只能让他们帮忙一起瞒。
至少在郭鹏回来之前,给郭珺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
郭嘉什么也没说,老老实实的点头答应,非常爽快。
曹操同样也什么都没说,点头答应配合。
他们的论调都是一样的,郭瑾是监国太子,这种事情自然是监国太子决定,他们只负责执行。
这两人的高度配合让郭瑾感觉到还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比较有政治素养,那怕这种事情已经牵扯的比较深,牵扯到了一些很重要的层面,他们也会当做没看到。
更可贵的是,按他们本身的身份,是可以适当参与进来的,但是他们却没有。
比起那些不知轻重的政治素人们,郭瑾明显更喜欢这些老臣。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老臣们个个都很精明,心眼儿从脑袋顶上长到了脚底下,真可谓是到处都是心眼儿。
和他们玩,郭瑾觉得自己的段位还不够高,有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危险。
还是卢毓他们几个比较好玩。
至少不会翻车。
郭瑾还是相当谨慎的,尤其是在面对这些各方面的能力都比他要强的人精们,他赖以对抗的,就是帝王身份和郭鹏亲自传授的帝王术了。
以《韩非子》为教材,郭鹏亲自作序,亲自做注,帮助郭瑾精读精读再精读。
从而使他全面且充分的了解何为帝王之术,如何驾驭在各方面能力都不弱于他甚至强于他的臣子们。
这是郭鹏直接传授,言传身教,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特殊教育。
其他的教育内容,郭瑾和兄弟姐妹们接受的都一样,唯有这一方面,是郭鹏单独给他开小灶,手把手的教他。
任何郭鹏自己感悟出来的事情,都会教导郭瑾,让他明白,让他了解,让他知道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事情,站在所有人前列。
就目前来看,郭瑾觉得自己有充分的实力把自己的小团体玩弄于鼓掌之中,但是想要玩弄那些鬼精鬼精的高官显贵们,显然还是火候不足。
高官显贵们个个都是跟着郭鹏从汉末战乱之中走出来的,经历过很多大事件,别的不说,明哲保身的技巧他们都是明白的。
所以,现在还要更多地拿那些段位比较低的人来练手,等练得差不多了,就像自家老爹所说的那样,要自己主动发起一场波及整个朝廷的政治风暴,以此考验自己的功底是否已经到家。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并且为此不断的努力着。
因为他的努力所带来的进步,所以对于热情高涨情绪高涨的郭珺,郭瑾并不太在意。
他能察觉到郭珺对这件事情的单纯的欢乐,单纯的高兴,单纯感觉自己有用武之地的兴奋。
这种感觉和当初的他自己也是一样的,做不了假的。
而且也就是郭珺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以后的郭琼也是一样,因为三人都是同一个母亲。
换做其他兄弟,郭瑾可能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他过关了。
不是同一个母亲,不是同一个母族,能是一条心吗?
所幸,其他兄弟年纪都小,不顶用,等他们长大了,郭瑾的地位早已稳如泰山。
郭珺隐姓埋名加入政府,知道的人被封了口,不知道的人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份经历只能给他自己带来进步,无助于增长他自己的势力。
的确,卢毓说的并非没有道理,郭珺是郭瑾的亲弟弟,的确有继承皇位的资格和可能,可是,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郭瑾有着强大的自信,因为帝王术这种核心关键的竞争力所在,郭鹏只传授给了他一人,并且不断的给他提供相关指导。
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只要这一点没有改变,就不会有人能够动摇他作为皇太子的身份地位。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限制打压自己的兄弟呢?
要知道,其他兄弟毕竟也是父亲的儿子。
光明正大的打压他,难道不会显得自己的气量狭小,从而引起父亲的不快吗?
兄弟们怎么想的确不重要,但是父亲怎么想,就非常重要,能决定一切的不是兄弟们,是那位正在征战沙场的父亲啊。
第1121章.一千一百三十一 空前强大的君王从这一刻开始成就了完全体
旁人怎么说,怎么看,郭瑾其实都不太在意,因为他们不能决定郭瑾的人生。
唯一能决定他的人生走向的,只有郭鹏。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他做很多事情的出发点都是考虑父亲会怎么看待,会不会满意,会不会生气。
而这一点,他身边的很多人都不明白,不理解,还在一个劲儿的提出他们自认为是对的事情。
他们根本不明白,作为皇太子,并不需要让太多人感到满意,只要让皇帝觉得满意和放心,那就足够了。
至少,能决定魏帝国皇位传承的人,只有郭鹏一人。
郭瑾深吸了一口气,总感觉自己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自己要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了。
而对于此,初出茅庐的郭珺并没有任何的感受,他只是在单纯的享受被人需要的快感,在享受证明自己存在的快感。
他觉得很快乐,很高兴,很为自己的存在感到愉快,仅此而已。
终于不用只是眼睁睁看着父兄在外建功立业叱咤风云而自己只能躲在他们身后接受庇护了。
以赵勇的名义,去传递信息,去找人办事,取文件,跑腿,传话。
这种种需要做的事情看起来挺无聊的,但是却让他乐在其中,并且他也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
朝廷是怎么运转的,一件事情是怎么办成的,从皇帝的旨意到正式执行需要多少人的协调帮助之类的。
他感觉治理国家还真的是一个特别大的工程,只有特别厉害的人才能办到,比如他的父亲和兄长。
什么时候他也能成为这样的人,和父亲还有兄长一样呢?
