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666章

作者:御炎

  于是在这样的考量之下,郭鹏决定把当年被他亲手收拾的惨兮兮的颍川荀氏再拉起来。

  反正政治嘛,就是互相利用。

  不需要的时候就把你打到濒危,需要的时候再换一张脸对你展现笑容,然后稍微象征性的反省一下当年的【过激做法】。

  所谓人走茶凉,荀彧都死了那么多年了,现在追究这些也没有意义。

  荀氏多年在悬崖边上走钢丝,只有荀攸一人在朝中苦苦支撑,都快被吓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了。

  一朝得到皇帝的谅解,甭管荀攸自己内心是怎么想的,反正荀氏族人是狂喜的,立刻全面倒向了郭鹏,才不会去管其他的同僚该怎么活。

  荀攸倒是稍微考虑了一下,但是面对整个荀氏熙熙攘攘的样子,他只是微微叹息,就坚决的站在了皇帝身后。

  局势虽然严峻,但是因为路程的原因,仅仅只有两个传习《颜氏公羊春秋》的家族及时赶到洛阳,荀氏家族一挑二。

  为了让皇帝再次确认荀氏家族的价值所在,荀氏出动全族精英,竭尽全力和两个家族正面对线疯狂嘴臭,力求不落下风,以此换取荀氏未来在朝廷里的地位。

  没有什么比曾经拥有然后失去之后再度拥有这个过程更让人感动了。

  反正荀氏族人一定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荀氏死死守住自己的防线,竭力不让自己的防线失守。

  扶风贾氏传习四种家学,为了让家族在未来能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在东汉经学界也是触手怪一般的存在。

  这一次为了换取皇帝许诺的五大流氓之一的地位,他们选择砍掉其余三只触手,选择了《周官礼》作为突破点。

  他们在《礼》方面的压力是相对比较小的,一对一,只有一个反对派家族赶到。

  于是双方火线对立中门对狙,把双方家族的精英都拿了出来激烈辩论,吵的不亦乐乎。

  最后就是沛郡龙亢桓氏了,传承《欧阳尚书》的这一家族所面临的敌人其实也不多。

  虽然《尚书》在东汉是绝对的显学,但是十四个家族传承到汉末的也只剩下四个。

  其中影响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弘农杨氏还在郭某人毁灭汉中央的过程之中被郭某人安排人手精准打击,灭了杨氏全族。

  郭某人当初灭门杨氏并非是因为他们传承《欧阳尚书》,而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地位实在太高,但凡活下来一个有点名头的,对他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所以为了让他可以顺利登上帝位,他选择了让杨氏给汉室殉葬。

  现在杨氏完蛋了,另外一个影响力足够的有尚书传承的家族还是孔氏,属于友军,虽然他们传承的不是欧阳尚书。

  所以桓氏只有一个敌人。

  传习古文尚书的扶风马氏,经学大师马融的家族。

  马融家族的地位因为马融的存在而变得很高,而且这个家族也是触手怪一类的家族,家传三个家法分支,尚书是其中一脉。

  不过好就好在当代最有名气的代表人物马日磾很早以前就被袁术气死了,他死后,马氏家族一度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人物来扛大梁。

  一直到现在。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郭鹏还要感谢当初肆无忌惮办事的袁术。

  公路,谢谢啊。

  所以呢,桓氏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马氏。

  马氏这波为了存活下来也是不遗余力的,甚至还派人上表给皇帝郭鹏,请皇帝郭鹏顾念当年与马日磾之间的旧情,稍微照顾一下马氏。

  和马日磾之间的旧情?

  郭鹏左思右想没想出自己当年和马日磾有什么旧情。

  但是这一想,反倒想起了自己最初去雒阳东观校对书籍的那段时间,马日磾也是把自己当做空气的很多人当中的其中一人。

  整整一年间,就把自己当做空气一样,一句话没说过,没正眼看过。

  对了,当年杨彪也是把自己当做空气的其中一人。

  很多人都是其中一人。

  后来要不是自己拼着命不要冒险干掉了阳球,还千里送蔡邕争取到了颍川郭郎的名声,这帮大名士们才不会对自己有那么一丢丢的关注。

  然后后面稍微关注一下,看在蔡邕的面子上给自己一点帮助,那就叫旧情?

