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709章

作者:御炎

  基本上攻克不韦县以后,整个永昌郡的汉人势力范围就已经全部得到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居住在永昌郡内的外族人的部落聚居地。

  拥有一定的文明,拥有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阶层分化,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与不韦县周边的汉人势力进行合作与交易,时而也会发生一些小规模冲突之类的。

  对于这一类部族,魏帝国早已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打败,毁灭上层,留下下层,男子做苦力,女子整体编入汉族,去增加人口,如此将之同化,使之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南匈奴也好,鲜卑也好,羌人也好,乌丸人也好,还有辽东的高句骊、三韩等等,都被魏帝国采取了这样的方略进行同化。

  不仅可以增加人口,还能增加社会建设,让魏帝国一揽子大工程拥有了大量的数量足够多的劳动力,且价格极为低廉,还不用担心因为过度使用而造成的民变。

  因为使用的压根儿也不是魏国子民,而是战争奴隶。

  打从知道这里藏着一百多万外族人之后,郭某人就非常高兴,觉得蜀道大动脉的南中段也有了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劳动力了,未来南中的开发建设也能很好的使用上。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上看,永昌郡都必须要拿下。

  博南县、比苏县、嶲唐县都已经乱了套。

  当地的县长和政府官员死的死逃的逃,县城不是被占据就是空无一人,魏军没费什么劲儿就占据了县城,然后打败了进占县城的贼人,又在城池周边大规模扫荡。

  这一波扫荡之后,这几个县城周边的叛乱力量也差不多覆灭了,刚刚集结起来到处流窜打劫的叛军根本不是魏军的对手。

  倒是当地的汉人把魏军当做了救命恩人,团聚在魏军周边,使得魏军很快得到了当地汉人的拥护和支持。

  三月底,乐进统兵抵达了不韦县,在不韦县北二十里处击溃了永昌郡的叛乱贼军一万余人,斩首三千,俘获敌酋,予以处斩,然后进取不韦县。

  很可惜,不韦县被烧杀抢掠一番,已然成为废墟,乐进深感可惜,然后继续进军,进一步驱逐了吕凯死后的各族叛乱贼军。

  永昌郡西部和南部,生活着大量外族人口。

  如闽、濮、鸠僚、裸濮、僄越等部族,还有一部分来自身毒国的人口也居住在永昌郡南部,各有十几万或数十万不等的人口。

  这些地方大多是深山老林,是这些外族人口的聚居地。

  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文明和生产,和平时期会用自己的特产和不韦县周边的汉人做交易,也会缴纳一定的贡赋以求平安。

  不过当战乱时期,大家纷纷化作贼匪,四处劫掠,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整体而言也是相当的混乱,各方势力犬牙交错,没有一个共同的话事人。

第1216章.一千一百二十六 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在洛阳正式召开

  永昌郡的各方势力没有统一话事人的事情对于魏军来说其实是好事。

  因为没有统一的话事人,就不能集结到一起抵抗魏军,只能各自为战。

  乐进眼下还不能集中主力收拾这些部族,所以暂且只能把军队集中在不韦县一带,安置流民,恢复秩序。

  这种情况下,无法聚集在一起的永昌郡的反抗力量就不能威胁到魏军的控制区域。

  “眼下我们不能贸然南下或者西进,我军在这里的兵力不过两万,自保有余,进取不足,至少也要等到黄将军和张将军的军队抵达,集中主力方能对这些部族各个击破。”

  法正如此认为。

  “你想各个击破,他们可不会坐以待毙,要是看咱们在这里没有反应,你猜他们会不会主动来试探?”