他并不清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眼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而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八月中下旬,北伐大获全胜的消息传回了洛阳。
皇帝领兵御驾亲征获胜,大破鲜卑,歼灭鲜卑主力六万余,俘获鲜卑口众四十三万,牛羊马过百万,物资堆积如山数不胜数。
皇帝在狼居胥山举行封禅仪式,昭告天地,宣告他已经彻底消灭了鲜卑,将这个曾经庞大到让东汉帝国寝食难安的草原帝国消灭了。
草原从此纳入中原帝国的管辖区域之内,边地子民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被突然南下的草原骑兵劫掠打杀。
他们的家人,他们的财产,他们的未来,都将得到保障。
魏国皇帝郭鹏,是第一位率领军队御驾亲征亲自抵达狼居胥山的皇帝,也是第一位亲自领兵打败草原帝国并且覆灭之的皇帝。
武功之盛,傲视千古,古往今来的帝王,少有与之相匹敌的军功。
他不仅统一了华夏神州之地,还亲自带兵覆灭了草原帝国,把时时悬在中原帝国脑袋上的那把剑拿在了手里,让它没了威胁。
这是他亲自带兵取下的功绩啊,是他御驾亲征取得的功绩啊!
是,鲜卑已经衰落了,但是鲜卑曾经强大过。
它曾经打败过汉军的进攻,让汉军横尸遍野损兵折将,就连和亲都不接受。
狠狠地甩了汉帝国的巴掌啊,让汉帝国不得安生啊。
那是自窦宪北伐匈奴以来汉帝国遇到的最严峻的边疆危机,一个能和匈奴帝国比肩的强大游牧帝国正在对汉帝国发起进攻啊。
有过这样的过往,尽管它大不如前,可是那种威慑力,那种让人感到恐惧的威慑力依旧还在帝国北疆存在着,不是那么容易被拔除的。
就好比金人曾经覆灭了北宋,所以不管岳飞们韩世忠们还有李显忠们虞允文们能在战场上取得多少次对金军的胜利,南宋朝廷里的主和派依然竭尽全力想要拉着他们一起跪下,向金国人顶礼膜拜。
当战士们想要光复中原的时候,最大的阻力不是金国人,而是自己人。
那是一种恐惧和扭曲带来的诡异惯性。
为了扭转这样的惯性,只有一种方式。
把恐惧的来源彻底覆灭。
西汉成功过。
于是郭鹏御驾亲征率兵北上,用一种干脆彻底的动员方式,将这个曾经打败过汉帝国,让汉帝国感到恐惧与为难的敌人彻底覆灭了。
鲜卑从此不复存在。
没有比这个更加干脆彻底的消灭方式了。
只是打败还不够,郭鹏强行把恐惧生长的土壤一扫而空,没有土壤,恐惧的种子也无法生长,只能自行死去。
于是恐惧和怯懦消失了,骄傲和勇敢出现了,重新占据了魏人国民精神的顶峰。
这个消息在洛阳传播开来之后,明白人都已经看明白了。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能够挑战郭鹏这位皇帝在魏帝国内部的威望和权势了。
以这样的军功,他足以让任何人对他顶礼膜拜,由衷的献上自己的尊敬和忠心。
再也不会有人想着要覆灭魏帝国,取而代之,成就自己的野心了。
他们怕了,不敢了,觉得但凡有这种心思都会让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吃饭的家伙随时都能搬家。
自黄巾起义以后天下出现的分崩离析的状态以及它的强大惯性在这一刻被郭某人重新拉回了正轨,分崩离析的趋势彻底消失,统一重新成为主流。
这位皇帝真的是天降猛男,真的超级猛。
每一个被郭鹏视作敌人的势力都已经灰飞烟灭了,无论他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魏帝国是占据优势还是不能占据优势。
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一切已经确定了,不可能更改了。
郭鹏的威望在他成就战功的那一刻,已经攀升至古往今来的顶峰,难以有人超越了。
大家环视四周,发现古往今来可能遇到的任何麻烦的敌人,不是已经被消灭,就是处于正在被消灭的进程之中,已经没有谁有能力威胁魏帝国的存在了。
简单来说,就是魏帝国找不到能对它造成威胁的外部敌人了。
这就很奇妙了。
这岂不是证明,我大魏帝国,从此就天下无敌了吗?
这种骄傲的心态从这一刻开始就种入了魏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再也无法被拔除。
而郭鹏也顺利成神,铸就不败金身。
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谁敢于质疑郭鹏的正确性,不会有人质疑他的命令,不会有人违背他的命令。
军队也好,朝臣也罢。
真心实意也好,被逼无奈也好。
空前的胜利所带来的绝对的威势,将让他本身成为一面旗帜,成就一块金字招牌。
把周围打到无敌手的状态,还不足以证明什么吗?
空前强大的君王从这一刻开始成就了完全体。
臣下们的反应也非常快速,打从这个消息传递开来之后的第二个时辰开始,郭瑾就开始收到群臣的贺表。
给郭鹏的,郭瑾代收。
郭瑾好奇之下打开了一两份奏表想看看里头有什么内容,结果刚看了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就实在受不了了,赶快丢掉不去看。
谄媚度实在是太高了,真的太高了,高到不可思议的地步,真切的让郭瑾怀疑这帮家伙是不是把一辈子的谄媚都给注入进去了。
肉麻,谄媚,歌功颂德,种种种种让郭瑾浑身起鸡皮疙瘩。
第1122章.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对魏帝国有绝对控股权
等郭瑾平静下来之后,再仔细的想想这件事情,他就感觉这其实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