  你们和我谈旧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

  郭鹏冷笑着把他们的奏表扔进火盆里烧掉了。

  然后决定把马氏废掉。

  那么喜欢把我当做空气,那你们就去做空气好了。

  他嘱咐桓典——gkd,竭尽全力把马氏怼死,狠狠地怼他们,往死里怼,绝对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手软。

  从开始到结束,都给我怼赢,怼不赢,你们干脆就别问我要这个五大流氓之一的地位了。

  桓典得到了皇帝的指令,立刻振奋勇气,抖擞精神,重装上阵般投身入战场,对着马氏族人一顿狂喷,那模样,疯狗都要甘拜下风。

  当然了,能在这种时候在黄龙殿内互相对线的,那基本上都能和疯狗过过招。

  事关切身利益,谁还不是个祖安人了?

  蔡邕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亲眼目睹了士人们的现场真人对线表演赛。

  看着他们一个个的脸红脖子粗的争执着,为了一个字两个字不断的争执。

  不断地吵闹,甚至要上手,要不是他立刻喊来卫士阻拦,并且规定动手的人将被驱逐出黄龙殿,那估计黄龙殿早就血流成河了。

  郭鹏不来,他们好像完全不在乎一样,根本不觉得在蔡邕面前暴露原本的模样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反正在三月下旬,临近黄龙殿会议结束的时候,蔡邕和郭鹏一起吃了顿饭。

  饭桌上,蔡邕连连叹息,觉得自己一生对学术的纯粹追求在这帮人眼里就和傻子一样。

  蔡邕认同了郭鹏的看法,觉得士人整风运动是有必要展开的。

  否则,谁也不知道这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能把圣人学说折腾成什么鬼样子。

  他们也是圣人门徒?

第1148章.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卖这个行当终于提前数百年出现在了魏帝国的洛阳城

  这场黄龙殿会议除了关于家法的争吵之外,还配合着场外的各种争吵。

  反对派家族为了争取生存之路,几乎发动了所有学习自家家法的在野士人。

  官员有担忧,不敢出全力,但是士子们无所谓,眼看着上升途径没了,临时抱佛脚也不顶用,有些人被一阵忽悠之后就上了头。

  他们疯狂的掀起舆论,试图阻止黄龙殿会议的结局向着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方向前进。

  支持派的士子则在背后势力的推动之下与他们争锋相对。

  他们在洛阳皇宫前的大广场上摆下擂台,黄龙殿内大佬们在争吵,皇宫外面小弟们也在争吵。

  互相用各自家法互相攻讦,竭力证明自家家法才是真学,其他的都是伪学。

  场面一片混乱,甚至有一天引发了流血冲突,迫使洛阳县令带人介入,抓了一批打架闹事的人,这才止住了武斗化现象。

  但是辩论的激烈程度依然不曾有丝毫的减缓,更何况双方都是年轻人。

  比起黄龙殿的老阴货,更加血气方刚难以自控,产生各种争斗现象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每一天黄龙殿内的辩论项目都会流传出来,双方各自是怎么争论的,各自有什么看法,最后辩论结果是什么。

  然后场外的士子们就会顺着场内的老阴货们的话题继续下去,火气十足。

  所以之后的武斗依然时不时的有发生,这些士子谈起激动的地方,立刻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扭打在一起,叫一旁吃瓜看戏的洛阳民众大跌眼镜。

  感情这帮读书人打起架来也和咱们一样不顾一切啊?

  然后身材颇为宽大的洛阳县令又哼哧哼哧汗流浃背的跑过来维持秩序,穿着粗气指挥维持秩序的官方人员抓一批人扔到监狱里去看管着。

  尽管洛阳县府多次明令制止聚会时发生口角和争斗,但是辩论的激烈程度丝毫不曾减缓,吵着吵着热火上头那就打了起来。

  事关切身利益,谁又能置之度外呢?