  “来试探那就打回去,眼下咱们自保有余,南中的军队是个什么样子,将军难道还有所疑惑吗?我是不再疑惑了,这样的军队,就算再来十万,也不能威胁到我军。”

  法正把乐进的话堵了回去,乐进再次无话可说。

  这些战斗力差劲一触即溃的所谓军队到底是个什么卵样,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眼下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把不韦县周边的汉人势力重新整顿,恢复县域,扫灭残余豪强势力,建设魏帝国的基层政权。

  然后,就等着三郡的军队什么时候把该做的做好,南下前来会和。

  等张郃跟黄忠把军队带来,到时候只要手上有五万军队,法正就觉得魏军可以发起主动进攻了。

  乐进难得铆着一股劲儿要和张辽比拼战绩,法正当然要满足他。

  此时,整个南中平定战役大局已定,基本上已经不再有什么波折,只等着乐进进一步发挥,把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

  郭某人甚至都不太关注这件事情了。

  因为他觉得凭魏军如今的实力,想要收拾雍闿实在不是什么难事,稍微一波操作,就能让他不得超生。

  要是这都能出问题,西蜀方面军的乐进、法正等人都该自己提着脑袋到洛阳来向他谢罪,然后乖乖去死。

  所以他的全部精力都在本年度的科举考试上。

  延德八年三月初一,史上第一次科举考试在洛阳正式召开。

  因为是草创,所以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地方,也有不少人因为路途遥远没能赶到京师。

  但是那都不要紧,因为科举考试草创阶段是每年一次,每次都有新机会,每次都有新收获,机会多多,不怕抓不住。

  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三年不行再来一次。

  郭鹏打算至少要等天下人都认同科举考试了,再把科举考试改为三年一次。

  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天下人熟悉、接受科举考试的存在和意义。

  为了尽快把科举考试变成实际存在的正式制度,并且真实的运用于朝廷选官层面,郭某人力排众议,不等准备完全,直接在今年的三月正式召开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分文举和武举两种,两种考试一同进行,文举考试由礼部主持并且负责监督,武举考试由参谋台和卫军进行主持并且监督。

  文举考试考三天。

  考核内容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得到了确认。

  首先在文举考试之前,要经过身体素质考试,只有经过身体素质考试的学子才能得到考生的身份。

  身体素质都过不去,就别考了,回家锻炼身体再来好了。

  要求并不高,在这个人人普遍缺乏营养的时代,郭某人没有把考核内容和标准定得很高,只能说是身体及格水平。

  如果这个水平都过不去,那可就真的不要考试了。

  别没干几天活就要筹备后事了。

  魏帝国官员的工作强度那是真的高,不是假的高,九九六零零七的工作强度,要是没有好的身体素质,承受不下来的。

  通过身体素质考试之后,就是正式的笔试。

  第一天考五经经义、算术、天文地理,是一张综合试卷,满分一百分。

  第二天考农业、自然灾害和自然灾害的防治,也是一张综合试卷,满分一百分。

  第三天考策论,内容是根据卷纸上提出的国家目前遇到的两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解决方案。

  还有就是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国家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发表言论,什么问题,以及自己思考出来的解决办法。

  满分一百分。

  等于三天考试,满分一共三百分,最后按照分数予以排名,录取排名靠前者,一定人数之后,则黜落,不予通过,留待来年再考。

  这是一套完整的模式,考试,评分,录取与黜落,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的人才评定规则,还是全国性的——

  当年在邺城的那场论才大典十分特殊,虽然最后的前三甲也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但是和如今正式定为国策的科举考试还是略有区别的。

  尽管如此,郭鹏也下诏书,承认当年的论才大典也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承认当年的榜首三人的成绩。

  诸葛亮于是成为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状元郎。

  如今这一次科举考试,是第一次使用科举考试的名头召开的科举考试,也是正式的全国性的科举考试,还是不分出身的科举考试。

  黎庶子弟,那些泥腿子们也有参加考试的资格。

  而且未必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因为时间紧迫,太学甚至没能来的及开课给学生系统性的传授考试内容,所以这次考试一旦参加,就等于裸考,碰运气。

  大家都一样。

  黎庶子弟对于农务往往很有优势,而在整个划分分数的项目里来看,占据分数最高的不是经义,而是策论,经义考试和农业知识考试的分数是一样高的。

  这场考试的公平性在最大限度上得到了兼顾——

  因为大家都没什么准备,甚至有些人都来不及赶到洛阳,然后面对全新的考试内容,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直接放弃,等待来年再考。