  洛阳县令自己都在担心这场风波会引发什么重要的后果,虽然他是靠严氏公羊春秋入仕的,所以还不是太担心。

  那些靠其他家法入仕的,又正好没有兼修被选中的五家家法的士子,那是最疯狂也是情绪最激动的。

  同时,也是被逮捕的最多的。

  洛阳城内是白天吵晚上吵,吵个不停。

  洛阳城内的百姓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在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天天看士子们的笑话,天天吃瓜,天天到处传扬谁谁谁打架打赢了谁又打输了之类的,不亦乐乎。

  还有些有生意头脑的,把自家食物小摊子摆在了大广场边上,卖一些汤饼或者胡饼,还有卖羊肉汤的,卖粥饭的。

  甚至一些东西两市的酒肆都闻到了生意的味道,派人跑过来说可以给激烈辩论的士子们提供饭食。

  他们愿意送外卖,让士子不用跑去别的地方吃饭,就在这里吃也可以,他们直接派人在这里盯着,吃完直接回收餐具,士子们吃完了抹抹嘴就能继续骂。

  送外卖这个行当终于提前数百年出现在了魏帝国的洛阳城。

  还真别说,生意还真不错,毕竟吵架是个体力活,吵着吵着打起来更是大体力运动,不吃好喝好怎么能有力气呢?

  所以郭鹏得知以后就很高兴,觉得送外卖这个行当很有发展前途,以后可以适当的扶持一下,推进就业发展。

  对于整场黄龙殿会议,郭鹏没怎么关注,至少在核心议题上没怎么关注,但是在一些问题上,郭鹏还是进行了深度参与的。

  经义问题怎么辩驳都不在郭鹏的考虑范围之内,反正一切已经注定。

  但是这场会议也对一些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商议,这方面郭鹏是参与进去了。

  在《礼》的辩驳环节,对于人们该如何生活如何工作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当年石渠阁和白虎观会议也有相对应的说法。

  白虎观会议更是最终构成了了一个庞大、完备的以论证君权神授为目的的神学思想体系。

  这个体系利于君主统治,郭某人暂时没有推翻这个体系的想法,但是在这个体系内部的一些说法,事关日后的全民习俗,郭某人觉得自己必须要参与进去。

  他要重新讨论,重新规定,这方面的某些问题必须要他亲自决定。

  所以在黄龙殿会议进行到第二十六日的时候,郭鹏再次莅临现场,没有谈论经义,反倒对一些在士人们看来细枝末节的问题非常关注。

  比如结婚习俗方面,自汉宣帝石渠阁会议以来,他就规定各地官员不能阻挠人们大操大办,完全废止周礼【昏礼】的习俗。

  郭鹏成为皇帝以后渐渐感受到了汉宣帝的用心,认为汉宣帝这样做也是帝王心术的一种。

  如果不是必要,汉宣帝没理由专门下圣旨,用自己的皇权干预民间嫁娶习俗。

  但结婚是大事。

  因为每个男人都要结婚,每一家都是通过结婚组成的,这是全社会范围内任何一个家庭都不能避免的,涉及层面非常之广大。

  而推广大操大办习俗,让人们为了结婚花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蓄,就能很好的限制民间豪强的势力增长。

  让家底子不够厚实的小豪强家族因婚破家,一夜回到解放前,不能成长为对官府有威胁的中大型地方豪强。

  不仅如此,还能推动经济发展,因为结婚总得花大钱,相关从业者还能赚一笔。

  在西汉政府从汉武帝之后对豪强的大力打压的背景下推行这样的政策,并不奇怪。

  但时过境迁,这样的习俗俨然从豪强群体下移到了更基层的黎庶群体之中。

  为了附庸风雅,彰显自己更像是上等人,让自己觉得有面子,打肿脸也要充胖子。

  没有豪强那么厚实的家底子,砸锅卖铁都要办一场让自己有面子的婚礼。

  豪强经得起折腾,他们钱多。

  但是黎民百姓经不起折腾,他们没有家底子,那真是砸锅卖铁了。

  这些年因为郭鹏不断缩减屯田体系下对屯田农户的压榨程度,让他们有更多的结余可以供花销,于是他们的日子渐渐变得好过,大操大办搞婚礼的习俗就又回来了。

  地方官员遵守前汉的规矩,没有对此进行干预,结果各地都有出现因为大办婚礼搞得家徒四壁的人。

  这些人最后没办法跑来问官府借贷,打着做生意的名义借钱去过日子,然后一家人紧巴巴的想方设法的还债。

  有些人还能还的上,有些人根本还不上,最后官府前往了解情况,无奈之下这些人才说出实情。

  为了面子,为了争一口气,才做出这样的事情,现在两眼一抹瞎,双手一摊,没办法了,实在还不清,要不然你们把土地收走好了。

  土地本来就国家的,招募你让你来屯田,又没给你地契,你还真以为土地是你的了?

  官员们为此十分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