  敢于参加今年的第一届科举考试的,都是勇士。

  相比于文举的悲壮氛围,武举又有些不同。

  武举也是考三天,选拔的是基层带兵军官。

  第一天考体能,类似于铁人三项的长途越野负重障碍跑,考验考生的体能水平和意志力,满分一百分。

  第二天是个人军事技能考核,考验各种主流军队兵器的使用,考验马术,考验弓术,考验对军阵的理解和运用,满分一百分。

  第三天则是笔试。

  出于对军队和军人的高要求,郭某人对于武举笔试的要求也不低。

  参谋台负责出题,针对一些行军经常遇到的问题,比如安营扎寨,粮道保护,水源保护,防范夜袭等等问题,要求考生作答。

  然后还有如今主流兵书的节选阅读理解,要求考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本兵书的节选内容进行作答。

  这场考试的满分也是一百分,整个武举考试的满分便也是三百分。

  规则一样,从高到低进行排名,一定名次之后全部黜落,不予录取。

第1217章.一千一百二十七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和文举考试不同的是,武举考试有更强的专业性和高要求。

  不仅要有身体基础,还要识文断字能读能写,更要有一定的军事书籍的阅读经验,所以很多民间勇士就被拦在了这一环节之外。

  他们都不识字,或者就算认得几个字,也不会读写,更没有读过兵书。

  唯一能参与的大概也就是第一天的考试,第二天的专业技击考试他们大概都无法参与。

  简而言之,魏军的战斗素养已经完全不是民兵等级,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民间人士根本无法杂武举考试中取得名次。

  所以能参加武举考试的人本身就很有限,基本上都是原来军队出身的人,还有比较少的首阳山讲武堂出身的人。

  为此,郭鹏已经宣布和太学一样大量增加可以进入首阳山讲武堂学习的人士的名额。

  从仅仅接受军中人士改为民间人士也可报名参考,并且放宽报考条件,降低入学考试难度。

  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进入首阳山讲武堂参加学习,并且在三年的学习之后参加武举考试。

  然后为了进一步规范武举考试的参与人群,提高武举考试的等级,避免日后出现武举不被重视的情况,郭鹏规定从第三届武举考试开始,武举考试也要拥有首阳山讲武堂的学籍才能参加。

  等时机进一步成熟,郭某人也打算在其他州郡设置一些州所属和郡所属的讲武堂,以此扩大武学学子的基数,以便于更好地优中选优,选出真正优秀的军事人才。

  文举和武举双双确立之后,郭某人就可以向下回溯,配套各项教学设施,规范教学标准等等,反过来推动教育改革。

  文武两场科举考试的结果同一天发放,名次也都一样排列。

  文有文状元,武有武状元,同一天进行御街夸官,同一天由皇帝亲自设宴恭喜、鼓励这些天之骄子们再创辉煌。

  以示国朝文武并重的基本国策。

  在这样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延德七年十一月的时候,郭鹏就下诏让有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赶赴洛阳准备参考。

  虽然时间紧急,但是各地学子得到消息之后,还是紧赶慢赶的奔赴洛阳,里头并不乏有往日里必然能当官的士族子弟。

  他们一边困惑着,一边紧赶慢赶向洛阳前进,为了做官,他们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的苦楚。

  可是黎庶子弟们则是觉得找到了千年难遇的机会,作为泥腿子,有朝一日也能得到学籍,成为学子,拥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这在往年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可是现在,却成为了现实。

  他们可以参加考试,一旦被录取,就可以当官,改变命运,走上人生的坦途。

  这是何等让人激动的事情?

  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向往,以及对魏天子的感激,风风火火的往洛阳赶。

  文举考试的报名点在洛阳太学门口,武举考试的报名点在首阳山讲武堂门口。

  报名原则上是只要拥有魏帝国的户口,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但是实际执行起来还是有一些限制的。